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漢全席四八珍,山珍海味三八珍,五穀六畜,五味,最全配圖

2019-12-29     莊主談農村

【五穀】古代所指的五種穀物。「五穀」,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無稻。

麻最初列入穀類,後歸於油脂類。《列子·楊朱》:「昔人有美戎菽、甘枲莖芹萍子者,對鄉豪稱之。鄉豪取而嘗之,蟄於口,慘於腹,眾曬而怨之,其人大慚之。」麻籽在下層社會普遍食用,而被排斥在上層社會之外。

菽即豆子,原指大豆,又作豆類的總名。《說文》:「尗,豆也。」尗即菽。《小雅·小宛》中:「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菽在當時已是大眾主食的構成之一。

麥有大麥、小麥之分,古代稱大麥為麰。《孟子·告子上》:「今夫麰麥,播種而耰之,其地同,樹之時又同,浡然而生,至於日至之時,皆孰矣。」

黍即黍子,又叫黃米,色黃而粘。去皮後稱黃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後有黏性。詩云「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其中的「黍」,指的便就是黃米。

稷,即今天的小米,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是重要的糧食。故以「社稷」指代國家,《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服於有禮,社稷之固也。」

稻:當然是水稻。周朝之時,南方主要種稻,北方主要種粟,也就是小米、粱。

【五味】指酸、咸、甜(甘)、苦、辣(辛)五種味道,酸甜苦辣咸「菜過五味」。

【六畜】指六種家畜:馬、牛、羊、豬、狗、雞。

漢全席四八珍:山八珍、海八珍、禽八珍、草八珍

山八珍:駝峰、熊掌、猴腦、猩唇、象攏、豹胎、犀尾、獅乳

海八珍:燕窩、魚翅、大烏參、魚肚、魚骨、鮑魚、海豹、狗魚

禽八珍:紅燕、飛龍、鵪鶉、天鵝、鷓鴣、彩雀、斑鳩、紅頭鷹

草八珍:猴頭、銀耳、竹蓀、驢窩菌、羊肚菌、花菇、黃花菜、雲香信

山八珍:

一、駝峰:駝峰肉是指駱駝背上長著兩個高聳的「肉鞍」,駝峰是駱駝的營養貯存庫,與背肌相連,由營養豐富的膠質脂肪組成,一峰駱駝的駝峰重量約40公斤,駝峰肉質細膩,豐腴肥美。

二、猴腦:不解釋非常殘忍

三、猩唇:八珍之首,很多人都誤以為猩唇就是猩猩的嘴唇。其實猩唇是麋鹿臉部的干製品。現在僅存的幾十頭麋鹿都是登記造冊,根本就無法得到,

四、象拔:古代八珍之一,指的是象鼻魚,後人不懂以為是象鼻。解放後懂得滿漢全席人不多,經常把象拔以為是象鼻。也是因此,亞洲大象在此後(幾近)滅絕。

五、豹胎:意指豹的胎盤,為珍貴的肴饌。

六、犀尾:八珍之一,犀牛的尾巴肉

七、鹿筋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四肢的筋

八、熊掌:熊掌為黑熊或棕熊的足掌,經干制而成的。熊掌多連皮帶毛,並有前後掌之分。前掌較小,膠質多,掌面較寬肉質較香,氣腥不臭,熊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海八珍

一、大烏參:海八珍之首,海參是一種棘皮植物,生長在海底岩石或海藻底層。它之以是被視為海珍品,不只因其有數、價高,並且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二、魚骨:又名魚明骨,又名魚腦、魚骨,也是比較有名的海味品。主要是以鯊魚和犁頭鰩等魚類的頭骨、顎骨、鰭基骨及脊椎骨接合部的軟骨加工而成

三、魚翅:魚翅是用大鯊魚的背鰭,腦鰭、尾鰭漂洗、曬乾、吐腥後再入鍋煮然後再刮除表皮的沙質、切片、抽絲而成高級翅餅。凡是鰭的提取量只占沙魚體重的5%附近,以是顯得有數、罕見,因此寶貴。

四、鮑魚:鮑魚是單殼貝類。肉質細嫩,滋味鮮美、滋補豐厚,且有調經利腸、滋陰等成效。

五、魚肚:魚肚是用魚的鰾加工而成。市場上罕見的魚肚都是干成品。

六、燕窩:燕窩是指雨燕目雨燕科的部分雨燕和金絲燕屬的幾種金絲燕分泌出來的唾液,再混合其他物質所築成的巢穴

七、海豹:海豹身體均呈紡錘形,適於游泳,頭部圓圓的,貌似家犬,全身被毛,前肢短於後肢

八、狗魚:又名大鯢,是一種兩棲類動物,在兩棲動物中要數它體形最大,屬於隱鰓鯢科,主要分布在長江、黃河以及珠江流域

禽八珍

一、紅頭鷹:撒哈拉沙漠邊緣地帶居住著一種威猛無比的動物叫做紅頭鷹,它的嘴唇微紅,以泰鹿等小動物為食。

二、斑鳩:比較常見,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三、彩雀:彩雀屬小型鳴禽。一般主食植物種子

