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在很多人心目中,維密的內衣就是高大上的存在?甚至網上還有很多直男朋友說都給女友送過維密的內衣,這不禁讓社長有些迷惑。
別看維密靠著大秀在時尚圈發光發熱,但實際上發光發熱的只是那些長腿超模們,和維密的關係並不大。
而且,一向靠著性感大長腿天使們"撐場子"的維密,在近兩年似乎也性感不起來了。在6月5號,海外媒體報道維多利亞的秘密在英國的店鋪全部關閉,並且進入破產流程。
當天,維密在英國的生意被正式宣布"接管"。接管就意味著企業相當於到了破產重整的地步。而早前鬧得沸沸揚揚說維密英國分支要被財團L Brands被收購的事,也因為品牌之前虧狠了,賣家直接反悔不買了告吹。
但仔細想想,維密年年虧損在近幾年節節敗退似乎也早有預兆。
作為美國的時尚品牌,維密一直起來都是靠著賣"性感人設"而躋身國際"知名品牌"的圈子,但實際上,維密的實際質量與設計並沒有她秀場上呈現出來的高端和好看。
品牌在美國的線下實體店幾乎可以用糟糕來形容,在國內很多人心中高大上的品牌,實際上在美國門可羅雀,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維密店內設計也是各種沒質感的花里胡哨。
別看它家秀搞這麼大,就認為它產品也一定超級貴超級有格調,其實不是。走下T台的維密內衣大部分價位都在70到200+左右,質量和版型設計都不怎麼適合國人。
近兩年雖然顏值有點進步,但是質量依舊不怎麼好,甚至還在2018年被曝出維密進口內褲中檢出甲醛嚴重超標而被銷毀的質量問題。
在國內很多的賣家評價中,口碑也差得一塌糊塗。
似乎美國的時尚品牌都喜歡打 "性感營銷"的牌,除了靠著秀各種超模的大長腿、好身材揚名海外的維密以外,被很多中國人追捧的CK(CALVIN KLEIN)最初也是這個套路。靠著露內褲在視覺和生理上刺激消費者,達到獲得高流量的目的。
還有美國知名的休閒品牌,也曾大搞噱頭用"裸男營銷"狠狠的博了一波眼球,但最後還是日漸衰落。
就連百事可樂也干過這種性感營銷。質量和設計理念什麼的不重要,這些品牌眼中,似乎只用賣性感就完事兒! 比起花高成本的打磨產品,還不如找營銷路子來得快。
但比起這些"雷聲大雨點小"的噱頭品牌,國內定位高端的時尚內衣品牌就真的很對得起它們的價格與定位。比如國產老字號內衣品牌愛慕和定位更高一點的內外,以這兩個品牌為首的國內優質內衣,不管是在質量還是設計上,都遠比靠噱頭出名的維密要優質很多。
在營銷上也不怎麼花費太多心思,只是專注在內衣產品優化的方面上。
店鋪也沒有維密的華麗、花哨,而是根據品牌定位作出很有質感的設計而已,似乎是應了那句"越有實力越低調"的話。
不僅是國內有實力的內衣品牌,海外活下來的大牌也是如此。真正有質感,有格調的時尚品牌,基本上都有個很久遠的歷史背景和設計內涵。
比如獨立自主的CHANEL、禁忌且富有前衛精神的YSL、奢華精緻具有工匠精神的GUCCI等品牌,沒有一個說是純靠性感發家傳承的。
而美國很少有這樣的品牌,也能直觀看出,美國的時尚行業缺少了一份文化內涵,與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而還靠著噱頭生存的維密,在日漸式微的營收下還妄圖找尋新的營銷機會來求存。2017年的維密因為奚夢瑤的那一摔,維密還摔出了一丟丟的熱度,但那更多的也僅限於國內而已。在這個烏龍事件發生一兩天以後,國外的時尚媒體就已經開始淡忘這件事情了。
本來想靠著奚夢瑤摔跤打打同情牌,還讓奚夢瑤拿下了重磅維密聖誕廣告,和簽約天使同等待遇,但實際上並沒有激起什麼水花。品牌最自豪的維密秀收視率一年比一年低,虧錢一年比一年多,營銷、管理也頻繁曝出醜聞。
但在這麼艱難的處境之下,維密加拿大、英國、美國等地方都處在虧損狀態,在中國卻依舊是賺得盆滿缽滿。在國內辦維密、找中國代言人,維密這種換湯不換藥的營銷策略,還是有很多中國人依舊願意為其買單。
而且為了迎合中國人的口味和突出品牌的"新理念",特地在海報上用撞色大字打上了"性感如此"的標語,審美實在算不上高級。
雖然知道維密、ck等靠營銷出位的品牌質量一般,但很多人依舊不在乎, 花錢買名氣的消費性格,也讓國際市場中,中國的韭菜怎麼割也割不完。
那麼,你是願意繼續被性感營銷割韭菜,還是願意選擇低調但是真正高級的國產品牌呢?
#英國維密#、#破產#、#中國維密#
作者:Echo
責編:E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