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長子霍華德性格正直,在他小的時候,「巴菲特廚房」辯論里,他就咄咄逼人,常常把姐姐和弟弟說的啞口無言。
有一天,巴菲特發現霍華德一個人氣沖沖地回了家,感到十分驚訝,因為霍華德一般都是哼著小曲優哉游哉的回家的。巴菲特一直關心孩子們的成長,於是趕緊問霍華德發生了什麼事。原來學校組織一個辯論比賽,由一位資深的老師選擇隊員,可是霍華德覺得老師選擇人員的名單並不公允,於是站起身了和老師激烈的辯論,後來老師還是沒有採納他的意見,所以霍華德怒氣沖沖地離開了學校。
聽完霍華德一通發泄以後,巴菲特微笑地看著兒子:「豪斯,現在感覺好一點了嗎」看見霍華德心情逐漸平靜下來以後,巴菲特慢慢地和兒子一起分析這個「吵架事件」,巴菲特首先問兒子,為什麼他覺得老師的選人不夠公允,原來霍華德有一個好朋友,這個孩子也是辯論愛好者,但是他心理素質卻不是特別好,所以在和霍華德待在一起的時候,他可以滔滔不絕,口燦蓮花,可是一到大場合的時候。由於緊張,這個孩子甚至會臉紅耳赤到說不出話來。
「那麼,如果這樣的話,老師的選擇不是正確的麼?」巴菲特緩緩地說道,巴菲特搶白到:「如果他能進辯論隊,我相信隊里的氣氛和專業性能改變他怯場的毛病!」巴菲特不由得笑了,因為兒子這麼愛打抱不平,巴菲特決定好好和兒子談談這個問題。
巴菲特認為,因為這個愛緊張的孩子是霍華德的好朋友,所以霍華德了解他的長處——其實這個朋友還是挺會辯論的,但是不自覺忽略了他的短處,並且希望他的短處能在後面改變,而老師是放眼全局,他必須選各方面都是最好的選手。
而且霍華德只看到老師的缺點,卻沒看到自己的缺點——為什麼不在平時就幫助這個朋友克服自己怯場的毛病呢?
聽完父親的分析,霍華德似乎明白了很多,巴菲特接著分析給兒子聽:
「豪斯,你有沒有想過老師的感受?你當著這麼多同學的面不理會老師的決定,最後還摔門而去,你叫老師怎麼想?如果老師提出大家一起積極討論,你可以參與,但是在這次選人的問題上,老師肯定是有自己的考慮,才做出這個決定,豪斯,你真的應該給老師道個歉。」
巴菲特深知,這還好只是在學校里,老師是不會記恨學生的頂撞,但是在社會上就不一定了,不少人心機極重,面對這種讓自己下不了台的行為一定會睚眥必報,大做文章。
於是,第二天,霍華德專門去學校給老師道了歉。後來霍華德這位朋友在同學和老師的幫助下,克服了怯場的毛病,終於如願以償地進入訓練隊。
有一句俗話,說的是「自丑不覺,人丑笑煞。」大致意思就是說,我們很難察覺到自己的丑,卻總喜歡嘲笑別人的丑相和醜態。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很容易就發現別人身上的錯誤,但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卻渾然不覺。而且,還有些人很喜歡去品評、議論別人,尤其是對一些不好的地方,總喜歡指指點點,對著別人數落一番,卻常常忽視了別人的感受,難免會傷害到別人。這樣的人一般是不會覺察出來自己的行為有什麼不妥,殊不知,談論別人的是非無形中也折射出自己在教養上的缺陷。
不談論別人的是非,就是不在背地裡說別人的壞話,不編造和傳布一些沒有根據的、損害別人名譽的謠言。我們有些同學聚在一起的時候總喜歡談談八卦,扯扯白話,有時候就喜歡在人後對別人進行一番評論,更有甚者,一些人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讓自己成為談話的焦點,就傳布一些關於他人的毫無根據的言論,這都是很不好的。
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三月寒」,可能你在說這些話的時候只是為了娛樂,但是,你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有自己的尊嚴,也都渴望被理解和尊重,一旦你的惡意言論傳布開來,你原本無心的話就很有可能給別人的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而且,這些傷害是很難彌補的,就像是下面故事中說到的那散落在地上的羽毛,風一吹就颳得滿城都是,怎麼樣都無法恢復原來的樣子了。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一位年輕的女孩來到一位神父面前傾訴自己的煩惱。神父明白了女孩的缺點,就是喜歡說些閒話傷害別人,其實她心倒不壞。神父說:「你不應該談論他人的缺點,我知道你也為此苦惱。
