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中心,街上人頭涌動,每一家小餐館門外都排了長長的隊伍。
到這裡吃飯的,大多是附近的上班族。
一眼看過去,不是黑西裝,就是白襯衫。
人群之中,混進來個鬼鬼祟祟的男人。
別人都是隨便找一家坐下速戰速決,儘量爭取多點時間回公司睡個午覺。
唯獨這個古怪的男人,逛了一大圈都還沒定下來。
全程伸長脖子偷窺別人吃什麼:
好不容易,他才找了一家人最多的隆江豬腳飯店走了進去,點了一份快餐。
10分鐘後。
這個連鎖餐廳開遍全球,經常被邀請上電視的韓國紅人大叔——
白鍾元。
——抽出一張紙巾掩面,當街嗷嗷大哭了起來。
是思鄉症嚴重發作,還是吃不慣中國美食?
不。
是因為他中途離席去拿配菜,回來看到還沒吃完的豬腳飯被清潔工誤收,頓時晴天霹靂,心痛到無法呼吸。
一個有頭有臉的大男人,就這麼在異國街頭為了半碟飯當眾痛哭……
他真的很受傷,觀眾也真的很歡樂
事隔一年半。
時間來到了2019年10月。
這個男人再一次在土耳其的路邊攤上,為了半碟雞肉蓋飯而陷入兩難:
又想離席去拿配菜,又怕會出現豬腳飯一樣悲劇,被PTSD苦苦折磨著……
現在 我很想再去拿點辣椒醬菜過來
但是我怕我去拿的時候
又給我把這裡收拾掉了
做這個節目的過程中得到的教訓
就是吃飯途中絕對不要去別的地方
最後,一顆吃貨的心還是讓他鋌而走險……
我要快去快回!
幾秒後,當拿著醬菜走回座位時……
這畫面,是不是似曾相識?
此時,彈幕里的觀眾已經一片哈哈哈先笑為敬,同時也為這個男人默默捏一把汗:
果然,又來了!
白大叔不要再玩火了!
哈哈哈哈哈!到底他這次有沒有成功把飯搶回來,咱一會再公布。
可能有人會問:
就為了吃一頓飯,用得著這麼拚命?
當然。
這個男人,不僅僅是著名美食家、資深廚師、餐飲業大拿。
更是一名為了尋找極致味覺體驗而走南闖北、串街過巷的——
街頭美食鬥士 第二季
스트리트 푸드 파이터 시즌2
白大叔,一邊發出嗷嗷慘叫一邊狂奔,千鈞一髮之際……
終於從服務員手裡把半盤雞肉飯搶了回來!
你看他這副驚魂未定,回頭偷看「兇手」的劫後餘生小眼神兒:
差點出大事
言歸正傳。
這一季的《街頭美食鬥士》,同樣是在世界各個城市嘗試不同的街邊小吃。
每集一個多小時,目前已去了土耳其伊斯坦堡、越南河內、美國紐約、中國西安,後面集數暫時未知,視白鍾元多能吃而定。
但肉叔今天安利的重點,不是這部美食綜藝。
而是這個叫白鍾元的男人。
畢竟肉叔這日漸隆起的肚子,他得負主要的責任……
這麼說吧:白鍾元,韓國陳曉卿。
這倆老哥的作品,基本都能在挑剔的豆瓣奪下9+分的牛X成績,這次的《街頭美食鬥士2》,更是以9.5分刷新記錄。
(講真,肉叔真的很希望有一天能看到這兩位老哥同台,聽他們侃美食經,我能刷億萬遍)
陳曉卿的成功,在於貫徹了學院派的教材式操作,有精細的編排和結構層次。
最終展現出究極的食物誘惑:
白鍾元則恰恰相反。
他的風格,是愛怎麼來就怎麼來的野路子派,毫無計劃,把隨心所欲放大到max。
換句話說:節目裡最好看,不是食物。
是他本人。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收看由白鍾元親自示範的《吃貨的自我修養》。
吃貨守則第一條:無論做什麼事,我心裡只有吃。
去旅遊,飛機一落地,腦海中第一個冒出來的問題肯定是:
「來到XXX的第一頓飯吃什麼好呢?」
心裡還一定有個嚴格(?)執行的清單順序:
先吃當地最有特色的食物
回顧上次來時吃過的好店
嘗試當地人最流行的店
該吃的都吃了,隨機嘗鮮
一旦發現了目標店鋪,就一邊飛奔過去一邊喊出這句話:
就是這個!這個!這個!
我就是為了吃這個才來這裡的!(破音)
去逛著名購物店、景點,對所有商品景色視若無睹,心裡只關心一件事:
「哪裡有吃的?」
你看白大叔,給觀眾介紹了一大堆這個大巴扎集市有多麼繁華、多麼值得逛、多麼值得買。
道理我都懂。
但你為什麼完全都沒有逛,一拐彎直接跑去吃飯了?
又雙叒伸長脖子,對別人的飯菜流下口水:
去年在成都時,這位大叔就在旅途的最後一天,邊吃蒼蠅小館的串串邊懺悔:
啊,來這裡光顧著吃,都忘記看大熊貓了。
最後只好安慰自己:
熊貓在電視上看就行了,電視看更清楚…
白大叔的自言自語,每一句都是吃貨的心裡話
吃貨什麼時候才會不想著吃呢?
