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李賀有一首《榮華樂》,寫的是梁冀家族的權勢。其中有兩句是這樣的:「三皇后,七貴人,五十校尉二將軍。當時飛去逐彩雲,化作今日京華春。」
「跋扈」,意為霸道、蠻橫、獨斷專行,在漢語中是一個貶意詞。梁冀「跋扈將軍」的名號,是漢質帝這個年僅八歲的小皇帝給起的。但是,這位聰明的小皇帝,卻因此慘遭梁冀的毒手。《後漢書·梁冀傳》載:「帝少而聰慧,知冀驕橫,嘗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將軍也。』冀聞,深惡之,遂令左右進鴆加煮餅,帝即日崩。」
一個人能因一句話決定皇帝的生死,要說他權勢不大,那簡直就沒天理了。
梁冀的的高祖父叫梁統,王莽時期也算是一方軍閥。後來劉秀當了皇帝,梁統就歸順劉秀。梁統打仗不行,但對法律卻有研究,主張以嚴刑峻法治國,劉秀雖然沒有聽他的話,但對梁統也算是比較器重,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梁統的兒子梁松。兩人成了親家。
梁統還有個兒子叫梁諫,生了兩個如花似玉的閨女。劉秀死後,繼位的漢明帝劉莊看中了這兩個姑娘,親自做主,讓自己的兒子劉炟,也就是後來的漢章帝娶了這兩個姑娘。後來其中的一位姑娘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就是後來的漢和帝。
梁家姑娘生了兒子,卻給梁家帶來了噩運。因為,漢章帝的竇皇后生不出來兒子,對生了兒子的梁貴人恨之入骨。但表面上,竇皇后表現出一付非常喜歡這個孩子的樣子,還把孩子搶到自己身邊親自撫養。
沒過多久,竇皇后指使人誣告梁諫,把他抓進大牢害死了。梁貴人見父親慘死,兒子也被皇后搶走,很快便鬱鬱而終。
漢章帝死後,竇皇后立梁貴人生的兒子為帝,也就是漢和帝。竇皇后此時成了竇太后,開始臨朝稱制。她把哥哥竇憲提升為侍中,把弟弟竇篤提撥為虎賁中郎將,統領皇帝的侍衛,另兩個竇景、竇環則負責傳達詔令,從而掌握了國家政治的中樞。另外,大批竇氏家族子弟和親朋故友,也都擔任各種官職,形成了一張關係網。
竇氏兄弟掌握大權,漢和帝當然不滿意。他想來想去,發現中常侍鄭眾是個有心計的人,便同鄭眾密謀除掉竇憲。他利用竇憲出征的機會,通過鄭眾聯絡了清河王劉慶、千乘王劉伉,並於永元四年逮捕了竇氏重要的黨羽郭璜、郭舉、鄧疊、鄧磊,派人收回竇憲的大將軍印信綬帶,後來又逼得竇憲自殺,一舉掃平了竇氏的勢力。
漢和帝知道母親死得冤,所以對外婆家的人特別好。也就是從這時開始,梁家開始了復興之路。
到了漢順帝時候,梁家的梁商也生了兩個美麗的女兒,也都被選進宮,一個被封為皇后,一個被封為貴人。梁冀正是這兩個女人的哥哥,一下子成了皇帝的大舅子,從此開始了飛黃騰達之路。
順帝死後,接下來東漢的三個皇帝沖帝、質帝、桓帝都是梁冀所立。沖帝二歲登基,半年後病死;質帝劉纘,八歲登基,在位不到一年被梁冀毒死;桓帝劉志,登基時也只有十五歲,朝廷大權自然由梁冀獨攬 。
桓帝繼位後,梁冀的封地已有 4 個縣,戶數達 3 到三萬戶,創下了歷史紀錄。但梁冀仍不滿足。
當時陝西有個大財主叫孫奮。有一次,梁冀交給孫奮一匹馬,就是天底下最名貴的寶馬,要用這匹馬做抵押,向孫奮借五千萬。孫奮也是鐵公雞,和梁冀討價還價後,只給了三千萬。梁冀這下子大大的不高興了,於是誣說孫奮的母親本是梁家看管財物的婢女,孫家的錢都是孫奮的媽媽在梁家偷出來的。官府肯定聽梁冀的啊,於是把孫奮抓來痛打一頓,一下子給打死了。就這樣,孫家的一億七千萬的家產一轉手,就姓了梁了。