不過為了贖罪,你要到市場上買一隻雞,走出城鎮後,沿路拔下雞毛並四處散布。你一定要不停地拔,直到拔完為止。你做完之後告訴我。」
女孩照辦了,然後去見神父。神父說:「你已經完成了贖罪的一部分,現在你要進行第二部分。你必須回到原來的路上,撿起所有的雞毛。」女孩難為情地說:「這可能嗎?風已經把雞毛吹得到處都是了。我只能撿回一些,但不能撿回所有的。」
「沒錯,我的孩子。你那些脫口而出的愚蠢話語不也是如此嗎?到後來想收也收不回來?當你想說別人的閒話時,請閉上自己的嘴,不要讓那些愚蠢的言行如同邪惡的羽毛散落在路旁一樣,想收也收不回來。」
愚蠢的言行就如同那些散落的羽毛一樣,一旦灑出就再也收不回來。在與人交往中,我們的那些不恰當的言行就像是那些羽毛一樣,一旦說出就很難收回,而且還會在別人的心中留下難以癒合的傷疤。一針見血地指出人的缺點,自己固然能一吐為快,可是如果繼續這樣固執下去的話,自己的好意極有可能被別人當成了惡意來對待,這樣豈不是費力不討好?能辨別是非固然是件好事,可是不恰當的說話方式只會讓人敬而遠之,那些不經過大腦思考就說出來的話,只會傷人傷己。
如果真的是別人做錯了,我們也絕不能得理不饒人。你別忘了,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特徵:愛面子。我們不能只愛自己的面子,而忘記了他人的面子。每個人都有一道最後的心理防線,一旦我們不給他人退路,不讓他人走下台階,他只好使出最後的一招——自衛,到頭來很有可能就弄得大家都很受傷。
有些人認為,經常說別人的壞話,傷害到的只是別人,其實不然。說別人的壞話其實也是在給自己抹黑,因為這是對自己人格和教養的侮辱,同時這些話還會「反彈」到自己身上,傷到自己。青少年要想有個好人緣,想練就出色的人際交往能力,就一定要注意這一點,切忌談論別人的是非。與人交往,說話是必需的,但如果話說得太過、太滿或是太不合適,就很容易產生反作用,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
在流行唱高調的今天,低調的功能常常被人忽視。其實,低調經常是制勝的法寶,低調是一種外「抑」內「揚」的策略,低調的姿態常常能夠戰勝高調,取得出奇制勝的效果!
美國開國元勛之一的富蘭克林年輕時,去一位老前輩的家中做客,昂首挺胸走進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一進門,「嘭」的一聲,他的額頭撞在門框上,青腫了一大塊。老前輩笑著出來迎接說:「很痛吧?你知道嗎?這是你今天來拜訪我最大的收穫。一個人要想洞明世事,練達人情,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富蘭克林記住了,也就成功了。
巴菲特本人也是如此,他從沒有大富翁那樣的趾高氣揚,而是非常平和樸素的一位老人,比如沃倫·巴菲特是美系轎車的忠實擁護者,一輛金色的「林肯城市」轎車曾經是他出行的座駕。而在更換凱迪拉克之後,沃倫-巴菲特在購物網站上公開拍了這款里程數僅為22530公里的「林肯城市」轎車。
在二手車市場,這輛車估價為1.5萬美元,但網上拍賣的競拍底價為2.5萬美元。與那些動輒幾百萬美元的座駕的人相比,巴菲特簡直就是開著一個玩具車,但是巴菲特認為,車只是一個代步的工具,一個人真正的內涵是不需要用外在的物品表現出來的,他一住就是半個世紀的老房子也是如此。
鄰居們對慕名而來的遊客也見慣不怪,陌生人奧馬哈想找到巴菲特的住所,並不是件難事。媒體報道,股神巴菲特的院子沒有圍牆,沒有鐵門,也沒有大院子,灰色的小樓,離路邊也就三五米遠,與周邊鄰居的一些別墅比,顯不出任何豪華,相反,讓人感覺還有些寒酸,比起其他美國千萬億萬富豪的富麗堂皇的居所,坐擁數百億財富的巴菲特,實在是太簡樸了一點。再怎麼高估他房屋的價格也還是不到他資產的百分之一。
