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時期,匈奴為什麼非打不可,漢武帝徹底消滅匈奴了嗎?

2020-06-17     也可自話

原標題:漢武帝時期,匈奴為什麼非打不可,漢武帝徹底消滅匈奴了嗎?

漢武帝打了匈奴一輩子,但是,漢武帝也不是揪著匈奴不放,匈奴是漢朝北方的民族,如果你把視野開拓一下,會發現,東邊的朝鮮,西邊的樓蘭、大宛,南方的東越、南越,西南的雲貴川地區,真是被漢武帝大人打了個遍,特別是倒霉的南越,嶺南地區的一個小政權,是漢帝國的藩屬國,結果被漢武帝出兵10萬,直接亡國。

所以說,漢武帝也並不只是揪著匈奴不放,只是打匈奴鬧出的動靜最大,也是最重要、最出名的軍事行動。

匈奴與中原的恩怨

中原以北的匈奴人,是一個喜歡馬上征戰、喜歡互相結盟的游牧民族,他們興起於今蒙古高原一帶。

自匈奴興起以來,就一直與中原政權發生衝突,戰國時期,各國為了防止匈奴入侵,紛紛在邊境修長城

同時,中原諸侯國也向善於騎戰的匈奴人學習作戰方式,趙武靈王首先提出了「胡服騎射」,取匈奴之長,補自己之短,為整個戰國時期,中原諸侯國的作戰模式,帶來了進步,從步戰轉變為騎戰,已是大勢所趨。

秦始皇統一中國時,派大將蒙恬帶著精銳部隊鎮守北方,蒙恬不負所望,成功將匈奴按在北方邊境,才使得秦始皇能騰出手來滅六國。

秦末漢初,匈奴再次捲土重來,漢高祖劉邦曾經有過「白登之圍」,圍困他的就是匈奴人。

因此可以說,匈奴與中原政權的恩怨,自古有之。

漢武帝為什麼要征討匈奴?

劉邦死後,匈奴人更加為所欲為,調戲呂后、控制西域,對漢王朝的尊嚴和安全,都是極大的威脅,但漢王朝剛剛建立,百廢待興,內憂外患也沒有徹底解決,所以漢朝初期都是通過和親手段,以換取北方邊境的和平

但反覆無常的匈奴人,得了好處消停不了幾天,便又不安分了,不停地在漢王朝北部邊境騷擾,漢朝皇帝也不傻,不可能不停地給你送人送糧送公主,還要忍受你的挑釁,所以一邊和親,一邊著手加強邊境防禦,同時做好了戰鬥準備,只是時機並不成熟,沒有正面宣戰。

到漢武帝時期,匈奴人對漢王朝的威脅和羞辱,已經長達幾十年,漢王朝經過幾代皇帝休養生息,發展軍事、農業,已經具備了與匈奴一戰的能力。

在衛青、霍去病、李息等名將的率領下,漢軍多次討伐匈奴,霍去病「封狼居胥,禪於姑衍,登臨翰海」,匈奴退居漠北,四分五裂。

匈奴問題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決。

漢武帝征討匈奴,對後世的影響

雖然漢武帝窮極一生,雖沒有徹底消滅匈奴,但持續幾十年的軍事行動,也對匈奴的主力部隊造成了毀滅性打擊,此後匈奴雖然也會對漢邊境進行騷擾,但都是小打小鬧,基本造不成大的威脅,漢王朝北部邊境相對安全。

同時,漢武帝征討匈奴,不能憑著一己之力蠻幹,他需要聯合其他周邊民族和國家,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與西域各國進行文化、經濟等多方面的交流,在打擊匈奴之後,漢王朝展示出的強大實力,威震西域各國,讓絲綢之路真正成為了一條促進東西方文明融合的道路。

漢武帝創造了華夏民族的風骨,往後數千年華夏歷史,雖然幾經沉浮,幾度徘徊在滅亡的邊緣,但最終都被一個又一個英雄人物,拯救民族與存亡之秋。

正如電視劇《漢武大帝》所寫的那樣: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了一個民族永遠的名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1wnwnIBd4Bm1__YNQP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