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是個永恆的話題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不是在減肥
就是在準備減肥的路上
還有人認為
胃就像一個氣球
經常往大了吹,會越來越松
甚至有爆掉的危險
而如果總是不去吹它,橡膠會老化
胃也會漸漸萎縮
因此很多減肥的人都把節食放在第一步
餓著餓著,胃變小了
吃得就少,離瘦又更近一步
.....
這是真的嗎?
答案當然是
×錯×
真相
我們的胃,也叫胃囊,最外層的胃壁是由好幾層肌肉組織構成,具有很強的伸縮性。胃囊擴張後能容納食物的量稱為「胃容量」。一般來說,人在完全空腹的時候,胃容量大約有50-100毫升;正常吃飽飯之後,胃容量則可以達到1200~1600毫升。換言之,人在空腹和飽腹的情況下,胃囊大小差異可高達20倍。
胃囊大小可能會隨著你的進食量改變,但是胃容量卻不會發生變化。當食物吃進去時,胃囊會慢慢變大,同時我們的胃內腺體分泌增加、蠕動增強,讓食物在胃內充分和胃液混合(食物變成食糜),好在接下來的腸道中吸收。只要當食物排空,消化完全後,胃就又會恢復原來的形態,此時的胃會維持在一個輕微收縮的狀態。
因此,吃多了,胃會出現暫時性的變大,但胃容量卻不變,而餓幾頓,胃也並不會減小。就像氣球,吹氣後會慢慢變大,但只要將氣放走,它會變成原來的樣子,卻不會變得更小。
為什麼你會感覺胃會變大變小?
為什麼會在「暴飲暴食」後感到自己更能吃了呢?這可能是心理暗示,也可能是習慣使然,總之,並不是胃的問題。
如果人們在少吃幾頓飯後感覺自己胃變小了,原因也是心理暗示和習慣。有時候,當每頓飯都越吃越少,這種狀態持續下去成了習慣之後,就很容易產生錯覺:是我的胃小了,所以我吃不下了。
吃得太飽會怎麼樣?
吃撐了最大的風險是胃破裂,胃酸會進入腹腔,所以一旦破裂會造成敗血症感染休剋死亡。
長期吃得太撐,胃壁反覆被拉伸到極致之後,就會變得鬆弛,胃蠕動力就會衰退,進而影響正常的消化機能。胃壁肌肉如果變薄,很快將處於相當危險的狀態。
如果胃被撐到巨大,將會向上壓迫橫膈膜乃至心臟與肺部,產生很大的負擔,同時還會對血管、神經等施加擠壓,影響健康。
另外,如果一次性吃得太撐,還有可能出現嘔吐、急性胃擴張甚至胃穿孔等問題,想像一下氣球被吹到極限後的場景,就知道後果有多可怕了吧!
長期飢餓會怎樣?
長期處於飢餓狀態的話,由於缺乏食物的刺激,膽汁長期滯留膽囊不排出,造成水分吸收增多,時間長了容易引發膽結石,還會造成營養不良等問題,影響身體健康。
此外,如果沒有吃對
你的胃也會「生氣」哦
晚妹這裡有份「養胃指南」
送給小夥伴們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總之
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很重要
尤其是各位正在減肥的小公舉們
千萬別為了苗條的身材
犧牲健康哦
來源:新華網、人民日報、央視新聞
編輯:晚妹 校對:劉敏
值班主任:明心武 編審:陳昱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