雙楠的小餐館裡,藏著一個小自貢

2020-04-20     成都微視點

我,一個在成都生活了6年的自貢人,總有同事、朋友問:「經你鑑定,成都哪裡的鹽幫菜最好吃?」我從來都回答不上來。


成都有好吃的鹽幫菜嗎?這個答案在這周之前一直是否定的,直到我被按頭安利了一家鮮鍋兔。




「火超鮮鍋兔」位於雙楠片區,從7號線武侯大道站出地鐵,途徑老舊的居民樓、人聲鼎沸的茶館,七拐八拐,大致需要5分鐘。



這家店原名「自貢鮮鍋兔」,開了4年了。店面的位置本就不太好找,加上重名的店太多,老闆決定改名,用自己的名字做招牌。今年,終於能在地圖上搜到「火超鮮鍋兔」了。


朋友第一次跟我推薦這裡的鮮鍋兔時,強調了好幾遍:「你要去吃的話,一定要提前說,我好幫你把位置訂起。」


16:23,客人還沒有來,店員已經開始擺碗筷了,廚房也開始忙活了


需要提前多久?想去店裡吃晚飯,中午12點過就要跟老闆娘說清楚:幾個人、什麼時候能到;到店自提則至少提早2個小時。否則同一天可能會出現如下情景:


16:36


一位食客風風火火地開車趕來,衝進店裡:「老闆娘,我們上次沒吃成,今天能吃到不?」


老闆娘答曰:「不得行,都訂完了。」

16:58


倆食客撩開透明門帘走進店裡:「老闆娘,我沒搞贏訂位置。但現在才5點鐘的嘛,我們吃得快,5點半就吃完了,能不能讓我們先吃?」


老闆兒答曰:「不得行,客人馬上就要來了。」

17:21


一對事先預訂了座位的母女找到老闆娘,說:「我們要來吃飯的人突然有點多,大概12個人,能不能加張桌子啊?」


老闆娘答曰:「不行哈,擠著坐嘛。」



很多第一次來吃飯的人都覺得老闆太拽了、太倔了,明明下午4、5點的時候店裡的座位都空著,但就是不讓沒訂位的客人先吃。只有老熟客才清楚,關於訂位,這家店有自己的一套嚴格標準。


「火超鮮鍋兔」的顧客多是「熟人帶熟人」,他們和老闆很是熟絡,都在微信上或電話里訂位置,確認好人數和時間。如果來人一進店就自報有幾個人吃飯,那一定是「行家」,老闆娘會直接帶他去他的座位。


老闆娘是店裡的指揮家,對12張飯桌坐多少個人爛熟於心,當我告訴她我們中有一個小夥伴來不了時,她當即給我換了位置,店員立馬挪動碗筷和凳子。


所有已預訂的座位會保留到18:30,如果到點了,你人還沒來,可能會接到老闆娘的「奪命連環call」。再晚一些,門外排隊等位的人就能提前吃到兔子了。畢竟,他們在14:00左右就決定等待翻台了。


18:58,天剛擦黑,店外有5桌人在等待翻台



老闆娘在前廳安排大家落座、點菜,老闆則在後廚和食材打交道,店裡的好生意都依賴他的好手藝。


店門上,「本店只提供打包,今日已消毒」的告示還未撕去


說起來,靠著美味鹽幫菜小有名氣的一家子卻不是自貢人,他們的老家是挨著自貢的內江。仔細看招牌,上面有「內江味 自貢道」幾個字。


老闆不是自貢人,但這不影響自貢人覺得這家店很地道。有些食客一聽就是來找家鄉味道的,一開口就是自貢口音。(別問我為什麼知道,我們平翹舌分得可清楚呢~)


食客們坐下後,開始跟朋友們講這家店火爆的程度以及火爆的味道,小店的經營模式他們也清清楚楚。


18:30,店裡已座無虛席


「來吃這種江湖菜的,好多都要喝點小酒,第一輪客人咋說都要聊到8點過。」


這家店鋪是租的,房東早上要拿來做麵館生意;中午則把小店一分為二,一半賣面,一半賣兔子;晚上就只賣兔子了。


房東的麵館菜單


鮮鍋兔是招牌菜,也是必點菜。但「只賣兔子」說得不太準確,「火超鮮鍋兔」以前也賣其它川菜,比如:小炒牛肉絲、小煎雞腳等等,由於廚房只有兩個灶頭,老闆來不及,最終就剩下了鮮鍋兔、仔姜蛙、雙椒鱔魚、土泥鰍四個「硬菜」。



沒有紙質菜單,想點菜只能從小黑板上的4道菜中選擇。非常時期,很受歡迎的「仔姜蛙」是吃不到的。我們在僅有的3道菜中選擇了一鍋鮮鍋兔和兩斤鱔魚。


在此提醒大家注意菜單下的溫馨提示:為保證菜品質量,出菜速度稍慢,敬請諒解。


每道菜都是現做的,鱔魚和泥鰍在下鍋之前現殺現剮,鹽幫菜的調料準備也需要較長時間,所以要做好等待的心理準備。訂位時最好把菜一併點了,不然可能會像我們一樣:5點半點菜,將近7點才上菜。


雙楠的小餐館裡,藏著一個小自貢

18:03,客人們正在等待上菜


開胃菜有花生米、拍黃瓜和幾種滷菜。我們點菜時間太晚了,為數不多的滷菜早已被他人預訂完。



兩道大菜先後上桌,足足兩大盆,鮮鍋兔大概有3、4斤兔肉,分量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期。



雙椒鱔魚,顧名思義有兩種辣椒:二荊條和小米辣。比例約為3:1,充分利用了二荊條的香味和色澤、小米辣的辣味和辛烈,完全不能吃辣的朋友只能止步於此了。



這道菜的佐料大概占了三分之二,最上層是厚厚的紅油。鱔魚切頭去尾,洗得很乾凈。


一定要先吃泡在湯汁里的那部分鱔魚,會更有滋味。入口後,辣椒的鮮和仔姜的香最先充斥口腔,咬下去,鱔魚肉質緊實,烹煮入味,且不用吐骨頭。



雙椒鱔魚受到了我和另外一位自貢朋友的一致好評,這個菜放在自貢也是一流水準。



鮮鍋兔更辣一些,除了綠色的二荊條和小米辣以外,這一鍋還放了泡海椒(PS:自貢的泡椒是用紅色的二荊條做的),能提鮮去腥的鹽幫菜靈魂——仔姜,在這道菜中很是顯眼。



辣椒、仔姜、香菜、大蔥、花椒,每一種配料在它的領域都是最為濃烈的,多吃上幾口,你會感覺天堂不在別處,就在這一切的和弦之中。



自認比較能吃辣的我,在吃了半小時之後,也有點天靈蓋發麻。以我的經驗,再吃下去就會缺氧了。


另一位自貢朋友比我能吃辣,吃到最後階段也在猛喝飲料,她覺得這道菜和自貢本地的鮮鍋兔有些區別,但不太確定是不是酒味兒太濃的緣故。


雙楠的小餐館裡,藏著一個小自貢


可憐了和我們一道的山東朋友,開吃後的20分鐘里,他先後嘗試了茶水、椰汁、米飯等幾種降低辣度的「工具」,最終選擇投降,在一旁當起了觀眾。


飯後,我問他對這頓飯的評價,他皺眉思考了半天,緩緩說出一個字:「辣」。

轉自:YOU成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_fglXEBiuFnsJQVjd4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