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蘇里江畔秘境,帶您走進珍寶島,揭開壯美瑰麗之島的神秘面紗!

2019-05-11     韓加君文影

珍寶島,珍珠一樣的寶島,天下聞名。

我抵達珍寶島依偎的烏蘇里江畔的時候,一場瓢潑大雨在邊境線上剛停,空氣中瀰漫著雨後大地的芬芳。

還未登島,遠遠地便聽見駐珍寶島邊防戰士們年輕嘹亮的歌聲。踏上珍寶島,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中國珍寶島」五個金黃色的大字,兩名全副武裝的邊防戰士筆直地挺立在島門邊。

這就是中俄邊境線了,陪同的當地旅遊部門的一位導遊告訴說。

珍寶島位於中國黑龍江省境內的中俄邊境上。1969年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後,這個島嶼一時間聞名於世。我在導遊的陪同下乘著漁船登上了珍寶島,在那裡親身感受了中國邊防建設近年來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自1969年起,邊防部隊便在珍寶島上建立了哨所營房,開始了常年駐守。

打開地圖,我在邊境線尋找珍寶島的坐標。在大比例尺的虎林縣地圖上我清晰地看到,珍寶島是位於黑龍江支流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國一側的島嶼。長約二公里,形似元寶故名為珍寶島。

烏蘇里江滿語意為「東方日出之江」。如今,烏蘇里江被世界聯合國組織認定為世界上僅有的幾條未被污染的江河之一,流域保留了原始濕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為完達山系典型濕地類型的代表——苔草濕地。

流連於珍寶島,我的心中充滿了感慨。珍寶島,滿語稱之為古斯庫瓦郎,是軍隊營盤的意思。作為一名老兵,我和守島的官兵們傾心暢談,我們的心智和邊關情在珍寶島交融。

一位喜愛寫作的戰士年輕的臉上充滿了堅定,他熱愛珍寶島,熱愛自己的哨所和哨位,他謳歌珍寶島的作品登上了軍報。這位年輕的戰士告訴了我們一些關於珍寶島的情況:珍寶島原是從中國方面伸入烏蘇里江的半島,後來經過長期的水流衝擊,1915年才成為一個小島。 現在每逢夏季枯水期,珍寶島還與烏蘇里江的中國陸地連在一起,恢復原來的半島面目。

珍寶島只有0.74平方公里,現已發展成為邊防戰士之家,每年夏季都有大批中外遊客來島上旅遊參觀。珍寶島上現存水泥工事與貓耳洞,是當年英雄們戰鬥的崗位。珍寶島第一代營房有副對聯:身居珍寶島,心懷五大洲,使人想到戰士們壯闊的胸懷和氣概。

現在這兒成了守島戰士的家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成為雞西市的一處著名旅遊勝地。旅遊與採風,吸引了八方賓客和四海友人。

從第一代營房到現在的第五代營房,從北京路到上海路,從英雄樹到紀念英雄的浮雕牆,從沉寂著的「雷區勿進」到收拾乾淨的院落,走在珍寶島,人們仿佛穿越了時空,在現實和歷史間徜徉。

我在戰鬥英雄楊林烈士雕像前致敬。楊林烈士,吉林省德惠縣人,1944年7月出生,1962年8月入伍,歷任戰士、班長。1969年3月15日戰鬥中,當敵人沖入我內河的4輛坦克被我炸毀1輛,其餘3輛慌忙逃竄時,他奮不顧身,帶領兩名同志在毫無隱蔽的冰道上架炮,擊傷敵坦克1輛。這時,他左手三個手指頭被打斷,右手被子彈打穿,以驚人的毅力繼續射擊,又擊中敵裝甲車1輛,在正要射擊另一輛前來的裝甲車時,幾乎與此同時,一發炮彈落在楊林身旁。頓時,硝煙瀰漫,冰雪紛飛,楊林倒在了樹下,獻出了年輕的生命。1969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稱號。

今天,當你登上珍寶島,還會看到那株曾經掩護過英雄、經歷過戰火、彈痕累累的山榆樹,守島官兵稱之為「英雄樹」。經歷過戰火的洗禮和英雄鮮血的澆灌,愈發顯得茂盛。每年新兵入伍、新幹部換防,都會來到英雄樹下,接受一次心靈的洗禮。

每逢清明時節,都會有少先隊員來瞻仰英雄樹。天真質樸的孩子聽完英雄的故事,眼眶裡閃動著晶瑩的淚珠,他們解下鮮艷的紅領巾,系在英雄樹上,表達自己對英雄的崇高敬意。江風襲來,樹枝輕擺,紅領巾飄動,仿佛是英雄在點頭微笑。

在珍寶島西南面的中間地界上有一處高山嶺,這就是209高地。登臨遠眺,可觀賞烏蘇里江景色和中俄兩岸風光,往南就是一望無際、湛藍如碧的東方紅濕地自然保護區。

珍寶島這條邊境線,如今成了美麗的風景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9QMMmwB8g2yegNDndl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