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貧民窟到福布斯,65歲的她是美國人眼中的「傳奇」:所有逆襲,都是因為不認命

2019-10-20     留學全知道

網際網路的今日,大家的上升渠道比奧普拉的時代更加開放,但如果我們總是糾結於「唯階級論」、「唯原生論」、而不去發掘自身的行動力,那也就談不上改變命運了。

作者:席越,來源:遇言·不止(ID:Yuyantalks),轉載授權請聯繫原平台。

上周,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捐贈給黑人傳統大學(HBCUs)1,300萬美元,用於建立獎學金。

這是繼1989年的1,200萬捐款後,奧普拉第二次向黑人傳統大學捐贈。

累計2,500萬美元的個人捐款創下了大學聯盟史上之最。

今年65歲的奧普拉是最為知名的,通過自我塑造而成就的寒門貴子。

她主持的脫口秀在100多個國家播出,連續16年登上電視談話節目的榜首。

國內的許多談話類節目例如「XX有約」、「XX人生」,我們都可以看到對這檔著名節目的模仿。

身價27億美元的奧普拉,去年獲評《時代周刊》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以及第75屆金球獎終身成就獎,更是第一個登上福布斯排行榜的黑人女性。

誰又知道,這樣的奧普拉出生於名副其實的社會底層。

貧窮、虐待、性侵、早孕、喪子……

一連串觸目驚心的字眼兒貫穿了奧普拉的少女時代。

縱觀各路逆襲的故事,很難找出第二個像奧普拉一樣身世艱難的名人了。

奧普拉的經歷令我想起《風雨哈佛路》里的莉絲——

同樣是出生於被吸毒、愛滋、性侵所包圍的底層家庭,奧普拉和莉絲各自經歷一番拼搏之後,於迷途中撥雲見日,最終走上了屬於自己的道路。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風雨哈佛路》。女孩莉絲的父母吸毒又染上愛滋,她一度無家可歸,在地鐵上過夜,最終以強大的個人意志完成學業、考上哈佛。

她們的逆襲被大家津津樂道,同時也說明了成功難以複製。

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難以跳出自己的原生階層,這也是為何奧普拉和莉絲的故事如此難能可貴的原因。

奧普拉的自傳《我堅信》,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

我堅信的是,不管你現在所處的情形是什麼樣的,你自己都是製造它的主因。

你用自己的每一種經歷建造起了這個人生,每一個思緒,每一個選擇,而這些思緒和選擇之下隱藏著的,是你心靈最深處的意願。

如果你不去檢討自己的意願,就會長出阻礙你發展的結果。

我發現,真正的意願都藏得很深。

出身與環境將我們牢牢吸附,但如果你的意念足夠強大,就可以改變災難性的輪迴。

就像奧普拉一樣。

歐巴馬為奧普拉授予自由勳章

被遺棄的童年

1954年,奧普拉出生於美國密西西比州的一個小鎮。

母親在十八歲時未婚先孕,與一名黑人士兵生下了她。

奧普拉出生後不久,母親就到外地去做洗衣工了,奧普拉跟隨外祖母長大,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留守兒童」。

奧普拉的外祖母沒有受過教育,生活在農村的她極其貧窮,以至於奧普拉的衣服是用裝土豆的麻袋縫製的,奧普拉也因此被其他的孩子們極盡嘲諷和霸凌。

老人對這名外孫女極為嚴厲,做錯一點事情都要受到懲罰。

同時,外祖母又是虔誠的基督教徒,她在教堂中度過了大量時間。

耳濡目染的奧普拉在3歲前就學會了背誦《聖經》中的章節。

這倒是在無意中促進了奧普拉的閱讀和識字。

奧普拉不是漂亮的姑娘

當外祖母把奧普拉送進幼兒園時,小姑娘甚至寫了張字條給老師,表示已經認識很多字的自己「不屬於這裡」,要求老師允許自己跳級到一年級就讀。

儘管外祖母的嚴苛令小奧普拉的日子不太好過,但直到6歲,她重新回到母親身邊時,才明白什麼叫人間地獄,同外祖母在一起的時光又是多麼幸運。

在回顧自己的幼年時代時,奧普拉對外祖母充滿感激,她說:

