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電視劇看的我甚是惆悵,看出了歲月催人老的無限感慨。
林妙妙形容他媽媽惡毒的時候,我內心是憤怒的,然後突然頓住。
我是怎麼了,我不應該站在「自由最可貴」「哪裡有壓迫哪裡有反抗」一方嗎,為什麼會自動帶入王勝男?這種油然而生的老母親式辛酸是鬧哪樣?
抱著我的小枕頭,瑟瑟發抖,痛定思痛,接受現實。
看來,果真是時光荏苒,林黛玉也能催成寶玉他娘,我們也終於活成了最「不喜歡」的模樣。
01
為什麼每個林妙妙都長成了王勝男?
很簡答,只需要一步,生個新的林妙妙。
電視里有一段對話,妙妙問林父,為什麼會娶王勝男。林父說了這樣一段話:
你知道她當年參加華東區武術比賽的時候,那雙劍舞得天女下凡一樣。
知道她第一次跟我唱卡拉OK,我那麼多朋友都在,那跑調跑得……所有人都拽不回來!
知道她當年懷你的時候,還在公共汽車上,把摸小姑娘的色狼一腳踹出玻璃窗外,我跟著後邊賠人二百塊錢。
她身上優點多得數不過來,兜里有餘錢,手上有功夫,我人生第一杯咖啡還是她請我喝的,所有這些變化,都是因為有你了以後……
你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掛著她的心呢,她希望你快樂,又怕你得意忘形,希望你早受挫折,又怕你一挫不起。希望你受歡迎,怕你被人瞧不起,希望你能享受孤獨,又怕你抑鬱……
生動形象的描述了當媽前當媽後的人生軌跡。
首先是心態上,我想每個媽媽都是這樣的,生了寶寶後,腦子裡那根弦繃的緊緊的,每天考慮180種寶寶可能遭遇的意外。
他拉個屎都得研究半天這個顏色和昨天的怎麼有點差異。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
其次是生活方式也發生很大變化,曾經我是口紅包包買衣服,現在呢,奶粉早教尿不濕。
你以為我們不想和閨蜜逛街下午茶,關鍵是,把你塞哪?去哪都像帶個定時炸彈,我們能去哪?
02
這種雞飛狗跳,你死我活的場面也不是不能化解。
我們要先感同身受。
張愛玲曾經寫道。
我發現了自己不再年輕,已經開始扮演「過來人」的角色。同時患有「過來人」常患的「攔路癖」。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條路每個人都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候的彎路,不摔跟頭,不碰壁,不碰個頭破血流,怎能煉出鋼筋鐵骨,怎麼才能長大呢?
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回歸,回歸自己曾經的青蔥歲月,想想那些不可能避免的漩渦,回憶一下自己揮斥方遒的書生意氣。
更何況世界日新月異,孩子要面對的誘惑就會更多,一味的阻撓只會適得其反。我們要去感同身受,讓他們在最美的年齡去經歷該經歷的事情,適當的放量,學會放手。
當然,放手也不是任由其發展,而是適當的示弱,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中國父母大都是強勢的,因為我們要有為人父母的體面,其實不然,孩子都是心疼父母且講理。
我女兒18個月斷奶,我告訴她,媽媽咪咪壞了,很疼,你不能再吃咪咪了,她耷拉著嘴角,眼裡含淚,摸摸我的衣服。
第一天,我抱著她睡覺,明顯感覺她很焦躁。
第三天……
沒有哭鬧,沒有徹夜不眠,很平穩的渡過了斷奶期。
我能感覺到她是覺得媽媽咪咪爛了,所以不能吃了,媽媽會疼。
18個月的孩子尚且如此。
我們要明白,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格,想讓他們吐露心聲,我們就要主動發出溝通邀請,示弱,是用平等和尊重灌溉他們的成長。
柔中要帶剛,示弱應有,卻不能一味的退讓。
人生總有一些東西是不能去碰觸到,這時候就要以春風化雨行霹靂手段,態度堅決而手段溫和。
03
什麼是春風化雨,是從小開始滲透,化整為零。
父母做到規範自身,言出必踐,不卑不亢,有容乃大,三觀不是一日形成的,與其說是引導孩子,不如說是做好自己。
中國有句俗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這不是遺傳生物學,是社會教育學,言傳身教決定孩子的人生高度。
什麼是霹靂手段,是大是大非面前絕不退讓,人生有可為有不可為,孩子是一張白紙,我們要為他們畫上底線和原則,這是不可動搖的信念,簡單來說,就是要狠下心腸對孩子說不。
小A從小父母雙亡,跌跌撞撞長大,談了個男朋友後來聽說人家有家庭。她振振有詞的告訴我這是她的愛情,她要有勇氣跨越這些障礙。
她要跨越的不是障礙,是道德底線。道德感的缺失,就是沒有正確引導。沒有人堅決告訴她,這是錯的,堅決對她說不行。
林妙妙嫌棄林父是給死人幹活的時候,王勝男打了她,這是一個信號,警示孩子,這些話是不能說的,嫌棄自己父親,就是碰觸到了人生防線。
你生出來的那一剎那,媽媽的芳華已經戛然而止,化作春泥護你盛開。
王勝男不是一天養成的,是你林妙妙十八年來苦苦磨鍊,鍛造成才的,仙女都給逼成王母了,何況我一區區凡人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