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從沒有任何一個時代的人像今人這樣期盼未來。
這是因為在人類幾千年文明歷程中,人們並不能夠預見未來會比現在更好。然而現在不同了,由於科學的出現,人類文明已經呈現指數型發展的趨勢,幾乎可以預見,未來一定會更好,然而遺憾的是大多數人可能無緣見到未來,所以我們只能去暢想未來會是什麼樣?
人類科技的進步要依賴於基礎科學的發展,而基礎科學的發展又需要強大的計算能力的輔助。而未來人類計算能力的發展將與現在截然不同。以目前人類所使用的計算機來看,其性能的發展已經接近於巔峰,要想出現質的飛躍就必須要另闢蹊徑。
光子計算機、生物計算機以及量子計算機可能成為未來的主角。
簡單來講,現在我們所使用的計算機都是通過電信號來進行運算和存儲的,而光子計算機就是用光子來代替計算機中的電子,由於光子的速度遠超電子,所以光子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是電子計算機所望塵莫及的。
生物計算機可以說是一種模擬人腦的計算機,通過分子生物學的研究來模擬人腦神經元,這種計算機一旦實現便能夠和人腦完美結合,為未來的人機融合帶來最大的便捷。而量子計算機則是利用量子規律來實現數學和邏輯運算的計算機,這些不同架構的計算機目前都處於研究之中,很可能會在未來變為現實。
計算能力的提升還只是人類科學文明發展的輔助領域,人類文明要想取得質的飛躍還必須要依賴於基礎科學的進步。
所謂基礎科學的進步就是對物質本質的認知、對宇宙中基本力的掌握。如果基礎科學得不到提升,無論技術如何進步,也無法實現質的飛躍。
舉例而言,我們可以發明馬車,可以發明能夠翻山越嶺的人力車,甚至可以利用機械原理髮明出人力驅動的高速跑車,但只要基礎科學沒有進步,就永遠不可能發明出宇宙飛船。現在,人類要想走出太陽系,自由馳騁於廣袤的宇宙空間,同樣也要依賴於基礎科學的進步。
目前航天工程所使用的太空飛行器本質上都是化學動力,而依靠化學動力來提高太空飛行器的加速度,使之超越引力束縛並不能讓人類走得太遠。
要離開地球,速度就要克服地球引力,而要離開太陽系,速度就要克服太陽系的引力,而化學動力火箭的有效載荷是很低的,龐大的身軀只是為了將頭部那一點點空間送入太空。所以未來人類要想馳騁於宇宙就必須要依靠基礎科學的進步,比如反引力技術的發現。引力是宇宙中四種基本力之一,隨著人類但對於引力的研究逐步加深,一旦反引力技術成真,那麼人類才真正能夠實現自由翱翔於宇宙之間的夢想。
其實,在所有科學領域之中,大多數人最關心的還是生物技術領域。
生物技術領域的發展關係到人類的生存時間和生存質量。所謂生物技術實際上就是對生命基礎理論的探索和研究,研究生命的起源和發展。
生物技術一旦實現突破,那麼很多現在的疑難雜症都能夠得到治癒,人類甚至於能夠藉助基因技術來大大延長人類的壽命,事實上現在人類就可以利用DNA技術對一些動植物進行重構,創造出新的物種。從某種角度上來講,生物技術的發展將能夠使人類獲得「上帝」的能力。我們無法預計生物技術未來會發展到何種水平,但顯然它會讓未來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