我今天的一切都歸功於我的外祖母。我的力量、理性,所有的一切,都是在6歲時確立的。

6歲時,奧普拉被母親接走同住。

像當時許多底層黑人女性一樣,奧普拉的母親對生活沒有規劃,一邊領救濟,一邊做女傭,收入微薄。

她一直想要結婚,想要找個人依靠,怎奈在先後又生下三名私生子後,這些關係都以男人跑掉終結。

這些在貧窮與混亂中出生的孩子,逃出生天的也只有奧普拉一個人。

奧普拉同母異父的大妹妹,43歲時死於古柯鹼吸食過量

二妹妹出生後便被母親送人領養,奧普拉直到2010年才知道這件事;

最小的三弟弟則在30年前死於愛滋

比出身底層更可怕的事是,命運的慣性將你牢牢吸附,難以逃離。

這也佐證了,奧普拉為何被稱為一個傳奇。

整日處於失意之中,還帶著待哺的孩子,母親的脾氣愈發暴躁。

母親對沒有跟自己生活過的長女奧普拉毫無感情,經常發火。

陋室中也沒有多餘空間給奧普拉,奧普拉每天晚上只能睡在門廊里。

與母親生活在一起時,小奧普拉每天都在擔驚受怕中度過。

她自言,母親對自己毫無愛意,視自己為一個負擔。

奧普拉母親所處的環境混亂不堪,交往的人員窮凶極惡。

從9歲起,奧普拉先後遭遇過表哥、舅舅、以及一位家族親戚的性騷擾。

接下來的數年中,她多次遭到性虐待

在這種惡劣的環境里,缺乏教導的奧普拉很快沾染了惡習,原本是性侵受害者的她竟開始主動用身體換取錢財(這段故事經常被奧普拉的反對者提起,算是她的黑歷史)。

不僅如此,奧普拉在轉入一所生源還不錯的高中後,驚覺自己的同學正是母親做幫工的東家。

這讓少女奧普拉覺得丟人極了。

為了保住在同學面前的顏面,她偷母親的錢出去購物和約會,差點被送入少年管教所。

今年,奧普拉接受了《人物》雜誌的採訪,提到改變自己人生的重要節點,她說是從威斯康辛的母親家搬到田納西州的父親家。

在跟母親一起時,我過著坐井觀天的生活。

我覺得未來的自己會像身邊的那些人一樣,胖到400多磅,56歲上死於糖尿病和高血壓。

我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可以跳出這樣的輪迴。

如果不是那次搬家,我就會是千千萬萬個掙扎在貧困線的底層黑人中的一個。

奧普拉說。

這次搬遷改變了小女孩的三觀和命運。

奧普拉和父親、繼母

父親帶來了人生的轉折

14歲時,奧普拉被送回到生父身邊,那時的奧普拉已經懷孕了。

許多年後,奧普拉想起父親凝重的神情仍然歷歷在目。

雖然信奉宗教的父親同意讓奧普拉生下孩子,但嬰兒出生兩個星期後便夭折了。

不得不說,這對於不用成為少女媽媽的奧普拉來說是一件殘酷的幸事。

少女奧普拉獲得過田納西小姐的稱號

父親與繼母家的環境與奧普拉的生母家截然不同。

勤快的父親經營著一家理髮館和一家雜貨店,後來成為市參議會的議員。

他們在中產黑人社區有一棟體面的住宅。

父親和繼母沒有自己的孩子,因此得以盡力撫養奧普拉。

在父親與繼母的鼓勵下,奧普拉的成績一朝起飛,成為全優生

在社交活動中,奧普拉也日益活躍。

學生會、戲劇社,到處可見她的身影。

16歲時,奧普拉贏得一場演講競賽,並由此得到了田納西州立大學的獎學金。

那一年,她作為傑出高中生代表赴白宮受到尼克森總統接見,名聲響徹家鄉小城。

