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以前想搬家,現在一下班就想回家

2020-04-28     瞰亳州

當前,我市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文明小區,既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需要,也是讓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更高,更有獲得感的需要。

2019年,我市出台了中心城區居民小區改造提升工作方案,選擇了50個小區作為示範點進行重點打造,積極探索不同類別居民小區改造提升過程中可複製、可借鑑、可推廣經驗做法。

這些試點改造的怎麼樣了?群眾滿意不滿意?對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有什麼借鑑意義?今天起,本報推出「一個居民小區的改造報告」,解剖麻雀,總結經驗,推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再掀高潮。

4 月 26 日上午,在市區文帝五區、六區居民小區,電力工人正在歸整電線。而這兩個小區的整治提升工程即將完成。 「看著乾淨了,路也暢通了,住著也舒服了。」說起小區改造的前後變化,已經入住文帝六區十年之久的居民陳慧蘭顯得很興奮。

文帝五區、六區居民小區位於市區文帝路中段三角花園附近,於2000年前後建成,是典型的商住混合小區,也是市區建成時間最早的小區之一。由於設施陳舊,沒有物業,小區居住環境差,居民意見大。2019 年,文帝五區、六區納入全市小區整治提升工程,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居民生活質量大為改善。

陳慧蘭告訴記者,改造前小區大門西側有個五六米寬的非機動車車棚,占據了約三分之二的路面,不僅影響居民進出,還影響形象。這次改造後,非機動車車棚被拆除,小區安裝了智能充電樁,既解決了電動車的充電問題,道路也暢通了。

「以前多次想搬家,現在一下班就想回家。」丹華小學教師溫磊是文帝五區最早的住戶之一,已經居住了20年左右。他說,改造後變化太多、驚喜太多。

首先就是困擾居民多年的惡臭問題解決了。由於沒有市政管網,小區自建了化糞池,生活污水和雨水混流,尤其是溫磊居住的五區,化糞池就在小區大門口,每到夏天惡臭難聞。改造中重新鋪設了污水和雨水管網,實現了小區雨污分流,分別接入市政雨污管網,同時化糞池旁邊的燃氣管網也進行了遷改,騰出了更多的公共空間。

驚喜還在後面。脫皮掉色嚴重的小區外立面得以重新粉刷,嶄新統一的外立面讓小區瞬間變「高大上」;小區整治提升不僅重「面子」,也重「里子」,引進了物業公司,負責小區的日常衛生保潔,樓道出新並設置了便民服務信息欄,解決了困擾居民的「小廣告」難題;小區內固定位置放置了分類垃圾桶,足以滿足居民垃圾投放需要;小區居民終於用上了天然氣;新修的瀝青路;新建的綠化帶;新修建的充電樁……「整個小區煥然一新,每次回家看著就心情舒暢。」溫磊說。

「這次小區改造,得到廣大居民的熱烈響應。」譙城區薛閣街道辦事處薛閣社區黨委書記李運坤告訴記者,社區將利用騰出的公共空間打造休閒健身場所,讓居民不出小區就能享受鍛鍊的快樂。 「目前正在向有關部門申請器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hpMwHEBiuFnsJQVJYD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