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告:新加坡家庭月收入1萬1新幣,錢都花哪兒了?

2019-10-06     新加坡獅城椰子



還記得瘋狂的亞洲富豪嗎?

之前,這個電影

那可是存在感超級大


這部影片之前叫《摘金奇緣》

同年11月在新加坡上映

譯名改得更接地氣——

《瘋狂的亞洲富豪》

新加坡真有這麼多富豪?

據估計,新加坡應該有

超過20萬個百萬富翁

當中有1000人更是「超級富豪」

平均身價達689百萬新幣


讓人忍不住有疑問

小坡本地真正的富豪生活

「果真如此瘋狂」?

這些富人的消費習慣

和一般人想像中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他們都把錢都花在哪些地方?


新加坡居民把錢都花哪了?


根據新加坡統計局公布的數據





從2012/13年度到2017/18年度

新加坡家庭月收入從

10470新幣漲到11780新幣

5年上漲了2.4%


而月均支出則從4720新幣

增加到4910新幣

增幅為0.8%




最近,近一兩年里可能不少家庭

也都陸續收到了住戶開支調查


這項由新加坡統計局

從前年10月起對1萬3100戶家庭展開的

五年一次的住戶開支調查

還真有點在「查戶口」的意思



平均下來在過去兩年里

小坡的大部分家庭支出最多的還是「吃」

可以說再一次驗證了民以食為天

其次就是交通支出

其他支出、房屋相關支出

這幾項所占比例較高


富人和普通人,有什麼不一樣?


而根據今年7月的調查結果

理財網站ValueChampion分析師

也特別根據這些數據

進行了進一步分析

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對比~


01

形象:100% VS 50%


家有衣帽間

而衣帽間的大小似乎也在

隱隱透露著主人有多「壕」


富豪們似乎對外表的重視

有種超乎平常的執著

每月單單花在清洗衣服的費用

竟是一般家庭的三倍

除了穿著,他們每年的理髮美容消費

更是超過1370新





想想普通家庭有時候圖方便圖便宜

就到組屋樓下的鄰里理髮店

給個10元剪髮了事


再好一點就是到部分相對便宜的美發院裡

平均兩三個月做一次不超百元頭皮護理

可能大半年再做個不超三百的新髮型


再簡單來說同樣的形象打造支出

富人會投入100%的注意力和金錢

但是普通人可能就50%及以下

02

旅遊:歐美 VS 馬來西亞


據統計高收入家庭

更捨得花錢出國游

尤其是到偏遠或較昂貴的國家地區

這些旅遊預算更是

占每月總開銷預算的1.59%


而和中等收入家庭一比較

中等家庭的旅遊預算是

每月總開銷預算的0.7%

前往的目的地一般上是鄰近的東協國家


你懂的,其實就是

歐美極地和印尼馬來西亞之間

高配與低配

258G和64G的區別


在不包括酒店機票費用的前提下

高收入家庭單單花在

訂購旅遊配套及度假花費的數額

每年預計就可達到3995新

比中等收入家庭的1915新多出兩千多




03

飲食:小眾追求 VS 大眾需求


飲食這塊就更明顯了

小坡的家庭一般都是在外用餐的多


高收入家庭一般出入「固定場所」

餐館、咖啡廳和酒吧等地方都是常駐地

這樣下來每月平均花費623新


而中等和低收入家庭則多數在

小販中心、咖啡店和快餐店紮營

每月平均508新


其中收入最高的10%家庭

每月在較高檔餐廳酒吧咖啡廳的花費

就能占總開支預算的的7.4%

這就差不多相當於最低收入10%家庭

每月的醫療預算


大部分富人購買新鮮食材的支出

比其他收入群體少68%

購物時買的東西也不一樣

比如買牛肉和酒的人會比較多


特別是在酒水上

收入最高的10%在酒的花費

比一般收入家庭每月

在同一方面的花費高兩倍

約每月16新多

04

教育:規劃 VS 按部就班


高收入家庭是唯一個群體

——為讓孩子上外國大學

將自己的收入分割出

屬於孩子的「大學支出預算」


有錢家長更注重下一代的培養

砸錢栽培孩子絕不手軟

他們更熱衷於積極將孩子

送到外國的名牌大學深造


但是給孩子的零用錢卻出乎意料的少

每個月平均僅有14新左右

遠遠低於全國總平均的每月23新


可能這些家庭是想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畢竟「想要什麼,自己想辦法得到」

這種教育觀念對於現在的社會來講

還是比較適用的




你家最大開支是什麼呢?

不過無論富有還是普通家庭

在新加坡都能夠

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0LBom0BMH2_cNUgcB4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