有一個年輕人剛得到一份新工作,但被分配到的任務一直很少。「難道是因為我沒有經驗?怎麼辦,我想做事情又沒有機會,會不會是他們不喜歡我?」主任越是不給他安排重要的任務,他就越是擔心。整天回家了也胡思亂想,和家人抱怨個不停。其實,年輕人最主要的不安就是,擔心自己的實力不能好好地展現出來,擔心同事們看不到自己的成績。於是急於證明自己,想抓住一切機會來贏得新同事的認可。
這樣想法是很正常的,每當我們進入一個新環境,就會擔心自己不被接納。很多年輕人,為了表現自己,於是喜歡出風頭,挑戰一些社會權威或者已有準則,這時候如果有一個機會證明自己的實力和誠心,就能消除這種擔憂。但並不是所有的時機都有助於你來證明自己,遇到了,你可以好好把握,沒有遇到,心急也不起作用。
生活中有很多的不安都是由於想證明自己不得而產生的。但證明自己真的有那麼重要嗎?證明了自己就真的能贏得別人的認同嗎?這是值得我們好好思考一番的。
假使你是一個政府官員,你所要關心的,重點是怎樣用自己手中的權力來幫助更多人改善生活。如果你想做形象工程來引起上層的嘉獎,就會偏離自己的本分,往往是勞民傷財的。不過別人是稱讚你,還是忽略你,你要做的事情還是為人民服務,這一點不能因為外在的評價而改變。同樣,上面的這個年輕人真正應該放在心上的是:無論給我安排怎樣的任務,我都要好好做,這是我分內的事情。
另外,證明自己的過程中,我們會展現自己的個性,但如果一個人鋒芒太盛,難免灼傷他人。想想看,當你為了急於證明自己而將所有的目光和風光都搶盡了,卻將挫敗和壓力留給別人,那麼別人在你對比之下,很可能覺得不自在,反而疏遠了你。
我們都知道,人一旦出頭了,發達了,就容易成為眾人注目的焦點,被人品評臧否,也可能成為眾矢之的。因此,越是位居顯要處,就越要經常反躬自省,越要講究低調做人,融入大眾之中。唯此,才能做到更有效地保護自己。
低調做人,是一種品格,一種姿態,一種風度,一種修養,一種胸襟,一種智慧,一種謀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態。欲成事者必要寬容於人,進而為人們所悅納、所讚賞、所欽佩,這正是人能立世的根基。根基既固,才有枝繁葉茂,碩果纍纍;倘若根基淺薄,便難免枝衰葉弱,不禁風雨。而低調做人就是在社會上加固立世根基的絕好姿態。低調做人,不僅可以保護自己、融入人群,與人們和諧相處,也可以讓人暗蓄力量、悄然潛行,在不顯山不露水中成就事業。
學會低調做人,就要不喧鬧、不矯揉、不造作、不故作呻吟、不假惺惺、不捲進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認為自己滿腹才華,能力比別人強,也要學會藏拙。而抱怨自己懷才不遇,那只是膚淺的行為。
低調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態來看待世間的一切,修煉到此種境界,為人便能善始善終,既可以讓人在卑微時安貧樂道,豁達大度,也可以讓人在顯赫時持盈若虧,不驕不狂。
巴菲特深知,低調才是最高調的炫耀,他選擇普通的生活,卻享受著帝王般的讚譽。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槍打出頭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雖然現代社會是一個張揚個性的社會,但筆者竊以為,內斂、低調的人才能笑到最後。千里馬常有,但伯樂不常有,你的才華,你的智慧也許被你的桀驁不馴、年少輕狂給掩蓋,要知道,如果你有才華而別人或者社會不給你施展它的空間,這將是多麼悲慘的一件事情!
用平和的心態看待社會,「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歡迎您在留言區交流。您的認可和鼓勵,是我們精進的最大動力!懇請您把今天的內容轉發給您的親朋好友。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