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舜禪讓地—寧晉堯台遺址

2019-06-23     丹楓飛雲

堯舜禪讓地—寧晉堯台遺址

文物單位:堯台遺址

地理位置:河北省邢台市寧晉縣賈家口鎮堯台村

文物級別:邢台市級

批准年份:2008年7月4日

堯台遺址位於今河北省邢台市寧晉縣堯台村東北,現殘存長、寬各22米,高約2.5米,《魏書》、《隋圖經》、《趙州志》、《寧晉縣誌》、《邢台通史》、《河北通史》等均記載這裡是當年堯禪讓天下給舜的地方。

堯帝於寧晉堯台禪讓於舜,為中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禪讓制」的起源。

相傳堯帝在大麓(巨鹿一帶)考察舜三年,然後將將部落聯盟首領位置禪讓給舜。堯帝功德巍巍,民莫能忘,為紀念他,民眾在禪讓台周圍定居,久之成村,這就是堯台村的來歷。現分做堯台一村、堯台二村、堯台三村,堯台之上原建有堯台古廟,堯台夜月為明清寧晉八景之一,堯台遺址為邢台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魏書》地形志載:「南趙郡廣阿縣即李氏父子葬地,復有堯台。」「有廣阿城、堯台、大陸陂、銅馬祠。」《隋圖經》云:「大陸縣有堯台,高與縣城等。今置樓其上,世謂堯禪位於舜處,今鄉人立廟於上。」明正德《趙州志》卷之一:「堯台 在縣東十里,即八景之一也。「堯台夜月」古為 「寧晉八景」之一。清《趙州志》、《寧晉縣誌》:「堯台,相傳為堯禪位於舜處」,後此村建堯帝廟,以示紀念,故名堯台。」《河北通史》第一章:「寧晉縣有堯台鄉一名,相傳遠古時堯在此發現虞舜,虞舜繼位後在此建築堯王廟,故名堯台。」。

堯台遺址上有秦、漢、唐、宋、元、明、清歷代石刻及明代的漢白玉九龍石柱遺存,可惜20世紀60年代都被拉到附近的工地上,用於修建農田水利設施,現僅存清道光石碑一通記其事。清代堯台古廟重修碑現立於堯台村堯台遺址上,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修廟宇時立。由國子監肄業生劉瑂撰文,儒學生員王傳銘書丹,敬肄儒業劉淑身篆額。碑和座均為青石質,碑首和碑身一體,上書「堯台古廟」四字;碑身高165厘米、寬55厘米、厚20厘米;整通碑保存完好,無殘損、無劃痕。

清康熙十八年《寧晉縣誌》魏裔介序言:「

堯台東矗懷陶唐之風。大陸漫銜緬神禹之跡;

薄落名亭思武靈之略,漳洨環流睹九河之匯」。

堯禪讓舜的這段歷史公案有爭議

《堯典》說的是「堯舜禪讓」,而《大禹謨》則有「舜禹禪讓」的記載。除《尚書》外,提到「堯舜禪讓」的還有《論語》和《盂子》、《墨子》等。例如《墨子·尚賢上》云:「堯舉舜於服澤之陽,授之政,天下平」。

但是關於這段時期,諸子百家開始了吵架,儒家、墨家堅持認為堯禪讓舜,但是法家並不這麼認為。

荀子:「夫曰堯舜禪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荀子·正論》)

韓非子說:「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韓非子·說疑》)

《竹書紀年》的關於堯舜傳位的記錄是:「昔堯德衰,為舜所囚。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

是非難以說清,你又怎麼認為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eEdCGwBmyVoG_1ZYd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