四、鷓鴣:鷓鴣鳥, 鷓鴣,又名石雞、紅腿小竹雞,俗名:赤姑、花雞

五、天鵝:天鵝指雁族的鳥類,屬游禽,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六、鵪鶉:古稱鶉鳥、宛鳥、奔鳥,屬於脊椎野禽動物雉科。它是古老的食用禽之一

七、飛龍:龍鳥學名為花尾榛雞,素有「天上龍肉」之稱,為八珍之一。清朝乾隆年間就列為向皇室進貢的珍品,有「歲共鳥」之稱

紅燕(無法配圖,查無此貨,估計是吃乾淨啦相機還沒發明出來,懂的歡迎補充)

草八珍

一、猴頭菇:又叫猴頭菌,只因外形酷似猴頭而得名。猴蘑,猴頭,猴菇,是中國傳統的名貴菜肴,肉嫩、味香、鮮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頭、熊掌、燕窩、魚翅)之一

二、銀耳:銀耳是擔子菌門、銀耳綱、銀耳目、銀耳科、銀耳屬真菌的子實體,又稱作白木耳、雪耳、銀耳子等,有「菌中之冠」的美稱

三、竹蓀:竹蓀又名竹笙、竹參,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被人們稱為「菌中皇后」

四、驢窩菌:(無法配圖,查無此貨,估計是吃乾淨啦相機還沒發明出來,懂的歡迎補充)

不知道對不對

五、羊肚菌:又稱羊肚菜,是世界上珍貴的稀有食用菌之一。

六、花菇:這個比較常見花菇是菌中之星,是香菇子實體在特殊環境下產生的一種優等菇

七、黃花菜:靠一句黃花菜都涼啦廣為人知,確沒有幾個知道他也是八珍之一

香信:香菇的一種,而且跟花菇一樣,是大家十分熟悉的香菇中的一種。木雲香長的蘑菇。

山珍海味中所指的上中下三八珍。

上八珍為:猩唇、駝峰、猴頭、熊掌、燕窩、鳧脯、鹿筋、黃唇膠。

中八珍為:海參、乾貝、豹胎、竹蓀、魚肚、鮑魚、猴頭蘑、銀耳。

下八珍為:海參、龍鬚菜、大口蘑、川竹筍、赤鱗魚、乾貝、蠣黃、烏魚蛋。

備註:已發的不重複

鳧脯:野鴨胸脯上的肉

黃唇蛟:又稱黃唇肚,以石首科黃唇魚的鰾加工製成,是魚肚中品質最好的魚肚

廣肚:廣肚(又稱鰵魚公肚),以石首魚科公鰵魚的鰾加工製成,又稱敏魚肚、米魚肚。成品呈橢圓形、片狀,凸面略有波紋,凹面較光滑,色淡黃或淺紅,明亮有光,半透明。

果子狸:食肉目靈貓科動物,其體背和四肢灰棕色,頭部灰黑且有白斑。因主要食果類,故肉無甚異味。民間視為補品。

哈什螞:哈什螞(蟆),又叫 '田雞', 即中國林蛙,源於滿語,東北民間稱它為'油哈蟆'。主要指雌性。

魚唇:採用鯊魚及犁頭鰩的唇部和皮加工而成,魚頭部的皮也可用作加工魚唇的原料。

裙邊:甲魚裙邊是背甲(上邊)邊緣很軟的一周軟肉。

鰣魚:鰣魚為溯河產卵的洄遊性魚類,因每年定時初夏時候入江,其他時間不出現,因此得名。

龍鬚菜:又名海菜、江離、線菜、髮菜,是一種野生名菜,屬多年生藤狀攀援植物,其天然野生藤莖可長達30~50米。



大口蘑: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是一種叢生的大型食、藥用菌類,有很好的開發價值和應用前景。被稱為 「菌種珍品」

川竹筍:是竹的幼芽,也稱為筍。竹為多年生常綠禾本目植物,食用部分為初生、嫩肥、短壯的芽或鞭。在中國自古被當作「菜中珍品」。竹筍是中國傳統佳肴,味香質脆

赤磷魚:泰山赤鱗魚,又名螭霖魚,石鱗魚、時鱗魚、斑紋魚,是泰山泉水哺育的珍貴山區淡水魚,為我國魚類珍品。

乾貝:是扇貝的干製品。

蠣黃:又名生蚝。一種軟體動物,身體呈卵圓型有兩面殼,生活在淺海泥沙。

烏魚蛋:由雌墨魚的纏卵腺加工製成的,加工時,將鮮墨魚的纏卵腺割下來,用明礬和食鹽混合液腌制,使之脫水並使蛋白質凝固即為成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R7-UW8BMH2_cNUg7s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