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戀愛哪有殺老公好看

2019-10-18     北方公園NP


作者:雅婷、偷你牛

編輯:王小笨


《致命女人》完結了。

這部劇集在國內的關注度到底有多高?舉一個例子,昨天大結局熟肉資源剛剛發布,某資源網站就一度陷入癱瘓,甚至不得不臨時採取分流措施。

《致命女人》由《絕望主婦》和《蛇蠍女傭》的編劇馬克·切里(Marc Cherry)操刀創作,接檔劇中主演劉玉玲主演的另一部劇集《基本演繹法》,於 8 月 15 日在美國電視台 CBS 正式開播。

女性在婚姻中的處境是這部劇集的核心,故事背景也被設定在了女性權利在美國變化的三個關鍵歷史時期,嘗試以女性如何面對婚姻生活中的背叛來折射女性主義的發展和變化。

60 年代的主角是從小就夢想做母親的全職主婦,一味犧牲自我奉獻家庭,卻還是親眼目睹了丈夫出軌的情景,靈機一動下她和小三做了閨蜜;80 年代的主角是已經躋身於上流社會的名媛,得知老公是同性戀之後,她果斷擁閨蜜的兒子入懷;2019 年的主角則是從事精英職業的黑人女性,她負責養家餬口,還和老公建立起了開放式婚姻關係,最後把炮友領回家,開始了一段三人行的旅程。



就在這個過程中,劇中的每段關係都遭遇到了不同的挑戰,也呈現了不間斷的反轉。雖然隨著劇情的發展,觀眾已經不難猜到誰會死去,但所有人也都在等待著編劇給出最終的結局。最後時刻我們也的確迎來了一個高潮迭起的7分鐘,三對情侶同處於一個空間之中,三場謀殺案重疊進行,所有的壞人都在同一時刻死去。

《致命女人》投入製作的消息是在去年 9 月公布的,雖然《蛇蠍女傭》表現平平,但在第四季播出後,馬克·切里也已經有兩年的時間沒有再創作過新作品。不少媒體把《致命女人》視為他的回歸之作,再加上中產婚姻和女性這些切里本就擅長的話題,觀眾似乎沒有理由不期待這部新作。

《致命女人》正式開播前,馬克·切里接受了《紐約時報》的採訪,在採訪中他又說起了自己早年就曾講過的"腦海中有一個陰道"的言論。切里說自己對這樣的言論感到害羞,"當我在書寫女性時,我會感受到可能只有同性戀作家才會感受到的樂趣,我對她們的身體很感興趣……女性是我賴以生存的人,我已經書寫了她們 30 年,我還將繼續這一書寫。"



從第一集開始,《致命女人》就抓住了觀眾,在強刺激和快節奏的情節推進之外,劇集前半部分還出現了多個熱門的議題符號,比如華裔和黑人的社會文化地位轉變和社會對同性戀群體的觀念變革,借劇中人物之口《女性的奧秘》這樣的女權經典著作也得以亮相,觀眾對這部劇集所能承載的議題探討的期待顯然超越了一般的肥皂劇。

可從最終的結果來看,《致命女人》並沒有在北美評論界得到足夠的肯定,爛番茄的新鮮度 64%,MTC 媒體綜評 64 分,IMDb 上的打分人數更是只有2000+,社交媒體上也不見什麼像樣的討論。

Hollywood Reporter 的評價或許能代表多數主流媒體對《致命女人》的看法,"我們確實驚訝於女性在不同時間節點的角色變化。但是當三個故事裡的主人公都缺乏人性里的真實時,你就很難呈現女性權利的歷史變化。《致命女人》更像是作為一個女性情感生活里不切實際的幻想才脫穎而出,它把對背叛的恐懼描述成了婚姻生活不快樂的唯一原因。"



簡單來說,《致命女人》並沒有完成在歐美文化語境里討論女性議題的期待。所謂女性權利的更迭,在《致命女人》里的呈現更像是一個基於現有歷史成果的倒推,那些議題符號也更多成為了增強戲劇衝突的輔助手段。

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善惡勢力劃分越發明晰,觀眾情緒傾瀉的方向也越發一致--Jade 作為一個變態她必須死,Rob 作為一個渣男他不必活。

雖然製造懸念、女性面對的權力鬥爭和跌宕起伏的情節衝突一直都是馬克·切里最拿手的敘事手段,但想要再現《絕望主婦》在新世紀初登場時橫掃收視率排行榜和各大獎項的盛況,還是挺難的。



美國的主流媒體一般會把《絕望主婦》視作是填補《慾望都市》縫隙的作品,畢竟這兩部女性題材的美劇都在各自的時代引發了現象級的討論和分析。

從某種程度上說,《慾望都市》塑造了人們對於紐約這樣的大都市裡女性形象的幻想:她們大多都有理想的職業,能穿梭在各種奢侈品之間,還有堅實的友情作為她們追求真愛的後盾。

這樣的形象被後來諸多的影視作品反覆實踐著,從無到有甚至到最後成了一種刻板印象。《西雅圖電視劇評論》曾評價說,"《慾望都市》里的女性再往後活活就是《絕望主婦》了"。

