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小伙周正波:讓小麵館走向大世界

2019-10-31     資陽之聲

人物名片:周正波,男,1986年出生於安岳縣兩板橋鎮,目前任重慶普州餐飲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重慶英國商會副會長。

How about my new noodles,qingjiaomian?Can you give me some suggestions ?(我新出的青椒麵怎麼樣,有什麼建議嗎?)

好吃!Perfect!(完美!)

9月8日,重慶市西南政法大學旁一家名為「普州面」的麵館內,老闆周正波正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同西班牙籍教師Juan Caldero交流,徵求他對新品青椒麵味道的建議。

憑藉流利的英語口語和一碗麻辣鮮香的小面,安岳小伙周正波結識了包括英國駐重慶領事館兩任總領事在內的不少國際友人,並結下了深厚的情誼。2015年,他更將小面賣到了倫敦美食節,3天賣出2000多碗,收入20多萬元。

追逐夢想的背後,周正波也有很多困惑:冒進致使海外開店失敗,傳統加盟模式不能複製總店經驗,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應立起怎樣的商業邏輯,讓自己的麵館穩步發展、不斷壯大。

外貿主管轉行賣小面

食客點餐、店員上面、收銀結帳、客人落座……9月8日,在周正波的普州面總店,記者看到食客絡繹不絕。即使是在被看作餐飲店空檔期的下午三四點,麵館仍不斷有食客光顧。

在後廚掌勺的周正波,一刻不停地忙碌著:打佐料、煮麵、撈麵,「要從早上7點忙到晚上9點,一天大概要賣出500碗。」

周正波的小麵價格並不便宜。一碗大份的牛肉麵,街對面的小麵館賣16元,而他要賣28元。

今年33歲的周正波是安岳縣兩板橋鎮人。戴著眼鏡、穿著白襯衫的他,看上去文質彬彬,不像廚師,倒像白領。

2008年,周正波從石家莊外國語學院商務英語專業畢業,曾在某港資集團深圳分公司任外貿主管。「當時月薪是5700元,包食宿。」周正波說,「雖然當時待遇還不錯,但要靠工作買房非常困難,於是便琢磨著創業。」

2010年底,周正波來到重慶,用自己打工掙來的3萬多元錢把二姐的小吃店盤了下來。簡單培訓一周後,周正波的小麵店就開業了。

剛開始,由於技術和麵條口味未成型,麵館一度生意慘澹,有客人直言不諱味道很差。而另一方面,周正波也承受著強烈的心理落差。「以前坐辦公室敲敲鍵盤,打打電話,工作就能完成。現在要幫別人端茶遞水、拖地洗碗,還得不到一句肯定的話。」

既然選擇了,就一定要做好。調整好心態後,周正波一邊向開餐館的朋友請教,一邊上網查資料學習餐飲知識,想盡辦法改善口味。因為能吃苦、肯琢磨,周正波的麵館生意越做越好。截至目前,已在重慶市內開了3家直營店,在國內發展了68家加盟店。

「眼界、思維、格局決定細節。」在周正波看來,大學知識和外貿公司的工作經歷,正潛在地影響著他。

是機器研磨還是匠心製作?油辣子是該店特色,為保證辣椒顆粒皆香,周正波和店員堅持手工舂制。「一公斤辣椒要舂100下,雖比較費時費力,但香味要比機器打出來的好很多,自己製作也健康、放心。」周正波說道。

是向「錢」看還是向「前」看?周正波一直採用真材實料,每天購買價格較高的新鮮黃牛肉,從不用低價的凍牛肉替代。

是固守還是創新?從最簡單的碗雜麵開始,周正波一直推陳出新。至今已推出16種菜品,為該店的食客們提供更多選擇。

「一碗小面,也蘊含著不少人生哲理。」周正波認為,「方寸之間也有差異化世界。高湯溫度高低、麵條比例搭配、辣椒油澆在麵條上還是麵條下,都大有講究。味道的好壞,也能直接看出廚師是火急火燎還是有條不紊」。

