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中國足壇極為熱鬧,既有足協杯前四強的爭奪,又有中超聯賽第20輪的搶分大戰,如果評選這周的最佳主教練的話,非大連一方主教練貝尼特斯莫屬。這位以戰術布置詭譎著稱世界著名足球大師,在足協杯和聯賽兩條線上充分展現了他作為主教練的指揮才華,從而率領他的球隊既大比分淘汰天津天海挺進了足協杯四強,又在主場以1比0拿下豪門強隊山東魯能。實現了大連一方本賽季對陣魯能的雙殺。
賽後通過對這兩場比賽的復盤分析可以看出,大連一方同時在足協杯和聯賽獲勝,完全得益於其主帥貝尼特斯的老謀深算,在足協杯中,他大膽進行了輪換,使用了大量的替補球員,而卻讓龍東、卡拉斯科和哈姆西克三大王牌外援一起坐在替補席上,只安排了博阿滕一人在場上。這樣做無疑是在激發博阿滕的鬥志,讓隊內的競爭氛圍更濃一些。果然,面對在主場就無心戀戰的天津天海,狀態越來越好的博阿滕踢得特別帶勁,上演了帽子戲法;而這次起用的板凳球員孫鉑也錦上添花。所有有機會上場的球員都在積極爭取表現的機會,踢得特別賣力。場上的球員是這感覺,場下的球員也不閒著,卡拉斯科等三外援雖在場下彼此談笑風生,但心中肯定在較著勁兒。
聯賽中與魯能的較量,貝尼特斯並未教條地將足協杯大放異彩的博阿滕拿下來,讓已經休息了一周的龍東、卡拉斯科和哈姆西克聯袂上場。他深知正值年輕好勝的博阿滕的能量無限,在比賽中一定會延續他自己的進球狀態,於是除了繼續派出博阿滕首發外,又安排兩名腳法比較好的中場大將卡拉斯科和哈姆西克輔佐之。果不其然,在一次任意球的罰球中,卡拉斯科利用其精湛的腳法找到了博阿滕,而後者很靈巧的將球打進,讓山東魯能遺憾而歸。
如果單純分別去看這兩場比賽,也許會感覺很普通。畢竟從足協杯的賽事看,大連一方跟天津天海的比賽,是無法以山東魯能對陣北京國安,以及廣州恆大對陣上海上港這樣的強強對話相提並論的,面對天津天海,貝尼特斯祭出這樣的替補陣容應該很正常。但是別忘了,這兩支球隊都曾號稱「國家二隊」「國家三隊」,其中的優秀球員不少,能夠殺進足協杯前八強實屬不易,聯賽成績差只是因為沒有一個像貝尼特斯這樣的世界大師級教練而已。
如今我們把這兩場比賽綜合在一起看,就可明白貝尼斯特排兵布陣的良苦用心了。對天海的足協杯比賽,貝帥充分考慮了瀕臨降級邊緣的對手的想法,大膽把替補派上場,為了更保險,他仍舊將近期幾乎場場進球的博阿滕留在了場上,既保證了其他三位外援的休整時間,又能讓博阿滕保持良好的進球狀態,以便在對陣山東魯能時突施冷箭,這一招果然奏效。我們看到,在周末對魯能的那場比賽中,不僅博阿滕利用其小快靈的特點頻頻打魯能後衛的身後,而且在競爭中有機會上場的卡拉斯科和哈姆西克也跑動積極,與其他球員一道去衝擊魯能的防線。
反觀魯能這邊,在上半場佩萊與格德斯互不來電,很少有彼此的配合。而費萊尼則被安排在後腰上協助防守,拖著笨重的身體疲於奔命;德爾加多則更多地單打獨鬥。即便下半場李霄鵬將格德斯和德爾加多雙雙換下場,在前場組成佩萊和費萊尼的雙塔之後,場上的形勢仍未得到改觀,由於蒿俊閔不能上場,站位靠前的「雙塔」根本得不到中場的傳球;而佩萊和費萊尼又都平行站位,沒有形成進攻的梯度,只能是各干各的。要知道,費萊尼作為進攻的一員的時候,他的最佳位置是在前腰,常常從防守球員身後衝擊得手,讓他跟佩萊一樣接高球,實在是委屈了他。
其實從比賽的過程來看,雖然主教練李霄鵬賽後將輸球原因歸咎於對方外援好,但外援還得在於調教。我們在看到佩萊和費萊尼在前場踱步的同時,也會看到博阿滕、卡拉斯科和哈姆西克在不惜體力地在奔跑;我們看到劉洋、金敬道等帶球傳球頻頻失誤的同時,也會看到李帥的神勇帶球過人;我們看到博阿滕一人就把魯能防線攪亂的時候,我們也會看到格德斯和德爾加多的無奈遠射,為何有如此大的區別,值得魯能教練組去深思。
粗略統計了一下,大連一方的周中足協杯首發陣容與周末的聯賽首發陣容更換了7人,而魯能才更換了3人,而蒿俊閔不能上場還是由於受傷所致,屬於被動換人。李霄鵬在賽前講的將實現大部分球員的輪換承諾並沒有兌現。看來他還是對他的替補球員不放心。另外,同樣是年輕前鋒,貝尼特斯對博阿滕的使用與李霄鵬對格德斯的使用,方法截然不同:只要博阿滕狀態好,下一場貝帥就會照用不誤;然而李霄鵬卻不這樣,因為他比較迷信佩萊的「支點」作用,現在又篤信佩萊與費萊尼的「雙塔」戰術,甚至縱使被別隊研究透了也照用不誤。這麼久了格德斯為何融入不到球隊中,他需要時間,需要連續出場磨合的積累。
我們看到,貝尼特斯在入住大連一方後,給球隊灌輸了一些先進的打法,他敢於讓球員自我發揮,在進攻上給了球員充分的自主權,場上風格變得積極,具有侵略性,這是以前球隊在崔康熙時所沒有的。大師不愧是大師,他用一種廉價的方式保證了足協杯的晉級和聯賽名次的攀升,不光李霄鵬,這對於很多中超教練是無法學到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