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花:科普特人的壁畫

2020-03-27     人間閒話


《生命之花的古老秘密》by Drunvalo Melchizedek

第二章 生命之花所在 - 科普特人﹙Copt﹚的壁畫


上圖也是第二座神廟裡的一面牆,牆上有個圖案,雖然照片上很難看出來,但是在現場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它是一個基督教的符號,源自埃及人的後裔——科普特教,他們生活在埃及王朝的末期。再加上另外兩個與他們有關的埃及教派:艾賽尼﹙Essenes﹚和德魯伊﹙Druid﹚,他們後來一起成為最早的基督徒。也許你認為這兩個教派不是源自埃及,但我們相信是這樣的。

這是一個科普特教的符號,我意識到這個圖案不是原始建造者所刻,可能是科普特教徒。他們很久後才到這,他們可能知道這裡是一個用來復活的地方,而且也用這個神廟來進行某種復活儀式。在科普特人刻上這些符號前,這個建築物就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這樣的話,這些符號就不會早於公元前500 年,因為那是科普特教派形成的時間。


上圖是一個科普特教的符號,一個十字和圓圈。雖然已經嚴重破損,你仍可看到。在頂端,你可以看見生命之花中央的六個圓。在埃及壁畫中,只要你看到頂部有個球體,其焦點必定在球體中,那是他們當時所想的事或當時的目的。


我覺得這張照片很有意思,那隻魚在呼吸。它完成於公元前,有十三個小魚鱗,它正在呼吸空氣。在前面講秘魯和多貢族時,我們曾看過魚的呼吸;而現在是在埃及,它也出現在世界的其他地方。

早期的教派改變了基督教的符號

如果你去好好研究一下古老的文獻,你會發現,在耶穌死後的200 年間,基督教一個很大的改變。事實上,在那200 年間,耶穌並不是特別出名,當時最具影響力的希臘東正教﹙Greek Orthodox Church﹚讓基督教產生了許多變化:他們廢除了許多信仰,並摻入許多其他的信仰,並且根據他們的需要來修改一些東西,其中一個改變就是基督教的符號。回到耶穌那個時代,從所有可查閱的資料來看,人們並不認為耶穌是魚,而是海豚;但希臘東正教把海豚改成了魚。因此現在耶穌被稱為魚,現代的基督徒甚至以魚來代表基督教。此外,希臘東正教也刪除了聖經上所有關於輪迴﹙reincarnation﹚的資料。而在這之前,它們是基督教完全接受的一部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_JKH3EBfwtFQPkdiML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