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漸寒冷的天,寒風刺骨的夜。
冬天已然來臨,距離2019年冬天的第一場雪也不遠了。
可那個聲音渾厚,帶著滄桑感的沙漠歌者,
誰知道他去了哪裡啊?
刀郎這個名字,已經好久沒在耳邊聽過了。
現在的00後小朋友,對於刀郎可能比較陌生。
但對於80後、90後而言,這是一個時代的見證。
2004年是一個充滿著奇蹟的時間,
那一年在全國範圍內下起了一場《2002年的第一場雪》。
自此,刀郎這個名字,
就像一陣神秘的颶風,席捲了中國大地。
那沙啞的嗓音,深情的歌曲,深入靈魂的愛情故事,
就這樣在大街小巷中悠揚、迴響。
這時候的刀郎,就像一個神秘的吟遊詩人般。
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將自己隱匿於視線之後,
帶著神秘感,揣著滄桑的故事,展示著大漠風情。
刀郎那獨特的沙啞滄桑的嗓音,
聽起來有一種大漠風沙飽經風霜的感覺。
與流行音樂圈所有人的風格都不同,
聽他的聲音像是從西域大漠吹過來的風沙。
也被人們冠為西域歌王的名頭。
在之後的幾年中,也陸續出了很多傳唱度很廣的歌曲。
如《情人》、《衝動的懲罰》、《披著羊皮的狼》等,
更是憑藉著《衝動的懲罰》獲得全國「金唱片」獎。
那時候的刀郎,成為了一種音樂潮流,
變成了一個大漠歌者,創造了刀郎奇蹟。
刀郎變成了內地歌壇中獨一無二的成功,
開始頻繁的上各種節目,出現在電視熒幕前。
演唱各種影視劇主題曲,路演、商演不斷。
但是突如其來的爆紅,讓刀郎不習慣、不適應。
還沒有做好成名準備的刀郎,在面對媒體時,
總是會微低著頭並戴著一頂帽子。
也曾有人問過,為何刀郎在出現在媒體面前時,總要戴著帽子?
刀郎回答道:
戴著帽子是提醒自己,這是在舞台上,自己是一個公眾人物。
而摘下帽子的自己,就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可以自在的逛菜市場,還可以和小販砍價。
可以帶著煙火氣息,過著普通的生活。
他的回答很幽默,卻也充滿著智慧。
將生活與工作分開來,在爆紅之後,還可以保持著自己的思考。
或許他本人,也是不適應聚光燈下的生活。
更喜歡自己在幕後安安靜靜的寫歌和唱歌。
寫歌和唱歌只是自己的愛好,
並不是為了別人,也不是為了成名。
刀郎的神秘,也並不是因為包裝和營銷。
而是源於他真正的內向與低調。
不善言辭的他,在面對媒體時總是帶著拘謹。
所以在喧囂過後,他選擇了從台前走到了幕後。
漸漸地退出了這個嘈雜的演藝圈,
安安心心的在新疆做自己喜愛的民歌。
時光荏苒,轉眼已過十餘年。
聽著刀郎歌聲的我們,也都有了各自的生活。
成家立業、娶妻生子,變成了芸芸眾生中的一粒渺小。
但是對於那個伴隨著歲月的聲音,還是久久的不能忘懷。
或許在刀郎歌聲中有些故事,從前不懂,而現在懂了。
現在的刀郎,不再是我們記憶里那個帶著帽子、沉默消瘦的青年。
沒有以往的青澀憨厚,也沒有曾經的不羈與自在。
48歲的他,變成了圓臉,沒了蒼勁有力的稜角。
眼睛也因為變胖,而小了一圈。
還剃了一個光頭造型,也依舊喜歡戴著各式各樣的帽子。
活脫脫就像是一個普通的中年大叔的形象。
但這也許就是刀郎想要過的普通生活吧,
沒有了外界媒體的各種關注,過著悠閒自在的生活。
坦然的接受時間給予自己的容貌變化。
也依然可以忙碌於自己喜歡的事業,
可以在閒暇時和朋友小聚一會兒,
偶爾也會出現在粉絲群中,
同那些一如既往支持他的粉絲聊聊天。
他雖然不出現在銀幕之中,
但他活出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就如同一位瀟洒的王者一般,
一曲唱罷,瀟洒轉身,
滿身的低調與華麗,瀟洒與不羈。
5
喜歡刀郎,只為那一份質樸,
那一份善良,那一份滄桑,
那一份執著,那一份不爭!
不沾世俗之氣,不爭口舌之快,
恬淡而行,只為喜歡而做喜歡的事情!
願時光不辜負有心,
願世界不辜負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