不想,是不可能的了。
即使是剛吃完一頓,吃貨心裡想的……還是吃
你看白大叔,剛吃完一份全穀物+大量肉類的飽腹宵夜:
原本吃完宵夜應該感到飽才對啊
但為什麼我總覺得沒吃夠呢?
(肉叔也經常為這個問題陷入沉思)
剛剛吃完一份重油、重糖的超甜膩早餐:
我……嗯……
雖然有點不人道
但是 我得再點一份
老闆!等等我
吃貨守則第二條:一吃東西就化身表情包。
有時是乖巧可愛的表情。
要麼兩個無處安放的小拳拳在胸前握緊,滿懷期待地盯著土耳其烤肉:
要麼是吃了一口土耳其冰淇淋之後,兩隻小jiojio幸福得亂甩:
有時是猙獰表情。
這是一道好吃到齜牙咧嘴的菜,懂?
更多時候,是智障表情。
一進食就秒變智障,化身只會點著頭說「好吃、好吃」的復讀雞。
最後,注入靈魂。
出現了!
那張如痴如醉、無法言表、宛如升天的高潮臉:
還邊吃邊深呼吸,不然會好吃到窒息。
到後來,甚至吃到黑化……
明明在做美食節目,卻小氣吧啦地把自己心愛的店藏起來,死活不告訴觀眾店名和地址:
就不讓你們探店,怎麼著?來打我呀!
吃的東西越好吃,表情包的畫風越是逐漸變態。
一邊發出陰森的奸笑,一邊挑釁觀眾:
你們看著我吃,吃不到是不是很氣?這個節目就是氣你們的!
嘻嘻嘻嘻嘻……
觀眾看得想打人
吃貨守則第三條:為了吃,歷盡艱難、出盡洋相。
白大叔真的不愧對「街頭美食鬥士」這個稱呼。
首先,臉皮是槓槓的厚。
去哪都能純熟地用當地方言,向路上的陌生人問出一句:
小老弟!你這個在哪兒買的?多少錢?
為了暢通無阻地吃上美食,白大叔已經自動掌握了各國語言。
全程無障礙點菜,還會在適當的時候吆喝出一句:
老闆,這裡加一份兒米飯!
更是從來不管別人像看神經病一樣的目光,自顧自沉迷在美食的世界中。
日常蹲在別人店門前窺探製作過程,露出痴漢笑:
估計店裡的老闆嚇到想報警
進店後更是形跡可疑,眼珠子亂飄,瘋狂偷瞄人家廚房:
一開吃,什麼現代文明,什麼儀態規矩,早就忘了。
吃得滿嘴流油,一頭大汗。戰況激烈時,餐具都嫌多餘,直接上手。
每次拿到食物總是迫不及待飛擒大咬,十次有九次都會燙到,依然死不悔改。
在成都,被現炸的鍋盔燙到嘴
在伊斯坦堡,被現烤的麵包圈燙到手
燙個嘴算什麼,輕傷不下火線。
去年第一季介紹肥腸粉時,美食特寫畫面明明拍得很誘人。
但這個男人,卻比肥腸粉更吸引你的眼球——
因為太猴急喝湯,眼睛被辣椒油濺到,痛得要死也不停下來歇歇,依然捂著一隻眼繼續盲人嗦粉。
更不說上面提過的,跟世界各地餐館服務員「搏鬥」搶飯。
白大叔的「光榮」事跡,要數真的是幾萬字都寫不完。
別忘了,這個節目不是叫《街頭美食》,而是叫《街頭美食鬥士》。
皆因在他的節目裡啊,bling bling閃亮著的:
不是食物。
而是那個,幸福得散發出一道聖光的吃貨「鬥士」啊。
這是彩虹屁結束分割線
現在你知道白大叔的節目好看在哪了吧?
說到底,他勝就勝在迎合了當下年輕人的心態——
雲吃飯。
跟雲吸貓、雲養妻、雲旅遊、雲健身一樣,他來替你完成想做又做不到的事。
說白了,這就是一場跨越全球範圍的超大型吃播。
拼的,就是觀眾的代入程度。
你代入感越高,看得就越爽,播主就越成功。
在這一點上,白鍾元可以說是完爆所有的播主,制霸吃播界。
你看的時候一定會忍不住點頭如搗蒜,指著他對別人說:
「dei dei dei!這就是我本人沒錯!」
「黑叔叔」陳曉卿確實很懂吃貨的G點在哪,但他總是撩一把就跑,剩下觀眾被慾望折磨得抓心撓肺。
而白大叔的節目看起來很隨意,也沒有《舌尖》那種高大上的拍攝手法和文化深度。
可他在你被食物勾起慾望之後,會很負責任地讓你魂穿爽一把——
他的一言一行,都是你當下最想做的事、最想說的話。
或許你是沒時間去旅行的社畜。
或許你是沒金錢吃大餐的學生黨。
但只要打開這個節目,你同樣可以通過別人的眼睛去見識這個世界,通過別人的嘴巴去感受美食的愉悅,通過別人的語言表情去表達自己的感受。
然後在「看別人做 ≈ 自己做過」中得到——
最簡單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