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路上的初心、使命與擔當---記進賢縣民和鎮常湖村第一書記余志紅

2019-08-08     南昌進賢發布





「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這是進賢縣民和鎮常湖村第一書記余志紅的座右銘。組織安排他負責扶貧工作以來,一直像「打了雞血」似的,有使不完的幹勁、累不垮的精神、折不撓的毅力,是個扶貧路上一直保持奔跑狀態、敢啃硬骨頭的幹部。2017年已任滿二年民和鎮苗圃社區第一書記的余志紅,根據縣委統一部署,他所在的單位調整負責另一個幫扶任務更重的村子,按規定本來可以換其他幹部,但他主動請纓到民和鎮常湖村精準幫扶。該村有21個村小組,戶數1020戶,人口398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24戶85人,通過他任第一書記和村「兩委」班子共同努力,已脫貧23戶81人,其中2015年脫貧3戶15人、2016年脫貧8戶30人、2017年脫貧6戶18人、2018年脫貧3戶9人。所駐村現有未脫貧貧困戶1戶4人。

1

建機制,辦實事。余志紅同志到任常湖村委會第一書記後,爭取到其所在局黨委大力支持,建立了局下屬單位以「一對一、點對點」幫扶機制,即:一對一對幫助貧困戶增收發展,一對一幫助村集體壯大產業,點對點幫助建設村組的基礎設施,點對點幫助改善村組的村容村貌。自他擔任該村第一書記以來,協調辦好了以下立竿見影的好事實事:一是協調縣「五車」辦發動社會捐款5.6萬元,完成幫扶對象李秀山家整修房屋、購置全套家具家電;二是協調局維修中心贊助1萬元,完成幫扶對象李雪群家翻修屋頂;三是爭取到交通項目資金31萬元,完成新建1條產業路;四是協調局本級和局屬單位幹部開展結對幫扶,籌措8000多元購買油、米等物資解決貧困戶生活急需;五是2018、2019連續兩年走訪慰問常湖、官圳2所小學留守兒童;六是在局經費十分緊張情況下,爭取到局黨委支持6萬元加強該村基礎設施建設。



強班子,帶隊伍。余志紅同志任該村第一書記後,注重一手抓「兩委」班子建設,一手抓其所在單位幫扶幹部隊伍建設,真正做到了兩手抓、兩手硬。主是「三個強化」:(一)強化村「兩委」班子建設。該村第一書記余志紅同志主要採取「八字」工作法,強力推進村黨組織班子建設。一是「輸血」。採取「雙管」齊下方式,一方面倡導把基本素質好、發展前景好、精神狀態好的優秀黨員、復員退伍軍人、致富能手納入村級班子建設後備人選;另一方面實施「大學生村幹部」計劃,倡導從應往屆高校畢業生中選聘「大學生村幹部」,給農村幹部隊伍注入新的活力。二是「壯骨」。積極實施「四個培養」,即: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中的優秀分子培養成黨員、把致富能手中的優秀黨員培養成村幹部、把優秀村幹部培養成村黨組織書記。三是「扶志」。針對村幹部進取心不強、素質不高等問題,採取縣、鄉黨校系統性培訓、黨員幹部基地實踐式培訓、黨員電化普及式教育等多種方式,不斷提高村幹部綜合素質。四是「治癱」。採取「輸血」與「造血」並重,整治與幫扶並舉的辦法,對症下藥,分類實施,整治癱瘓。(二)強化黨員隊伍建設。一是壯大黨員隊伍,解決選拔幹部隊伍源頭不足問題。制定了發展黨員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積極培養和吸收優秀青年入黨,特別是把致富能力強、帶富能力強的積極分子作為發展黨員的對象,採取有效舉措解決村級幹部「來源短缺」問題。二是加強教育,解決農村黨員整體素質不高問題。在利用遠程教育終端站點對農村黨員廣泛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基礎上,認真學習黨章和黨的基本理論,強化農村黨員的宗旨意識,始終保持先進性。三是強化管理,解決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發揮太弱問題。開展農村黨員設崗定責、黨員聯繫戶、黨員責任區等主題實踐活動,使農村黨員由「無職」變「有職」,由「無位」變「有為」。在流動黨員管理上,建立「一委一聯」、「一人一書」、「一人一薄」、「一人一證」、「一季一訪」、「一年一評」六項制度。(三)強化幫扶幹部隊伍建設。制定單位幫扶計劃,定期開展單位專題調度會,要求本單位幫扶幹部嚴格落實制度規定,確保精準扶貧取得成效。



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扶貧要扶志、扶智。一是積極解決思想障礙。有的扶貧對象因生活困難,對生活產生了消極思想,形成自我封閉,該村第一書記余志紅首先從扶志入手,在扶貧對象思想上下功夫,幫助樹立重新創業的自信心。二是宣傳教育示範帶動。選擇一些思想較為活躍的貧困對象作為示範,根據其不同特點及時落實國家扶植政策,以活生生的實例觸動其樹立自我脫貧的自信心和勇氣。三是加強溝通互動。幫扶幹部不斷進行說服教育和勸誡,不斷給其灌輸國家各項扶貧政策和成功經驗。四是利用文化力量影響。勤勞節儉一直是我們的優良傳統,村裡經常組織一些文化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勤勞節儉的美德,鞭策好吃懶做的惡習。五是以幫扶措施激勵。對有勞動能力的,因好吃懶做而造成生活困境,坐享國家補助卻心安理得,從思想、文化上促進其積極向上,有針對性的促進,比如對於有勞動能力的人不勞動,而消費不減,參與高消費的活動,一經發現就取消其享受政策。



常湖村第一書記通過交通扶貧,繪好交通圖。「要想富,先修路。事實證明,只有把路修好了,讓農村公路這樣的「毛細血管」暢通了,農村經濟才可能被盤活,農民脫貧致富才有希望。」在縣交通運輸局胡建成局長帶領下樹立「脫貧攻堅,振興鄉村,黨建引領,交通先行」行業扶貧理念。切實發揮好交通扶貧對脫貧攻堅的基礎支撐作用,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目標,以保障民生需求和脫貧攻堅為切入點,不斷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構建起全域通暢的綜合交通網絡,助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為助推全縣脫貧致富奔小康「添磚加瓦」。




來源:進賢微扶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kpPcmwBvvf6VcSZb-SO.html








數不勝數!

202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