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中國消費升級和消費認知的提高,有機嬰幼兒食品成為了整個母嬰市場最重要的增長引擎。
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產品高端化的趨勢已顯現,其中有機成為迅速崛起的細分。
數據顯示,2018年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在中國市場取得了46.8%的高速增長,這一數據遠高於中國有機食品平均16%的增長率。從行業發展規模上分析,近3年國內線下有機奶粉銷售額年均增長率高達47%。
2016年-2018年,線下有機奶粉銷售額分別為18.2億元、26.7億元、39.2億元,預計到2019年規模將達57.7億元。業內人士預計未來2-3年,中國有機奶粉規模有望突破100億元市場大關。
隨著消費者健康觀念的覺醒和消費升級,有機奶粉市占率高持續増漲,正式進入高速發展的新風口。
業內人士表示,作為高端奶粉的承接者,有機奶粉必須要從上游奶源建設、專業化競爭、消費者教育等方面入手。
01
上游奶源建設
奶源一直是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源頭保障,隨著產品的更新疊代,整個行業對於奶源的要求越來越高,也越來越細分。
業界專家指出,按照全球有機產品的評定標準,有機奶粉的奶源必須來自通過有機認證的牧場,有機奶源地的牧場必須在3年內從未使用過農藥、化肥、除草劑等物質。
像伊利推出的高端有機奶粉金領冠塞納牧,其奶源來自丹麥原生有機牧場,132年來都遵循著土地的自然生態規律,沒有人工干預,不使用農藥、化肥和激素,真正實現零污染。奶牛飼養方面,塞納牧牧場堅持90天初乳親喂,四季自由散牧,奶牛享受大自然的滋養,真正做到從源頭上確保原生品質。
《EBH母嬰時代》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的有機奶粉奶源大部分是源於進口,國內有機奶粉的上游奶源方面一直是備受關注的一個話題。
在相關人士看來,目前國內的有機奶粉發展主要受限於有機奶粉奶源的產量。有機奶粉的需求量很大,但前端奶源往往滿足不了需要,由於有機奶對水、土壤、空氣、牧草品種等條件要求非常高,導致產量很低,「物以稀為貴」。
目前世界上只有幾萬噸有機奶粉的產量,整個紐西蘭有機奶粉的生產量也就只有2000噸,這麼大的量進入中國市場很難保證有機奶粉的真假。有機奶粉的認證是一年一次,今年乳企可以通過認證,但明年如果環境變化就無法獲得認證。
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要生產真正的有機嬰幼兒奶粉,首先要跨越奶源和生產的障礙,認證後還要有質量保障和監控體系。現在扎堆生產有機奶粉,哪裡有那麼大規模、純正的奶源?」
02
未來的競爭是專業化競爭
對於嬰配粉行業來說,無論是羊奶粉、有機奶粉、還是特配粉,都是要依託專業性,未來的競爭一定是專業化的競爭。
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向《EBH母嬰時代》表示,未來有機奶粉的競爭專業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渠道專業化。渠道的未來發展一定是專業化的渠道。對於渠道商,改變銷售模式,提升服務產業的銷售占比;和消費者之間建立起專業的以服務平台和服務內容為核心的強關係;擁有自己的地推能力,不要完全交給經銷商和企業,因為地推能力才是未來零售業的核心和本質之一。
其次是專業的品牌塑造能力,9月16日,蒙牛宣布擬收購澳大利亞有機嬰幼兒食品和配方奶粉企業貝拉米,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通過此次收購,蒙牛將有力加碼高端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業務。
而對於貝拉米來說,這無疑是提升其品牌化的不二時機,通過蒙牛品牌的強大背書,摘掉「網紅奶粉」的帽子,成功晉升為「正牌奶粉」。
另外在品牌理念的推廣要更加專業,從品牌商的角度來說,可以把有機和原生態的概念結合起來推廣,讓消費者一提到有機奶粉,就會自然而然想到天然、無污染、國外、純凈、高端等代名詞。
03
消費者教育是挖掘潛力的關鍵
消費者教育一直都是高端奶粉推廣中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前期的消費者教育,是未來母嬰市場的制勝法寶,無論賣什麼產品,只要和消費者間通過專業的平台建立起了可持續的專業關係,就擁有了立於不敗之地的核心要素。
可以說消費者教育是挖掘有機奶粉市場潛力的關鍵。在進行消費者教育時,要做到不能脫離有機生活,因為有機奶粉和整個有機食品大行業是脫離不開的。所以在教育消費者的時候,也要立足於有機生活方式與理念,不能單談有機奶粉,搶占消費者的心智,做好消費者教育。
據了解,瑞哺恩在消費者教育方面,一直堅持做媽媽班,和消費者做有機生活互動,與青島等城市的有機莊園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以樹立有機生活理念的角度為突破,幫助消費者深刻認識有機,從而更容易接受有機奶粉。
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瞄準有機奶粉市場,有機奶粉要想成為高端奶粉的先鋒者就必須在以上幾個方面入手,所以未來的有機奶粉的路還很長,誰能引領有機奶粉行業還是一個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