比起奧普拉那些同母異父的妹妹和弟弟,她真的是太幸運了。

1971年,奧普拉赴田納西州立大學讀書,主修演講與語言藝術

其出色的演講經歷令一家電台發生興趣並幫助她獲得了一份新聞朗誦的工作。

命運仿佛雨過天晴,好運接踵而至。

19歲時奧普拉已經在電視頻道擔任記者和主持人。

大學三年級時,奧普拉的年薪已達到15,000美元,在1975年,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數字。

奧普拉真正成為一名明星是在1985年

彼時,移居芝加哥的她臨時頂替他人著手一個半小時的晨間脫口秀

在奧普拉的主持下,這檔曾經收視率很低的節目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電視台將其重新命名為「奧普拉秀」,並擴充時長為一小時,在全美137家電視台播出。

《奧普拉秀》將目標受眾定位為午後獨自在家的主婦和老人。

話題則設定於社會生活領域——

從女性視角探討離婚、性虐待、男人的壓力、兒童養育、伊拉克戰爭……

這些熱門話題,無一例外,直擊人的情感、道德等柔軟領域。

奧普拉總是以自己年少時的慘痛經歷為切入點,循循善誘,袒露心跡——

勸導那些生活中遇到各種困頓的嘉賓,聽從自己內心深處的呼喚,擁抱生活中的陽光,讓生命服務於世界。

聽說是因為奧普拉在節目中總穿紅底鞋,才讓christian louboutin流行起來的

奧普拉是個專注的聆聽者,像一名心理輔導師。

她從不會按部就班地提問,而總是伺機而動。

即便是一些尷尬的問題,經奧普拉真誠的注視,渾厚的中低音問出後,也不會令人反感。

媒體評論道:

觀眾們信任奧普拉,是由於她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在一次對麥可·傑克遜的採訪中,奧普拉開門見山地問:「你還是處男嗎?」

正直、誠實、隨性、可以信賴是大家對奧普拉的印象。

無論平民還是明星都願意對她敞開心扉,談論自己的悲喜人生。

奧普拉採訪過的名人不計其數——曼德拉、柯林頓、川普、戈爾、妮可·基德曼都曾捧場。

湯姆·克魯斯在和前阿湯嫂戀愛時,在她的節目上情不自禁跳上沙發公布自己的戀情;

惠特尼·休斯頓也在她面前坦言自己的吸毒過程。

1987年,奧普拉因在電視節目上取得的成就被授予艾美獎。

1987-1988年度奧普拉創利一億兩千五百萬美元,一躍成為演播界最高薪演員。

這個曾經吸毒、濫交、墮落的底層女孩,成了第一個上福布斯榜的黑人女富豪,這時的她43歲。

2011年,《奧普拉秀》播出了第4561期,也是最後一期《眼淚和驕傲》。偌大的舞台上只有一位「嘉賓」—奧普拉·溫弗里本人。當奧普拉走上舞台時,觀眾報以長時間的熱烈掌聲。

一生在高山與深淵中掙扎

儘管父親為奧普拉帶來了彌補,她的職業生涯算得上一帆風順,然而,童年時代的陰影仍然難以抹去。

即便在奧普拉展開職業生涯後,她也曾幾次差點重新滑落深淵。

她兩次被踢爆被不同的男人慫恿吸食古柯鹼。

當時,奧普拉說:

其實古柯鹼本身還不是問題,令我不能放棄的是這段關係。

我太想要每個人都愛我,因為我覺得自己不可愛。只要能贏得愛,我做什麼都行。

許多年後,她才在自傳中反省:

