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故事:泰山縣令姜子牙的仕途傳說

2019-10-11     掌上泰山區

在影視作品《封神演義》中,姜子牙的角色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主導完成了封神大業,如泰山神黃飛虎就是那時封的,儘管姜子牙沒有給自己封神,但民間對姜子牙的敬仰卻一直至今,流傳著「姜太公在此,諸神歸位」「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說法。

而姜子牙為什麼會被稱為姜太公呢?「姜太公在此」的梗又出自於哪裡?

據說,姜子牙也是出身名門望族,他的祖先姜姓,曾是「四岳」(部族首領)之一,後來因輔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於呂。俗話說的好,富不過三代,到了姜子牙這已是家道沒落,雖然出身顯赫,少年姜子牙為了維持生計曾在朝歌城裡當過屠夫宰牛賣肉,也曾在盟津開過酒店,即使滿腹經綸、才華出眾卻也苦無門路懷才不遇。

姜子牙60歲時,聽聞周文王廣求賢良,滿頭白髮的姜子牙為了得到施展才能與抱負的機會,在岐山西南渭水邊釣魚,以待一會文王之機。恰巧逢文王外出打獵路遇姜子牙,二人攀談天下大勢十分投機,文王十分高興說:「我先君太公早就盼望有賢人輔佐!大概就是您!」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典故由此而來,也是從此時起,人們便尊稱姜子牙為「姜太公」。

姜子牙初入仕途,文王並沒有立即封侯拜相,而是讓姜子牙到灌壇做縣長,掌管今泰安一代政務。姜子牙兢兢業業,秉公執法,勤政愛民把灌壇治理的井井有條深得百姓愛戴。也許像傳說的那樣,政通人和則風調雨順,轄區內連年五穀豐登,百姓安居樂業,一次自然災害也沒發生過。文王聽過後覺得很神奇,十分高興。

一天,文王夢見自己出行路遇一漂亮婦人攔道嚎啕大哭,文王上前問起緣故,那婦人說:「我是東嶽泰山神之女,如今女大當嫁,父王讓我嫁給東海龍王,我要出嫁,龍王必須興風作雨,否則我就沒辦法出嫁,可是姜太公在泰山腳下恪盡職守名望很高,我和龍王都怕因出嫁之事帶來狂風暴雨,毀壞百姓良田房屋,毀壞姜太公的威望,因此而哭。」文王一覺醒來,便召姜太公前來問話。姜太公前腳剛離開泰山,泰山便狂風暴雨大作,自西向東而去,姜太公在文王處待了一天,這雨就下了一天。這就讓人感覺真的是泰山神女兒託夢文王上演了一出調虎離山計,文王也因此認為姜太公治理地方有方政績突出,隨即封姜太公為大司馬。

後世傳說民間,百姓們都相信姜太公能夠鎮服各路鬼神,只要有他在,鬼神就不敢興妖作孽,大家就能安居樂業了。從此以後「姜太公在此,諸神歸位」「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便刻上了王侯將相、尋常百姓家的迎賓牆上,用來驅邪、鎮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mxQum0BMH2_cNUgI1K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