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一碗好吃的米飯是如何煉成的嗎?可沒那麼簡單!

2019-10-30   農視網

早飯吃什麼?午飯吃什麼?晚飯吃什麼?這三個問題已經成為困擾當代人的三大難題,吃飯這件天大的事兒自然離不開米,作為餐桌上隱形的主角,稻米家族日益興旺,成員越來越多,選擇太多帶來了選擇困難症……沒那麼簡單~就能找到一碗好吃的飯~吃個飯怎麼就這麼難?

稻米品類知多少?

今日主角登場

我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稻米產地不同、品種不同、品牌不同、是否雜交……等等,能分出個上百種來。

但長期以來,我國水稻馴化適應形成了以秦嶺—淮河為界的「南秈北粳」的種植格局。

秈稻米粘性較差,直鏈澱粉含量較高,米飯偏硬;而粳稻米粘性較好,直鏈澱粉含量較低,米飯較軟。因此,粳稻米的適口性或口感一般好於秈稻。但相對而言,南方的秈稻產量較高,北方的粳稻食用品質更好。

稻穗分割線

但也有少數在南方地區種植粳稻的,比如泗洪大米!江蘇泗洪是優質稻米產區,主要種植優質中粳稻米,內外兼修,屬於低調的實力派選手!

今日主角登場

泗洪大米產自洪澤湖西岸,外觀整齊,色澤透明,蒸煮有清香味,米飯軟硬適中有光澤,咀嚼香甜,口感柔韌,米粥粘稠,入口爽滑。

這麼好的米是如何煉成的?

天然好生態是產出優質米的先決條件,泗洪大米的家鄉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地處江蘇西北部,淮河下游,東臨洪澤湖,西與安徽接壤,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一起了解下吧!

氣候適宜:泗洪縣屬東亞季風區,又屬北亞熱帶和北暖溫帶的過渡區,季風顯著,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熱同季,冬冷夏熱,春溫多變,秋高氣爽,一句話就是適合水稻的生長!

優質水資源:泗洪縣坐擁洪澤湖40%的水面,作為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讓泗洪水稻絕對喝到飽!

光照充足:泗洪年均日照總時數2326.7小時,無霜期213天,豐富的光照讓稻米進行充分的光合作用,能積累更多的養分哦!

熱量富裕:泗洪縣熱量條件也較富裕,年均氣溫14.6℃,一月份平均氣溫最低,為0.0℃,七月份平均氣溫最高,為27.5℃,對水稻的成熟非常有利!

在氣候、水分、陽光、熱量的共同助力下,內外兼修的泗洪稻米就這樣誕生啦!

泗洪和稻米8000多年的故事

泗洪和稻米有著很長很長的故事。2010年在泗洪縣梅花鎮的順山集遺址內發掘出的碳化稻遺存,經過專家鑑定,是中國稻作農業重要發源地之一,距今約8300年的歷史。

優質稻米的背後是一群勤勞肯干、熱愛稻米的泗洪鄉親們。8000多年來,泗洪的鄉親們沒有辜負這天賜的自然條件,繼承了先人種植水稻的傳統和智慧,將一方方水稻田種好打理好。泗洪是江蘇主要產糧大縣之一,也是江蘇北部優質稻米主產區,常年種植水稻80萬畝。

種植水稻泗洪人是認真的,近年來開始探索優質水稻市場,堅持精益求精,建成濕地大道沿線15萬畝優質稻米產業帶和成子湖片區10萬畝優質稻米基地,為全國輸送綠色優質的大米。

泗洪人的稻夢空間

稻米文化不僅根植在泗洪的每一塊水稻田裡,更流淌在每一個泗洪人的精氣神里。稻米是他們賴以為生的產業,更是他們對外炫耀的驕傲,他們迫切想讓人們認識、了解、喜愛上自家的稻米。

柳山稻米小鎮就這樣誕生了。小鎮位於泗洪縣石集鄉柳山村,總投資18億元,集稻米觀光工廠、稻田大地景觀、盤中時光和幻光稻海等為一體的最具特色的田園綜合體。同時,圍繞「米生產、米豐收、米加工、米銷售、米美食、米故事」,規劃打造擁有完整產業鏈的獨特的稻米主題文化場所。

泗洪稻米文化節也是泗洪縣全力打造的IP,2018年稻米文化節於柳山稻米小鎮開展,創造性地與馬拉松賽事相結合,期間8000名跑手在金黃色的稻浪之中穿行,呼吸著稻米的芳香,聆聽著稻田物語,盡情領略「泗馬最美賽道」。

說了這麼多,

如果你還在糾結吃哪種大米的話,

不妨了解一些內外兼修的泗洪大米!

想了解更多泗洪稻米的故事嗎?

鎖定11月3日10:00,

掃碼看直播哦!

編輯\\\\孫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