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以為,漢宣帝一生只有兩任皇后,其實他一共有三任皇后。第一任是「罪人之女」許平君,第二任是「權臣之女」霍成君,第三任則是不好看且克夫的王氏。
漢宣帝之所以能當上皇帝,全靠權臣霍光的擁立,因此他即位後,滿朝文武都希望他立霍光之女霍成君為後。不過此時漢宣帝,心心念念的還是他的結髮妻子許平君,於是他下了一道尋找故劍的詔書,實則是想立許平君為後。
滿朝文武也不是傻子,知道皇帝的心意後,便紛紛請求立許平君為後。就這樣,許平君成為漢宣帝第一任皇后。要說漢宣帝為何執意立許平君為後,這就要說起漢宣帝稱帝前的故事了。
漢宣帝劉詢原名劉病已,是漢武帝的曾孫,不過受到爺爺戾太子劉據牽連,被關進獄中。晚年漢武帝感到後悔,便將劉病已放了出來,恢復其皇家身份,並收養在掖庭。
掖庭令張賀,原本是戾太子劉據的家吏,因此他對劉病已格外照顧。當劉病已到了適婚年齡,張賀甚至想將孫女嫁給他,可是遭到弟弟張安世的強烈反對。
張安世與張賀不同,他是朝中舉足輕重的官員,可以說僅次於霍光之下。因此在張家,大小事都由張安世做主。他不同意這門婚事,張賀也無能為力,最終只能作罷。
與張家的婚事不成,張賀就想為劉病已另外尋一門親事,這時許廣漢的家裡發生了一件事。劉病已在掖庭的居住條件很差,連一間獨立的房屋都沒有,所以就和許廣漢住在同一屋檐下,這個許廣漢的女兒,就是許平君。
當時發生的事情就是,許平君原本許配給歐侯氏的兒子,誰知就在成親前一天,歐侯氏的兒子卻暴病而亡。歐侯氏怪許平君是個克夫之人,於是許夫人就去為女兒算卦,結果卦象說她有大貴之相。許廣漢對此很是鬱悶,便將前因後果告訴了張賀。
張賀一聽許平君有大貴之相,便勸說許廣漢,讓他將女兒嫁給劉病已,畢竟劉病已是皇族。出了這件事,許廣漢也害怕別人家不敢娶自己女兒,又覺得張賀說得有幾分道理,就這樣同意將女兒嫁過去。
沒想到二人成親後,夫妻感情非常好,第二年許平君就生下兒子劉奭。在掖庭的生活雖然苦,但許平君溫柔賢惠,對丈夫、兒子關懷備至,讓劉病已第一次感受到了家庭溫暖。
隨著漢昭帝的病逝,劉病已的命運發生逆轉,權臣霍光為了把持朝政,便擁立毫無根基的劉病已為帝,是為漢宣帝,改名為劉詢。搖身一變成為皇帝,這讓漢宣帝深信,是妻子的「大貴之相」帶給自己幸運,所以他無論如何,都要立許平君為妻,不能辜負她。
許平君成為皇后以後,仍然保持賢良的品性,帝後感情如初。很快,許平君再次為漢宣帝懷上龍嗣。然而霍光的妻子霍顯,痛恨許平君搶了自己女兒的皇后之位,便趁機將其毒死。許平君死後,霍家人如願讓霍成君當了皇后。
漢宣帝其實根本就不喜歡霍成君,出於髮妻之死,他更是不能原諒霍家。但是他根基不穩,只能先忍受下來,假裝專寵霍成君。當霍光去世後,漢宣帝立馬冊立許平君的兒子劉奭為太子。
霍顯見狀,又想故技重施,讓霍成君毒死劉奭。不過漢宣帝早已有所提防,才沒有讓其得逞,不僅如此,漢宣帝這次牢牢掌握了證據。就這樣,漢宣帝剷除了霍家集團,廢黜了霍成君的皇后之位,終於為髮妻許平君報了仇。
霍成君被打入冷宮,沒多久便自盡而死,這時後位再次空了出來。先後兩任皇后去世,且都下場悲慘,一般在這種情況下,皇帝都不會再立後,最多選一個妃子出來代掌皇后之職,這樣也可以避免外戚干政再次發生。
然而很快,漢宣帝便冊立了新的皇后,就是王氏。王氏的父親王奉光,他是漢宣帝稱帝前的好友。王氏原本許過幾次人家,可都在成親之前,對方就暴病而死,於是大家都說王氏克夫,便沒人敢去提親了。
漢宣帝即位後,不忍看老友王奉光為了女兒的事憂愁,於是就將王氏召進宮,並封為嬪妃。王氏進宮後一直謹守本分,漢宣帝看在眼裡。當時太子劉奭年紀尚幼,漢宣帝不想兒子沒人照顧,就想為他找個養母。為了確保劉奭太子的地位,所以漢宣帝必須要立王氏為後,讓其以皇后的身份撫養太子。
雖說王氏長得不好看,又有克夫的傳言,但她當上皇后以來,一直盡職盡責,將劉奭視如己出,也算沒有辜負漢宣帝。劉奭即位後,尊王氏為皇太后。劉奭駕崩後,太子劉驁即位,又尊王氏為太皇太后。公元前16年,王氏去世,享年七十餘歲,與漢宣帝合葬杜陵。
(參考文獻《漢書》《資治通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R70BXUBd8y1i3sJDUH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