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長江網3月22日訊(記者陳俞 通訊員張娟)「在家時,我們是母子,上班我們是同事……」結束一天的工作,江岸區後湖街道美廬社區書記周小玲在朋友圈寫下這段感悟。雖然社區每天的工作依然很繁忙,但有兒子在身邊,給了她更多的力量。尤其看到兒子的成長,她更是感到欣慰。
疫情發生伊始,周小玲就投入到社區防控工作中。「晚上總是凌晨才回來,有一次是凌晨三點到家,第二天還是和往常一樣,早上六七點就出門上班了。」疫情期間,兒子方家威看到的總是媽媽匆忙的背影。
1994年出生的方家威曾在部隊當過2年兵,現在一家建築公司上班。他主動來到媽媽所在的社區做志願者。
(圖為方家威扛著大米送去給居民)
美廬社區共有9個小區、5000多戶居民。第一天,方家威才知道社區工作有多繁忙,「每天電話不斷,大家應接不暇。」剛開始對社區情況不熟悉,他就配合工作人員,幫忙跑腿買菜、扛貨、送藥,哪裡需要幫忙,他就去哪裡。
(圖為方家威和志願者一起幫忙分菜)
(圖為方家威幫忙把魚打包)
「不等吩咐,做事一聲不吭,從來不喊累。」在社區工作人員潘曉琴眼裡,方家威做事利落,不要人操心,辦起事來也很有方法,一點不嬌慣。
(圖為方家威上門給居民送菜)
一周前,社區一位老人要出門,想把存摺里的錢轉到銀行卡。以往,老人每月都會自己定期去銀行,把當月退休工資從存摺轉到卡里,通過手機網銀進行日常開銷。現在兩個月沒轉錢,眼看著卡里的錢快花完了,就急著要出門。
方家威多方打聽,聯繫到銀行,說明情況後,對方同意開通臨時櫃檯給老人辦理。方家威又跑到老人家門口用誠懇的態度贏得了老人的信任,方家威拿好存摺和銀行卡到銀行,十多分鐘辦完手續將東西完整歸還給了老人。
現在,社區居民只要有取錢的需求,都是方家威在幫忙跑腿。看到兒子在社區幫助解決了不少難辦的事情,周小玲很高興,「經過這次疫情,我才發現眼裡的孩子早就長大了,已經成長為一個有擔當有辦法的男子漢了,這是最讓我自豪的。」
【編輯:劉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