我人生中犯下的最大錯誤都起源於把我的力量拱手送人——相信別人給予的愛比我給自己的愛更重要。

而今的奧普拉有一位相識33年的伴侶,商人和作家Stedman Graham。

1992年時,奧普拉和Graham也曾訂婚,但之後一直沒有註冊,也沒有舉行婚禮。

奧普拉說,自己一度有過生育的打算。

剛訂婚時,自己特地在芝加哥買了一套新公寓,計劃日後有了孩子,也可以住得寬敞些。

但是,奧普拉始終未能實踐生娃的預想。

她說,在自己的採訪生涯中,遇到過太多問題人物,這些人幾乎都有著一個糟糕的原生家庭。

對於這種混亂的童年生活經歷,奧普拉再了解不過了,因為她也是這種家庭出身的人。

我想來想去選擇不生孩子,我從未被母親溫柔以待,我擔心自己會讓這種經歷變成惡性輪迴。

奧普拉說。

這兩人已經在一起30年了

張愛玲在她帶有自傳色彩的小說《小團圓》中也有相似的表達。

在異國他鄉,僱傭地下醫生實施藥物墮胎後,她驚恐地衝掉了馬桶中的胚胎。

她說:

我不要孩子,我怕我會在孩子身上報母親的仇。

讀奧普拉的傳記,似乎她的半生都在光明與陰影中掙扎切換。

直到中年之後,她漸漸穩定下來,以超脫個人的視角看待自己的人生。

奧普拉是米歇爾的好朋友,幫她賣過自傳《Becoming》(《成為》)

40歲時,已身居名流的奧普拉奔走疾呼,發起《國家兒童保護法案》

之後,柯林頓簽署了「奧普拉提案」,將其寫入國家法律條文,並建立針對兒童的犯罪嫌疑人的國家資料庫。

1997年,奧普拉創立了慈善團體「天使網絡」,組織義工參與慈善事業和志願服務,為數以千計的人提供住房,為大學設立獎學金,並為那些服務他人的人提供獎金。

她甚至與自己的母親達成了某種和解。

去年,奧普拉83歲的母親過世。

她說:

事到如今,我只想謝謝她。我知道這一切對她來說很難。

一個17歲的女孩子,沒受過教育,沒受過訓練,沒有一技之長,卻已經是一名母親了。

別人勸告她打掉孩子,但是她沒有那樣做。

奧普拉和母親,老太太在護士的環繞下度過了晚年

在哈佛大學的演講上,奧普拉說:

我想告訴所有曾感到卑微、弱勢或生活一片狼藉中的人。

世間並不存在失敗,那不過是生活想讓我們換條道走走罷了。

如今,奧普拉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一種品牌和力量。

她是女性的代言人,吸引著各個階層、各種膚色、各種年齡的男女人士。

她是遭受校園暴力的少女的導師,她是為減肥而苦惱的女性的知音,她更是貧民窟中黑人少年的榜樣。

奧普拉是入選《時代》百大人物次數最多者, 2005年美國在線舉辦票選活動「最偉大的美國人」,她名列第九位。

奧普拉曾生長在一個沒有水電的屋子裡,人們難以想到她的一生除了在工廠或密西西比的棉花田裡幹活之外,還會有什麼成就。

然而,走過無數人生彎路的奧普拉向世人佐證了事在人為的道理。

回到文章開頭,奧普拉自傳中的那句話——

比起外在的困境,人們自己的意願更是造成局面的主因。

網際網路的今日,大家的上升通道比奧普拉的時代更加開放,但如果我們總是糾結於「唯階級論」、「唯原生論」,而不去發掘自身的行動力,那也就談不上改變命運了。

逆襲很難,但要記住,不管你的處境多麼令人絕望,我們總有機會做更好的自己!

-END-

文章轉載自「遇言·不止」(ID:Yuyantalks)。遇言不止:專業主義精英的聚集地,號稱「中國最美女性視頻」、「視頻界的LV」,擁有無數女性的熱愛和男性的好奇。

查看留學全知道更多【專欄文章】

後台回復關鍵字:

留學乾貨、留學故事、

探校實錄、留學資訊

精選書單

專題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MnG7G0BMH2_cNUgss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