小面在倫敦受追捧

Juan是周正波麵館的常客加朋友,一個月幾乎有20天光顧麵館。Juan告訴記者,他非常喜歡周做的麵條,能從裡面感受到對方的真誠、用心和熱情。

因為小面味道不錯,加上能同外國友人用英語順暢溝通交流,周正波的麵館擁有了一批老外粉絲,他自己也收穫了許多外國朋友。

2015年7月,周正波收到一份意外的禮物:英國重慶商會將於9月在倫敦泰晤士河畔舉辦中國美食節,邀請他參加。

「完全是機緣巧合。」周正波說,英國重慶商會的一位工作人員是他重慶小麵館的忠實粉絲,於是便推薦他去參加活動。9月22日,周正波背著30餘斤花椒、干海椒麵、雞精等原材料,只身前往英國倫敦。

「排了幾百米的長隊,吃一碗面要等上一個小時。」讓周正波頗感意外的是,自己的小面在倫敦美食節上特別受歡迎。有的老外吃了一碗又再次排隊。因為生意火爆,排隊的人多,連在美食節其他區域的警察都被調往周正波的攤位前維持秩序。周正波準備了3天的原材料, 2個半小時就全部用光,只能臨時在當地買。

周正波回憶,當時,自己的小麵價格摺合人民幣是68至100元錢一碗。雖然價格並不便宜,但三天時間,他仍賣出2000碗左右,營業額摺合人民幣20餘萬元。

此後,周正波又參加了第二屆美食節,同樣收入不菲。

在小麵館的牆壁上,張貼著幾張周正波與英國駐重慶前總領事Tina Redshaw的合照。

得知周正波在第一屆倫敦中華美食節上獲得成功,Tina專程到訪普州面總店,並品嘗了美味小面。她說,自己很喜歡吃重慶的麻辣小面,不止是自己,很多英國人都對口味濃重的食物感興趣。她鼓勵周正波繼續推出地道的小面,讓更多英國人品嘗到這一美味。

2016年,Tina卸任回國前,周正波專程趕到領館為她煮了一碗麻辣鮮香的小面送行。

「美食同音樂一樣,無國界之分,一碗小面架起了國際友誼橋樑,自己收穫滿滿,也頗感自豪。」周正波認為,無論是做外貿,還是賣小面;無論是對國內顧客,還是對國際友人,只要自己永葆真誠、善良的品質和用心做事的態度,就一定能收穫肯定與成功。

欲在家鄉開旗艦店

創業之初,周正波有三個夢想:一是將小面推向國外,二是在重慶買房,三是發展連鎖加盟店。

周正波說,買房夢想早已實現,但帶小面走出國門只能算勉強實現,連鎖加盟店也剛剛起步。

「失敗的原因還是太冒進。」看到小面在倫敦的巨大市場潛力,周正波動心了,想真正「走出去」。2016年,他便開始著手籌備在英國開店的事。但由於沒有及時規避政策風險,周正波沒法繼續在倫敦經營,不得不將籌備完畢的麵館轉讓給倫敦的華人。那次投資,周正波損失了一大筆錢。

有了海外投資失敗的經歷,周正波開始穩紮穩打。「要管控原材料,加強技術培訓和品牌推廣。」當前,周正波對發展加盟店的思路是,限制規模,提升品質,保證「做一家成一家」。

將自己的特色──油辣子進行工廠式生產,也是周正波正在思考的一個重點發展方向。

「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會忘記自己是安岳人。」周正波說,因為自己的家鄉情結,所以給自己的店取名「普州面」。平常店裡也會捎帶著檸檬凍乾片等安岳土特產,以安岳紅薯粉條為原材料的酸辣粉在店裡也特別受歡迎,「下一步,我會在資陽精心打造一家普州面旗艦店、形象店,讓家鄉人民也嘗到普州面的味道」。

記者手記

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用心與不用心之別。在一碗小面里,周正波發現了一個差異化世界,構築起自己獨有的競爭力。而無論是做外貿,還是賣小面,周正波都以勤奮踏實的精神、真誠善良的品質,贏得了顧客和口碑,為更多人樹立起好榜樣。祝福他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也希望更多人堅守這種精神品質,收穫成功。

資陽日報記者 李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C3BIW4BMH2_cNUg-lV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