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沂蒙,崛起高新科技城

2019-11-14     臨沂高新區

文/半島記者 劉紅 圖/臨沂高新區宣傳部提供

臨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始建於1992年,2011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為全國革命老區中第一家國家高新區,一座現代化的科技新城快速崛起在紅色沂蒙的廣袤大地上。臨沂高新區始終把建設高新科技城作為全區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工作,在「一城引領、三核支撐、五線帶動、八園協同」總體布局中,「一城」就是突出產城融合、城鄉融合,著力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努力形成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的發展格局,全力打造高新科技城。近年來,高新區堅持走人才興區、人才強區之路,營造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環境,有力地促進了全區經濟和社會高質量發展。
科技人才港。
招才引智,引育急需緊缺人才
近日,山東省人社廳公布了第二批省級專家服務基地名單,高新區成功入選,為高新科技城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資源支撐。
今年以來,高新區啟動實施招才引智突破工程,成立工作專班,細化8大項28小項重點工作任務、工作措施、責任單位、責任人、完成時限、督導聯繫人,實行「挂圖作戰」,建立月調度、季總結、半年通報、年終考核的工作運行機制,著力推進人才引進數量、人才培育質量、人才平台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四個突破。先後開展了「企企到」大調研、首屆高新區人才工程集中評選、人才科技政策進基層、定向精準引才、「創響中國·臨沂站」、第三屆「贏在沂蒙」臨沂市青年創新創業大賽、臨沂市首屆大數據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
為推進區內人才常態化培育選拔,該區組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開展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教科研之星、文化英才、鄉土藝術人才、金融之星、首席技師、和諧使者、鄉村之星等8類人才項目評審,統一部署、統一啟動、統一評審、統一表彰,為培育「泰山系列」「齊魯系列」「沂蒙系列」等人才做好儲備,形成申報梯隊。同時,制定全年的人才工程申報計劃表,從人才調研、區級人才工程中篩選合適對象,鼓勵其積極申報,並從申報材料整理、PPT製作、答辯等各個環節靠上服務,提高申報成功率,首屆評選出的28人中,有13人推薦申報市級及以上人才,目前已有9人入選。
針對幹部隊伍整體學歷水平偏低問題,該區發揮用人機制靈活的優勢,圍繞「1358」發展戰略定位,啟動實施「高層次人才選聘計劃」,計劃三年引進碩士以上高學歷人才100名,目前已實施兩輪引進計劃,累計引進高學歷人才53名,區直部門碩士以上學歷幹部占比達12%以上。
創新服務,擦亮科技孵化名片
高新區積極推進孵化器建設,注重提升孵化器孵化人才、培育企業功能,走出了一條孵化器集聚資源引育企業、人才,人才、企業助推支持孵化器的良性互補發展路子。
在全市率先制定「人才科技新政30條」,並相繼出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30條政策、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意見、人才科技政策服務指南等扶持政策和創新服務舉措。對成功申報國家、省、市各級創新平台的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10萬元獎勵。認定為區民營科技孵化器的給予稅收優惠,在孵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創建市級以上平台載體的,給予孵化器主體一定的資金獎勵。對入駐孵化器的高層次人才創辦企業,實行3年內免收租金。同時,對區內企業引進的全日制博士、碩士研究生,三年內每人每月分別給予1000元、500元人才津貼,博士給予社保補貼,並幫助申報市級津貼,已累計為355人次發放津貼和補助382.3萬元。
目前,該區圍繞「3+2」產業體系中的磁電及功能材料產業,成功孵化了中瑞電子、龍立電子、海納電子等企業,並以這些企業為龍頭,迅速成長壯大為擁有2個「國字號」稱號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國家級電子元器件及其功能材料產業集群。科技創業園內當前在孵的350多家企業,分布在智能製造、醫療器械、生物科技、環境保護、數字經濟等產業領域,為產業體系的壯大源源不斷輸送「血液」,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貢獻力量。
高新區還通過科學謀劃人才工作布局,增強園區承載功能,建立起「眾創空間—科技孵化器—企業加速器—科技產業園」配套延伸的全鏈條大孵化體系,孵化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為全市創新創業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孵化成果惠及全市。
5G引領,開啟創新發展新時代
高新區提出把磁電產業作為特色產業重點打造。在優化頂層設計、編制發展規劃時,該區發現制約產業發展的痛點。「我們雖然掌握了行業先進的智能製造技術,但傳統網絡通訊傳輸技術嚴重製約了智能製造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和快速複製。」高新區科技發展局副局長劉立宇說,「經過調研討論,我們提出了應用5G技術提升改進現有智能製造技術的控制方式。」
臨沂高新區在發展和應用5G方面具有較強的產業優勢,正是由於這些基礎優勢,其強化產業方向設計,確定了未來的發展目標,即形成1個園區(5G智慧工廠產業園)、實現2大突破(5G用軟磁復合材料、5G用中高頻核心器件)、3大示範應用(工業網際網路、智能工廠、智慧城市),最終培育一批5G產業新業態,最終形成以5G高性能磁性材料、高頻電子元器件、電源板部件最終到電源整機為主鏈,以高性能電機、工業機器人、物聯網傳感器到基於5G工業智能裝備為輔鏈的產業鏈體系,形成更多的典型場景示範,帶動5G產業鏈與磁電等行業應用協同發展,力爭2022年全區5G智能工廠20座,各智能工廠廣泛應用機器人,各智能設備在各種場景中進行不間斷工作以及工作內容的平滑切換;構建應用5G全方位信息生態系統,人和物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實現彼此信息共享。
碩果纍纍,高新技術企業聚集
緊緊圍繞建設「高新科技城」的目標要求,高新區凝心聚力,立足黨建引領、創新服務、產業孵化,大力推進人才引進與企業培育、園區管理等重點工作,一批科技型企業快速成長,各項指標實現跨越式增長。
企業經營指標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孵化器累計吸納創業企業700餘家,在孵企業400餘家。今年前三季度,全區企業上繳稅金11.2億元,增長20.1%,其中稅收100萬元以上企業140家,50萬元以上企業257家,10萬元以上企業803家。
高企培育及畢業企業取得新突破。近年來,該區積極推動80家孵化企業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其中54家企業順利通過高企認定,高企申報及認定數量均創歷史新高。臨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作為高新區企業培育和科技創新的重要載體,已有山東英邁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經培育孵化畢業,累計孵化畢業企業達到114家。
全區累計引進國家重點人才工程專家、泰山學者及相當層次人才的領軍人才36名,帶資金、帶技術、帶項目的創新創業領軍人才245名。目前,全區重點在孵企業從業人員3100餘人。企業科技創新成果豐碩。專利申請、授權數量再創新高,全區在孵企業至今已申報各類智慧財產權637項。山東魯健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入選山東省重點扶持區域引進急需緊缺人才項目,山東潤通科技有限公司、山東格新精工有限公司和山東龍立電子有限公司分別入選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山東省工程實驗室、山東省工程研究中心。
來源:半島都市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6BHaG4BMH2_cNUgX2y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