當然《慾望都市》和《絕望主婦》的崛起確實有其時代背景的原因。在美國第三次女權運動興起的當時,這兩部作品的出現確實填補了很多空白。但是到了已經被 #Metoo 運動衝擊過的當下,在有了《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倫敦生活》和《大小謊言》等多部同類型並且更深刻展現女性處境的影視作品出現後,仍然在婚姻和親密關係里論短長的《致命女人》反而顯得更保守了一些。

對比在今年播出第二季的《大小謊言》,同樣是充滿懸念的劇情走向,同樣是兇殺案作為核心矛盾,同樣是婚姻中女性困境的呈現,《大小謊言》卻成為了《致命女人》的反面。這部作品在虛構的時空里討論女性選擇,卻和現實中女性要面對的具體困境一一呼應。



《大小謊言》第一季的故事內容和敘事方法還較為遵從原著,從小鎮的暴力事件說開,層層遞進還原真相,但到了第二季這部劇集走出了原有的故事框架,更為深入地討論了原生家庭、社會規則以及人性的陰暗面。

《大西洋月刊》稱讚《大小謊言》貢獻了極有價值的人物角色,"這部劇集在人物、暴力和慾望方面的敏銳根本無法被其他元素所掩蓋過去。"

雖然《大小謊言》在西方主流媒體和觀眾中獲得了很高的口碑,但當故事變得更為複雜和更明顯地指向西方文化語境後,它在國內獲得的關注度就遠不及《致命女人》。

從題材和角色設定上,《致命女人》確實是一部標準意義上的女性電視劇,但劇中所鋪設的語境、主角對於婚姻變節的反應,幾乎把女性意識的喚醒和爭取平權的進步,都化作增強戲劇衝突的功能性背景。

十集播完,觀眾恐怕也只記得 Jade 像一個寄生蟲一樣攀附在 Taylor 的家庭之中,Rob 不僅出軌還害死了自己的親生女兒……這些狗血的劇情上,而到了最後 Jade 和 Rob 也在華麗的音樂聲中收穫了讓觀眾大呼過癮的下場。

你很難否認的是,這似乎也正是《致命女人》如此受歡迎的原因:拋卻了議題走向嚴肅的可能和包袱,在劇情和故事上一爽到底。



一爽到底的結果就是在豆瓣上有超過7萬人給《致命女人》打分,評分從9.1一路上升到9.3。「時代變了,談戀愛哪有殺老公好看」,這是豆瓣短評中點贊最多的一條。

但大獲成功的爽劇可不只有這個外來的和尚。

「歡迎來到爽劇時代」,這是去年澎湃新聞在《延禧攻略》播出後給出的新聞標題。在《延禧攻略》的慶功宴上,愛奇藝首席營銷官王湘君就總結了它的劇情模式,「有仇必報,兩集之內必須把仇給報了,看了特別爽。」靠著一路「打怪升級」的劇情,《延禧攻略》成為了去年話題度最高的國劇。

前盛大文學 CEO 侯小強提到過為何我們現在需要爽劇,「所謂爽劇,其實就是從故事模型、結構、劇情上去觸發觀眾的爽點,去調動內心的酣暢情緒。這與當下移動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以及碎片化傳播方式、生活方式是密切相關的。」

近兩年國產爽劇代表還有《都挺好》、《扶搖》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不難看出越來越多的爽劇都帶有強烈的女性色彩,女性在職場上的進步、崛起,在婚姻關係中的地位反轉甚至壓制,劇情的每一次跌宕起伏都能讓觀眾準確地感知到爽點。



在《都挺好》里,姚晨飾演的蘇明玉展現了堪稱完美的大女主形象。雖然她的身上充滿了標籤和設定,但她在劇集中展現出遠超於其它男性角色的能力、見識和胸懷,還是讓許多觀眾體會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爽脆感。

這類電視劇的走紅也不算意外,2018年的電視劇受眾大數據顯示女性觀眾在電視劇觀眾中的占比達到 66.7%,在現實生活中女性往往是面臨挑戰、威脅甚至不公的那一方,社會機制的運轉過程中女性受到傾軋也更為常見,而這類爽劇能夠直觀地幫助她們感覺到被理解、被尊重甚至是一種更為強有力的代入感。

這種代入和共情甚至能從劇集延伸到劇外。就像因為《致命女人》而在國內被廣泛討論的劉玉玲,今年五月她入選了好萊塢的星光大道,在入選演講中她說「我的夢想就是成為演員,我只是單純的熱愛表演……我聽到了太多的拒絕,後來我才慢慢聽到了認可」。這段話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成為女性崛起的絕佳樣本。



就在《致命女人》大結局播出前一天,CBS 正式宣布續訂《致命女人》第二季,畢竟它已經成為「CBS 最受歡迎的原創劇集之一」。CBS All Access 的官方 Twitter 也給第二季定了調,「新的角色,新的背叛,一樣的致命劇集」,這似乎也預示著致命的爽劇模式和套路僅僅是一個開始。

畢竟時代變了,談戀愛哪有殺老公好看。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biX420BMH2_cNUgDuo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