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中將繼續就邊境對峙對話。
香港《南華早報》6月4日文章,原題:拒絕美國介入,中印誓言自己解決邊界爭端
香港《南華早報》報道截圖
中印兩國高級軍事官員本周六將舉行會談,以結束雙方長達數周的邊境對峙。中國觀察家們對會談結果持樂觀態度,因為雙方都沒有讓局勢失控的意圖和理由。即使本周會談沒完全解決問題,接下來的會談也會解決,因為多年來兩國領導人顯然採取了抑制任何直接軍事衝突可能性的政策。
特朗普上周發推稱,美國準備、願意且能夠調解或仲裁中印邊界爭端,但中印都拒絕了他的提議。專家表示,鑒於印度是美國印太戰略的一部分——該戰略將軍事和地緣經濟目標結合在一起,試圖遏制中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擴充,特朗普的調解提議表明美國的地緣政治企圖。而印度堅持獨立外交政策的傳統,不可能完全與美國站在一起對抗中國。中印作為重要鄰國,有很多共同利益。即使印度目前向美國靠攏,也不會與中國發生衝突,因為這將損害印度自身的國家利益。 (作者Liu Zhen)
英國廣播公司6月4日報道,原題:特朗普欲調解中印邊界爭議被拒,解讀深層戰略博弈
特朗普上台後一再表示主要任務是讓美國再次偉大,對海外和國際事務表現出冷漠態度,為何這次突然熱心要去調解中印邊界爭議?
評論人士認為,特朗普此舉首先是內政考慮:不少印度裔美國人在眾多領域取得巨大成績,社會影響力很大。華裔的影響在印度裔之後。2020正值大選年。兩大團體都是他需要爭取的重要選民團體。
從外交上來說,特朗普一直努力加強美印關係,重要目的就是為應對中國。中國根本就沒有可能接受特朗普的提議,這點特朗普可能早有預料。但若印度同意而中國單方反對,可能從輿論上印證外界對中國「戰狼外交」的指責。
目前,中印兩軍已展開對話。雙方都表示,邊境地區的局勢總體是穩定的、可控的,中印關於邊界問題的外交、軍事溝通渠道是暢通的。相信雙方通過談判協商,可以妥善解決兩國間的問題。
要從中國歷史上找出有關兩國劃界爭議第三方介入的教訓的話,或許可以讓人想起三國的故事。如果曹操要調停劉備與孫權的荊州爭議,吳國和蜀國會答應嗎?
美國CNBC網站6月4日報道 政治評論員表示,中印不太可能在喜馬拉雅高山邊界爭端問題上求助於美國介入調解。公共政策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常駐研究員薩達南德·杜梅說:「我認為雙方都不希望有任何形式的外部調解。」「即使印中在喜馬拉雅山地區有著世界上最長的未解決邊界,但在很多方面,兩國在確保這類緊張局勢不會蔓延成衝突方面有著良好記錄。」 (作者薩赫里·喬杜里,陳俊安譯)
新加坡《聯合早報》6月4日文章 對峙爆發以來,中印政府表現趨於克制,明顯不願事態失控。中印的矛盾讓美國嗅到拓展印太戰略之機。但特朗普的「熱心」遭中印婉拒。可以預見的是,只要中印不被民粹主義綁架,不受美國干擾,不出現誤判,儘管未來一段時間可能還會不斷上演小規模衝突,但相信能像之前洞朗事件一樣,成功避免開戰,握手言和。
多年來中印應對邊境衝突摩擦也已形成成熟機制,包括撤軍和對話等技術手段,相信此次將繼續發揮管控糾紛的作用。中印貿易總值去年已增至6395億元人民幣。在疫後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相信兩國都將以經濟重啟為重,讓「龍象之爭」走向「龍象共舞」。
番外
印中將繼續就邊境對峙對話
印度報業托拉斯4日報道稱,印中軍方代表計劃於本月6日在拉達克地區舉行中將級別高層會談,屆時雙方可能就如何緩和地區緊張局勢的具體建議進行商討。
據報道,駐紮在列城的印度第14集團軍中將哈林德·辛格將代表印度參加會談。消息人士稱,印方將在會談中提出具體建議,以緩和班公錯、加勒萬河谷等地區的緊張局勢,但目前尚不清楚具體有哪些建議。據悉,印方有可能堅持要求將所有對峙地區恢復至對峙前的狀態。報道稱,印中兩軍目前在各層級至少舉行了10輪談判,但並未取得積極成果。雙方也正參考2017年解決「洞朗對峙」的模式,開啟外交談判。印度軍方匿名高官表示,「我們希望中方也提出緩和緊張局勢的具體的、可行的建議」。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稱,印度陸軍已將部隊、車輛和大炮增派至拉達克東部地區,以對等應對中方在該地所採取的「進攻性姿態」。
《今日印度》4日援引印度軍方消息人士的話說,印中雙方目前已從拉達克地區的加勒萬河谷對峙點「稍微後撤」。該消息人士透露,「中方軍隊向後撤了約2公里,印方軍隊僅後撤了1公里」。但該媒體的另一篇最新報道則未顯示對峙有緩和跡象。報道稱,印軍在實控線附近新部署了博福斯山地榴彈炮,並強化了邊境基礎設施建設,能夠滿足噴氣式戰機緊急起降的跑道也在緊張建設中。與此同時,邊境警察部隊4日也發布命令,在昌迪加爾和古瓦哈提新建立兩個指揮部,以分彆強化對西部和東部邊境地區的掌控能力。《印度教徒報》4日稱,印內政部決定將「中央援助計劃」資金中的10%用於拉達克等地區的邊境基建計劃。
不過,《環球時報》記者發現,與印度一些媒體動輒使用「侵略」等字眼不同,印度高層的表態目前仍很克制。印度國防部長辛格2日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表示,「有大量的中國軍隊移動至邊界實控線」,雙方均強調對該地區的領土主張,說明「兩國對實控線的認知的確存在分歧」,「但印度已經做了需要做的事情」。辛格還說,「我們不希望任何國家向印度屈服,當然我們也不會屈服於任何國家」。
有匿名消息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透露,印度加大對邊境地區的道路等基建力度,可能是導致雙方此次對峙的原因之一,但由於多數基建項目均在印度既定的邊境地區發展規劃中,「有些甚至已經啟動」,因此改弦更張的可能性較小。如果中方提出類似停止基建的要求,「印度不太可能接受」。 (環球時報-環球網/胡博峰)
此前報道: 特朗普「毛遂自薦」想調解中印爭端?印度:不需要!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您就是環環的衣食父母
覺得不錯,就點在看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E-OgnIBiuFnsJQV17e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