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裡的寶貝和希望,父母對孩子的愛,也總是體現在方方面面,其中之一就是取名字上,想給孩子取一個寓意好,叫起來又好聽的名字,於是絞盡腦汁,甚至拜託比較有文化的人給取個好名字,但有時候取出來的名字,卻讓孩子犯了難。
什麼樣的名字,讓孩子比較反感?不外乎這4種名字
有諧音的名字,容易被起外號
父母給孩子起名字,有的是兩個字連在一起,比如嫣然,但有的是一個字一個字地取,這就容易鬧出諧音的笑話,比如有個孩子叫「牛逸群」,本來逸和群都不錯,但是連在一起就變成了「牛一群」,這不是鬧笑話嗎?孩子也因此被起了不少外號,所以取名字必須要多琢磨幾遍,可不要有諧音。
有生僻字的名字,容易被叫錯
給孩子取名字,除了姓氏沒辦法改變,後面的名字最好是通俗易懂的字,但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的名字顯得很特別,就特意給取個生僻字,不光是同學,老師也有可能叫錯,也因此,有的老師不願意叫某個孩子的名字,上課也不提問他,同學們叫他的時候,也總是「哎」來代替,這對孩子其實並不好呢。
筆畫多的名字,寫起來太費勁
名字是代號,不光要叫出來,還要寫出來,有的孩子的名字很好寫,有的孩子名字很費勁,寫半天才寫出一個字,還有的孩子寫字不利索,寫半天都是黑團團,根本看不清是什麼字,原因就是筆畫太多,羅列起來也太複雜,孩子寫字的協調能力又比較差,就很難寫好,有的孩子甚至為了寫名字而哭泣,考試的時候,別人都做了好幾道題了,他還沒寫好名字呢,有的孩子名字六七十畫,父母確定不是坑娃?
重名率太高的名字
網上不是有個笑話嗎,子軒和紫萱打架,撞上了梓軒和紫軒,可心、可欣和可馨過來勸架,撞到了若曦、若兮和若溪,若熙和若惜也過來幫忙,子瑞和梓銳跑去告訴班主任,浩然和皓然扶起來了梓軒和紫軒,雨桐雨欣和雨涵去拿藥品,最後,子軒、紫萱在大家的幫助下,握手言和。我的天呀,一個班裡如果有這麼幾個孩子,估計班主任都要原地爆炸吧,哈哈,所以給孩子取名字,重名率太高,孩子能喜歡嗎?
一個孩子取名叫「一一」,看到姓氏後,才明白父母用心良苦
一個孩子的名字叫一一,別人覺得太簡單了,這父母也太偷懶了吧?可是父母卻是為了孩子好,原來,孩子的姓氏非常繁瑣,而且特別難寫,父親就是吃了姓氏的虧,光寫個姓就費半天勁,於是就跟妻子商量,將來生了孩子,後面的名字一定要簡單好寫,讓孩子不費勁。
爸爸到底姓什麼呢?原來爸爸姓「爨」,這個字大家認識嗎?漢語拼音是「cuan」,音調是四聲,這是中國的姓氏之一,筆畫也非常繁瑣,足足有30畫,而且結構上比較複雜,孩子很容易寫不好,可以想像,上了一年級後,光是練習姓氏,就要比別的孩子費勁,更別說寫後面的名字了,所以爸爸媽媽就給他取了一個最簡單的名字,一一,寫起來就兩畫,名字加起來32畫,也算是正常了,哈哈,父母是不是用心良苦?只能幫孩子到這兒啦。
一些特殊的姓氏,確實不好起名字
除了筆畫比較多的姓氏,還有一些姓氏,確實不好起名字,就拿「苟」姓來說,就特別不好起名字,無論是什麼名字,叫起來都比較尷尬,但其實,在秦漢時期,這個姓氏是非常常見的,放到現在,使用這個姓氏的人也並不少。另外還有「史」,這個姓氏也並不好取名字,網上有一個比較令人噴飯的段子,說一個人叫「史珍香」,這是一個有味道的名字。
另外還有「睪」等姓氏,父母不知道如何給孩子取名字,有的乾脆就讓孩子捨棄了父姓,改為母姓,才不至於尷尬,不得不說,有些姓氏確實不好取名字,但是一些姓氏就相當好聽,比如「歐陽」,單是叫姓氏,就已經很特別了,還有梅婷的梅,兒童的童,大米的米,都是很不錯的姓氏,給孩子取的名字也都非常好聽,不得不說,中國的姓氏真的太多了,取名字真的是一門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