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衰竭飲食要注意什麼?如何科學飲食?你吃對了嗎?

2019-11-29     小復先生

腎當腎臟功能減退時,無法將尿毒素排出體外,久而久之就會堆積在血中引起中毒的症狀(即尿毒症),也會導致體內有過多的氫、鈉及鉀離子。

腎衰竭良好的控制飲食,對於慢性腎衰竭患者是一種基本的治療方式,可以減低尿毒素的產生,也可以維持身體最低的營養需求量和電解質的平衡,但是這計劃是須要患者本身及家人努力去克服的一項挑戰,要養成這種腎衰竭的飲食,經常要放棄一些滿足口腹之慾的食物。

慢性腎衰竭應遵循飲食7原則

1、保持水的平衡:慢性腎衰竭病人中水的平衡非常重要。液體的攝人量要根據排出量而決定。務必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液體的補充,防止水攝人過多,排出障礙,而加重水腫。

2、補充維生素:慢性腎衰竭時一定要補充維生素製劑,因慢性腎衰竭的病人多合併有消化吸收不良,用食物補充維生素已不能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

3、低鹽低鈉:慢性腎衰竭合併高血壓和水腫的病人,要限制鈉鹽與含鈉豐富的食品,必要時用無鹽膳食。當使用利尿劑或件有嘔吐、腹瀉時,不應限鈉鹽。

4、每天應該保證充足的熱量:每日每人攝人量約在8 368 ~12552kJ。急性期患者開始2~3天內一般不能進食,可採用靜脈輸液以補充熱量及營養素的需要。

5、供給優質蛋白質:尿毒症患者蛋白質的最低需要量為每日0.5g/kg體重,其中優質蛋白占50%以上,只有這樣才能維持身體各器官的生理功能。當病人腎功能處在早、中期損害階段,即腎小球濾過率(GFR)> 25ml/min左右時,蛋白攝人每日每千克體重為0.6g左右比較適宜,同時必須補足熱量。近年,有人還主張補充必需胺基酸製劑或a-酮酸胺基酸製劑。但這類製劑價格較高,限制了其使用範圍。在低蛋白膳食中,要以優質蛋白質為主,如奶類、蛋類、魚類及瘦肉類,膳食中熱能必須充足。每千克體重最少為146k]。在膳食中如何提高優質蛋白質量,降低植物蛋白質的量,現在臨床經常採用麥澱粉作為熱能的主要來源。也可用玉米澱粉、土豆澱粉來代替大米和麵粉。因澱粉中植物蛋白低,每100g含有0.4-0.6g的植物蛋白,而麵粉中的植物蛋白為每100g含有6-10g。臨床上將節制植物蛋白質,而用動物蛋白質如雞蛋,牛奶、瘦肉等加以補充,滿足體內的生理需要,另一方面還可糾正體內胺基酸代謝異常。除澱粉外,膳食中還可採用含熱量高,蛋白質低的食品作為熱能的主要來源。含非必需胺基酸高的食品應限食,如干豆類、豆製品,硬果類及穀類等。

6、慢性腎衰竭血鉀高時,應限制含鉀食物,避免食用果汁,慎重選用蔬菜及水果。

7、供給高鈣低磷飲食:在部分慢性腎衰竭的病人中,可有血磷升高和血鈣下降的現象.因此而誘發骨質疏鬆。理想的飲食應提高鈣含量降低磷的含量。含鈣豐富的食品有牛奶、綠葉蔬菜、芝麻醬等。烹調魚和瘦肉時,用水煮一下撈出,再進行熱炒,能夠降低魚、肉的含磷量。

腎衰飲食調養食譜:黑木耳紅棗湯

用料:黑木耳30g,紅棗30顆,紅糖適量。

製法:將黑木耳加水浸泡半小時,與紅棗同人鍋,加水適量,用文火燉熟,用紅糖拌服即可。每天1次。

功效:補益氣血。適用於慢性腎功能衰竭合併中度貧血患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SWVvG4BMH2_cNUgH8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