梁冀的老婆叫孫壽,這個女人比梁冀還要貪,並且還是個「伏弟魔」,特別顧娘家。梁冀掌權後,孫壽的娘家人也雞犬升天,紛紛到全國最富的州郡當地方官。孫家人很爭氣,一去就忙著調查當地富戶的財產,並按財產多少進行排名,然後根據這份「福布斯富豪榜」按圖索驥,給這些有錢人羅織罪名,讓他們出錢贖罪。如果配合,還有可能留條性命;如果不配合,那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條。
據說梁冀長得"鳶肩豺目「,也就是兩肩聳起來像老鷹的翅膀,眼睛跟豺狼一樣倒豎著,長得非常有個性。他學問不高,但愛好廣泛,喜歡美女、美酒,還喜歡彈棋、格五、六博、蹴球、意錢等各種賭博(當然,梁大將軍賭博從來不輸),還喜歡騎馬打獵,鬥雞這些有錢階級的時尚休閒方式。
梁冀挺懂享受,他了許多樓閣亭榭,,還把洛陽附近的許多民田霸占了,作為自己家的後花園 。梁冀特別愛養兔子,他造了個兔苑,命令全國各州郡都要給他進貢兔子。 他家的兔子比人命都值錢,有個到洛陽做買賣的商人不意中騎馬踩死了梁家的一隻兔子,居然連累了十幾個人丟了性命。
元嘉元年,桓帝特許梁冀」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用這種特別的禮遇來顯示梁冀的崇高地位。」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指的是上朝時可以不用小步快走,可以佩劍穿鞋上殿,謁見皇帝可以不自稱名。當時朝廷的各種大小事務,沒有一件不是先徵詢梁冀的意見才做出決定的。百官被委任和召見,都要先到梁冀家中拜望,呈文謝恩,然後才敢去尚書省辦理相關手續。
梁冀平步青雲,並不是靠著自己的能力,而是靠著梁家的高貴門楣,以及兩個妹妹的裙帶關係。梁冀當了二十多年大將軍,梁家滿門紫衣,「一門前後七封侯,三皇后,六貴人,二大將軍,夫人、女食邑稱君者七人,尚公主者三人,其餘卿、將、尹、校五十人。威行內外,百僚側目,莫敢違命,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親豫」。不僅滿朝文武要看梁冀的臉色行事,就連皇帝在梁冀面前也不得不小心謹慎,以求自保。
桓帝有個真愛,叫鄧猛女,梁冀也不知道怎麼和這個女人不對付,不但殺掉了她的姐夫,還派人去殺她的母親。鄧母得知消息後,跑進宮裡向桓帝哭訴,一向膽小的桓帝這次為了心愛的女人」雄起「了一把。他找來五個平日受過梁冀責罰的太監,讓這五個太監 領著一千多侍衛包圍了梁冀的大將軍府。
然後桓帝親自召見大臣,公布梁冀的罪行,派光祿勛袁盱帶著符節去沒收梁冀的大將軍印綬。梁冀倒還有點骨氣,當天就自殺了。 桓帝又將梁冀的兒子梁胤、叔父梁讓,以及梁氏一門中的梁淑、梁忠、梁戟等人全部逮處死。
桓帝殺了梁冀後,在他的家中抄出的財產高達三十多億。桓帝想都沒想過還順帶發了一筆橫財,大喜之下,減免當年天下百姓一半的租稅。
在誅殺梁冀中立了大功的單超、左倌、徐璜、具瑗、唐衡等五位太監,被桓帝全部封侯,世稱「五侯」 ,東漢的大權從此落入宦官手中。歷史,又迎來了一個新的輪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8a-IHQBURTf-Dn5SK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