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長假就在眼前,最近福州天氣晴朗,秋高氣爽,讓人十分愜意。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蚊子最愛的季節。氣溫降低,更加適宜蚊蟲繁殖。在冬天來臨前,蚊子會抓住最後的機會,因此更加兇猛。我們的防蚊工作絕不可掉以輕心。
什麼是伊蚊?
伊蚊是蚊科中的一種,有時也會被人們叫做「花蚊子」。傳播登革病毒的蚊子叫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
登革熱的症狀
發病較突然,有畏寒、發熱、伴疲勞、噁心、嘔吐等症狀。
皮疹:在病程5—7天出現多樣性皮疹,分布於四肢軀幹或頭面部,多有癢感。
伴有肌肉、關節和骨骼疼痛。
有出血傾向,如鼻出血等。
下圖是我們最近走訪福州城區,發現不少居民家裡有儲水容器,而且數量不少。這正是蚊子繁殖最好的「溫床」。
預防登革熱,先防蚊蟲孳生
對付伊蚊最有效的方法是清除伊蚊的孳生地,包括舊輪胎、塑料瓶等積水地方。必須採取翻盆倒罐清積水,無法清理積水的需要投放殺蚊藥物進行綜合治理。
家中使用蚊帳、門窗紗網防蚊、用電蚊香、驅蚊器來防蚊。及時清理垃圾,垃圾要統一回收處理,保持環境的清潔和衛生。
室內種養的水生植物(如富貴竹、萬年青等)應每隔3-5天洗瓶換水,清洗根須;登革熱流行期間應避免種養水生植物,如必須種養則改為用泥、沙種養。
值得注意的是,外出旅遊時,家裡的水生植物應該做好妥善安排;並關好門窗,防止蚊子在室內繁殖。
下圖是福州相關部門在進行防蚊滅蚊工作
如何遠離蚊子?
Ⅰ避免在「花蚊子」出沒頻繁時段(8:00-10:00,16:00-18:00)在樹蔭、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涼處逗留。
Ⅱ 所處區域疫情發生時,儘量不要劇烈運動,以防身體過多分泌乳酸而招惹蚊子。
被蚊蟲叮咬了怎麼辦?
如果被蚊蟲叮咬之後,出現頭暈、發熱症狀,應該馬上到醫院就診,不可拖延,避免病情加重而導致併發症。
旅行者如何預防登革熱
即將到來的國慶節,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有出遊的計劃。旅行過程中,小編有小貼士送給大家,希望大家玩得盡興,安全回家。
1、到東南亞等登革熱流行區域旅行之前,可以通過旅遊社或諮詢出入境檢疫局來了解目的地的登革熱發病情況。要做好防蚊工作,應穿著長袖衣服及長褲,並在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噴塗防蚊藥物。
2、旅遊回來若出現突然發熱、眼眶痛、頭痛或皮疹等症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參考:人民日報
供稿:傳染病防控科
編輯:花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