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至6日,奮戰在市第一醫院隔離病房和疑似病房的22名護理人員陸續走出隔離區,開始為期兩周的休整。此前,他們已在疫情防控最前沿連續奮戰了多個晝夜。隔離病房裡上演著怎樣的故事?醫護人員又有哪些感觸?記者走訪了市第一醫院部分護理人員。
「主任,我能不能不休息,繼續上班?」2月4日零點過後,護士吳金蘭想到即將與輪崗的同事進行工作交接,她立即給市第一醫院護理部主任周慧發微信申請加班。「休息幾天再說。」正在協調工作的周慧匆忙回復。吳金蘭說,「體力能夠堅持,我還想再在一線工作一段時間。」1月25日下午,醫院護理部召開支援隔離病房護士動員大會,她當場舉手報名,「這是身為護士的責任和自覺。」當晚11時30分,吳金蘭和陳愛玲等4名護士作為第一批護理人員走進隔離區。她們每天上崗前要用半小時穿戴防護裝備,進入隔離區常常一忙就是8個小時以上。
與其他病房不同,隔離病房裡的患者由於沒有家屬照顧,吃喝拉撒全部由醫護人員來料理。「有時候實在忙不過來,就把醫院發給我們的盒飯讓給患者吃了,自己下班了再隨便吃點。」陳愛玲說。
工作時戴著防護面罩、護目鏡、N95口罩、雙層手套,穿著襪套、靴套、隔離衣、防護服,每天三班倒……護士傅金花穿上密不透風的防護裝備不久,就被悶得汗流浹背,口罩和護目鏡在她的臉上、額頭上壓出了印子,鼻樑被磨到破皮。「再疼,也得忍。」由於經常要清洗消毒,不斷換戴手套,雙手也已布滿裂痕。
隔離病房裡,患者各獨處一室,醫護人員除了給患者測體溫,進行輸液、肌注、霧化等治療外,還要照顧他們的生活,進行心理疏導。「我們給患者加油、打氣,提升他們治癒的信心。有一位患者豎起大拇指對我說,『你們很棒』。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令我感觸特別深刻。」傅金花表示。在隔離病房,護理人員經常告訴患者:「有我們在,請放心。」
護士謝新花告訴記者,進隔離病房之前,兒子送了一罐糖給她,「兒子說,媽媽加油,這是幸運平安糖,一天一顆,糖吃完了就可以回家……將來無論什麼時候,我都難以忘記在隔離病房度過的這個特殊春節。」
在市第一醫院護理部,記者看到厚厚的一摞請戰書。「截至2月5日,護理部共收到了413份請戰書,他們來自婦產科、消化血液科、手術室、急診科等各個科室。」周慧說,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市第一醫院全體護理人員主動請纓、衝鋒在前,留下「最美逆行者」的身影。 林 奧 張曉琴 潘鳳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