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題是「Let’s talk about dementia:end the stigma」,直面痴呆,不再迴避。據調查,我國75歲以上的老年人里每2個人就有1個會得阿爾茨海默病,目前痴呆患病人數已高達1600多萬,占全球1/4。
還記得今年熱播大劇《都挺好》里的蘇大強嗎?
忘記放鹽、走丟、不認識女兒……這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表現,其中記憶受損是最早期、最典型的症狀表現。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田金洲教授介紹,判斷阿爾茨海默病最有診斷價值的記憶的是近期記憶中的延遲記憶。很多人以為遠期記憶喪失才是老年痴呆的典型症狀,其實不是。延遲記憶喪失才是老年痴呆尤其阿爾茨海默病的一個典型症狀,也是最早期的症狀表現,大約在痴呆發生之前6年就出現了。
延遲記憶測試:
請受試者複述下列單詞,每個單詞允許有1秒鐘思考,可測試6次。
皮球、國旗、樹木
每說對1個得1分。5分鐘後,請回憶剛才的3個詞,每回憶對1個得1分。
延遲記憶受損是阿爾茨海默病的輕度階段,對於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來說,90%是最先出現記憶下降,如果這時候沒有早期發現、不加以干預,5-6年後會出現其它認知功能損害如語言、執行功能、視空間。
「一旦出現了其它認知功能損害,這時候預示著疾病已經進入中度階段了。」田金洲教授介紹,過去中醫稱痴呆為呆病,清代醫家陳士鐸在其所著的《辨證錄·呆病門》里有一段論述「治呆無奇法,治痰即治呆也。」也就是說,如果痴呆患者出現了認知功能損害,中醫認為是痰濁,治療方法就是化痰。
那麼如何區別痴呆的痰和肺部疾病的痰呢?
田金洲教授介紹,痴呆患者的痰特別有特點:「晨起痰多,動則有甚,且吐出而不咳。」
什麼意思呢?總結就兩個字「吐痰」。就是吐出的痰而不是咳出的痰,而且是動則有之,也就是一喝水就出來、一吸就出來,就在嗓子眼裡。這種痰往往比較稀稠,色白,晨起痰多,這種患者的舌面上往往都有一層痰液。
所以這種痰往往是痰在中焦,是脾虛、腎虛生痰。
肺痰是痰在上焦,往往是「咳痰」:因咳嗽而出或刺激性的乾咳而咳出的痰。如果肺部有熱痰則色黃。
肺痰和痴呆的痰在治療上也不一樣。主藥都是(廣)鬱金,根據痰形成的原因和顏色配伍不同的藥。
田金洲教授介紹,(廣)鬱金就是指的產自廣西桂林的鬱金,是姜科植物薑黃、鬱金或莪術的塊根。一般可以在冬季和春季時候採挖,而且摘取塊根,然後煮到透心曬乾,作藥用。在這裡,取鬱金化痰開竅的功效。
註:上述藥材都含有揮髮油,需100度煮沸揮髮油才會有效揮發,因此建議煎煮後飲用,不要泡水做代茶飲。
附:簡易精神狀態檢查,包含記憶、認知功能等檢測,共30分,需5-10分鐘。通常情況下,若患者評分≤26分,就可以考慮其患有痴呆。但檢查結果與受試者的教育程度有密切關係,不同教育程度的痴呆分界值有所不同:文盲組≤22分,小學組≤22分,中學≤23分,高中≤24分,大學及以上≤26分,則考慮為痴呆。
簡易精神狀態檢查(MMSE)
好消息!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月主題宣教活動!
專家簡介
田金洲,國家級名老中醫,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國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協會副主任委員。
出診信息:
每周四上午,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專家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