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公山,古稱大面山,為邛崍山脈東支在都江堰市境內的最高峰,也是青城諸峰的最高處。雲霧繚繞中的趙公山海拔高達2434米。在都江堰市區域內的許多高處,都可以一眼望見像偉丈夫一般巍峨屹立的趙公山峰。身邊有外地遊客時,都江堰人會自豪地指著那面大山說:「看,那就是趙公山!」在不同的天氣,趙公山會顯露出不同的面貌,有時雲山霧繞,有時白雪皚皚,有時流金溢彩……當真是氣象萬千,美不勝收。
近年來,關於趙公山歷史文化發掘的書籍、文章頗多,又增加了這座山的神秘和魅力。對於普通遊人而言,更喜歡在趙公山的森林康養綠道走走,洗心滌肺,聽聽悠遠的故事,忘卻煩惱。
時尚綠道
連日來,天空中都落著小雨,仿佛是與清明這個節氣應景。恰好有一天,些許的陽光照射進窗內,望著遠處的趙公山,小編立時起了攀登的念頭。
上次去,是參加趙公山森林康養綠道投運儀式。當時正值秋季,卻顯露出趙公山最為繽紛的色彩。銀杏、梧桐、紅楓、杉樹,還有那些四季長青的樹木,形成富有層次的山村景色,在薄霧的掩映下美輪美奐。
此次到趙公山,最為明顯的感受是多了許多騎游的摩托車。穿戴著色彩鮮艷的騎行服、頭盔,騎著鋼鐵坐騎,帥氣的騎手從身旁風馳電掣而過,讓人別有一番感受。仿佛趙公山已成為年輕人心目中的「秋名山」。
一位游山的當地人說,自從有了趙公山森林康養綠道,來這裡騎游的人越來越多。記者對摩托車了解不多,目之所及,有杜卡迪、寶馬等品牌的摩托車。有些騎行者也會停下來,拿出相機攝影,一位小伙子說,這裡的風景漂亮,隨便一拍都是佳作。
春日登山,美景自不必說。在初登山時,腳下的道路為舊修,當踏入新修的綠道,頓時覺得山間這條道路越發顯得清爽。除了摩托車騎行外,也有自行車的騎游車隊。對我而言,步行也有一番樂趣,在山溪水裡洗洗手,在路旁撿一塊漂亮的石子。偶有小松鼠飛快地掠過,這便又是一種驚喜。同行的小孩喜歡用手機辨識植物,很多植物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名字,如川莓、蒲兒根等。天氣雖說不是藍天白雲,倒也清朗,此時行到兩山之間,突然落了一陣雨,抬頭看天,又不像是下雨的樣子,同行者說,這便是山中的奇景了。一路上都能聽見清脆的鳥叫聲,還有山間的流水聲。最奇怪的是,平日爬兩層樓就會喘氣的我,在山中行走了三四里路,倒一點也不覺得累。有人說,這是因為山中負氧離子高的緣故。
神秘故事
據了解,趙公山森林康養綠道始於熊貓谷,沿玉龍路、水龍路、穿越趙公山區,出三台隧道回到熊貓谷形成環線為18.6公里,再沿環山旅遊通道到終點鳳岐社區共21.0975公里,沿途經過白馬、龍鳳、水泉、三台、南華、鳳岐6個社區。該綠道按照「最美麗、最舒適、最貼心、最安全、最時尚」理念進行打造,集觀景、登山、騎行、攝影、休閒、康養及舉辦半馬賽事為一體,沿途配套了衛生站、旅遊標識、監控攝像、休憩站、路燈等設施,農家樂、民宿、書院如明珠般散落其間。該道路海拔最低處738米,海拔最高處1260米,森林覆蓋率達95%,負氧離子在每立方厘米14000個以上。
離綠道不遠,有一處「趙公祖廟」,據說就是財神趙公明歸隱的地方,廟旁有很大的銀杏樹,幾人也圍不攏。這棵年歲悠長的古樹,不由得讓人浮想連翩。是不是趙公明所植呢?
在趙公祖廟,隨處可見像天書般的三個字。據說,在趙公山的伏銀岩上,有一三丈見方的摩岩石刻,當地人稱「大字岩」,雖經千百年歲月滄桑,卻還清晰可辨。上有這三個古樸的文字符號,當地人稱「神仙符」。千百年,人們認為它是一道靈符,鎮守著都江堰,使其兩千多年來,始終如一地造福著天府平原。看那字形, 「契壽空」,有說是「故夷京」,有說是「故壽堂」,很多研究者也有自己的見解。當然,趙公山的秘密,趙公祖廟的秘密,還有很多很多,如果你有興趣的話,當地的老者會向你娓娓道來。
春遊趙公山,可遠望青城山老君閣,可觀賞臥牛山、大牛心山、小牛心山、挖斷山、斗底山及紗帽石、老虎石、五龍印石等美景,也可遊覽熊貓谷。山間野生小動物時有出沒,不同時候,流雲、薄霧、霞光、日出氣象萬千變化。
美景加故事,讓人對趙公山心生眷戀,不忍離去。看來,趙公山還得經常來,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收穫。
轉自:每日都江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nXiWHEBnkjnB-0zFT2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