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號
大家幾點睡的?
是盯著公司交易額創記錄嗎
還是清空了下自己的購物車
還有離休幹部
在貓晚現場被「活捉」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和顧家家居董事長顧江生
進入今天我們重點討論的議題
創千億記錄的商家、平台是如何納稅的
小本本記下來
01
商家繳稅
雙十一福利第一彈:「滿減額」
某大牌彩妝在雙十一當天滿600元減50元,就是說你買了600元的產品減掉50元,等於550元購買。在「滿減額」促銷方案中,商家該如何確認增值稅與企業所得稅呢?
一
增值稅
在增值稅方面商家應注意: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折扣額抵減增值稅應稅銷售額問題通知》(國稅函〔2010〕56號)規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增值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3〕154號)第二條第(二)項規定:
「納稅人採取折扣方式銷售貨物,如果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分別註明的,可按折扣後的銷售額徵收增值稅」。
特別注意:
一定要在同張發票上的「金額」欄分別註明銷售額和折扣額。
規定中的「納稅人採取折扣方式銷售貨物,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分別註明」是指,只有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的「金額」欄分別註明的,才可按折扣後的銷售額徵收增值稅。
反之,如果不是在同一張發票「金額」欄註明折扣額,而僅在發票的「備註」欄註明折扣額的,折扣額就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
二
企業所得稅
在企業所得稅方面商家應注意: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確認企業所得稅收入若干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875號)第一條第(五)項規定,企業為促進商品銷售而在商品價格上給予的價格扣除屬於商業折扣,商品銷售涉及商業折扣的,應當按照扣除商業折扣後的金額確定銷售商品收入金額。
雙十一福利第二彈:「分期付款」
電商平台的分期付款也是助力大家迅速下單的一大因素,舉個例子,在某奢侈品商家的店鋪促銷方案中,為鼓勵消費者提前購買使用,商家與消費者簽訂電子合同。
合同規定凡消費者「雙十一」活動當天訂購商品下單日只需支付商品總額的50%貨款,在2019年12月11日支付30%的貨款,在2020年1月11日支付全部剩餘貨款。若消費者存在延期支付貨款情形,則需要按日支付延期付款利息費用。
該方案實質上是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
那麼,在該促銷方案中,商家應如何繳納增值稅?
若商家收取了消費者延期付款利息費用應如何繳納增值稅?
一
增值稅
相關政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企業的下列生產經營業務可以分期確認收入的實現:(一)以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的,按照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九條規定,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一)發生應稅銷售行為,為收訖銷售款項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八條規定,條例第十九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收訖銷售款項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按銷售結算方式的不同,具體為:採取賒銷和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為書面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無書面合同的或者書面合同沒有約定收款日期的,為貨物發出的當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二條規定,條例第六條第一款所稱價外費用,包括價外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滯納金、延期付款利息、賠償金、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包裝費、包裝物租金、儲備費、優質費、運輸裝卸費以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
二
怎麼繳納
因此,在該方案中商家採用的是分期收款銷售方式,應在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確認增值稅收入的實現,若商家收到消費者支付的延期付款利息費用應作為價外費用繳納增值稅。
02
稅收籌劃
馬雲曾說他對錢不感興趣
王健林說,先定一個小目標,賺上1個億
高額的同時
作為電商巨頭,阿里納稅情況如何呢?
有什麼合理的節稅方法可以借鑑呢?
據公開資料顯示,阿里巴巴的納稅總額(包括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個人所得稅以及其他稅收來源)演變如下:
2013年70億
2014年109億
2015年178億
2016年238億
2017年366億元
再到2018年516億
一年516億元,每天繳稅超1.4個億!
在2018年阿里系企業納稅達到了516億,比2017年超出了150億元。一年平均下來在2018年阿里每天繳納的稅超過了1.4億元人民幣,每天都在完成初創時馬雲對團隊提出的「每天納稅100萬」的「小目標」。
不知道大家發現了嗎?現在的網際網路企業是很少有公布納稅額的,而在中國零售行業,實際納稅水平在3%左右,阿里是國內零售業的大佬,它的納稅比例達到了16.54%,也高居國內零售業納稅企業的第一名。
阿里巴巴帶動整個電商生態,包括製造業、輕工業、物流業,以及線上商戶的發展的全線發展,同時又貢獻高額納稅,還有螞蟻森林等公益性項目,是一家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公司。
說回稅籌,既然納稅比例比較高,我們來分析下阿里巴巴的納稅組成部分吧。
一
組成
(1)增值稅:阿里巴巴以平台模式運作,淘寶作為第三方電商平台,收取的費用是服務費和平台管理費,開6%的營改增增值稅發票;
(2)企業所得稅:有人會問,像阿里巴巴在境外註冊,還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嗎?
企業分為兩種,一種是居民企業,這是指登記註冊地或者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的企業,這類企業需要就其全球的所得向稅務局納稅。
另一種叫做非居民企業,就是登記註冊地或者實際管理機構均不在中國,這時需要就其所得實際來源於中國的部分納稅。
阿里巴巴雖然在開曼註冊,但實際管理機構仍在中國,應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稅率25%。
二
為什麼是開曼
這裡有人又要問了,為什麼這麼多知名企業,地產界的碧桂園、世茂地產,到運動品牌李寧、安踏,再到阿里巴巴、百度等網際網路巨頭,許多國人耳熟能詳的公司,都喜歡在開曼註冊?
一是,作為「避稅天堂」的開曼優厚的免稅政策,無論是對個人、公司還是信託行業都不征任何稅。所以蓋曼群島被稱為稅務避風港。
二是,企業需引入外資或在海外上市,可通過在蓋曼群島註冊境外公司,對境內公司進行全部股權收購,然後將開曼公司提交中國香港或是美國上市來完成境內公司的海外融資。特別是對於網際網路、教育以及傳媒等在中國引進外資有限制的領域的行業,吸引力更大。
三
數據
根據公開數據,截至2019年9月底,阿里(BABA.US)國內電商年度活躍買家數達6.93億人,同比新增近1億,同比+15.3%,移動端月活用戶數達7.85億人,同比+17.9%,保持較快增長。
阿里體系內也動用不同業務,相互引流刺激用戶數的增長:閒魚目前已有130萬個社區、6000萬活躍賣家;餓了麼有39%的新用戶是來自支付寶APP;支付寶全球年活躍用戶數至6月底達12億。
在巨大的規模體量下,意味著更高額的稅負,近年來,阿里巴巴集團陸續享受到營改增、高新技術企業減稅、研發費加計扣除、重點軟體企業減稅、軟體產品即征即退等多項稅收紅利。
去年,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後,阿里巴巴集團下屬的一家專門從事高新技術研發的企業,遞交了退稅申請。為阿里巴巴集團再次帶來減負「紅利」,促進了後續發展。
四
稅籌啟示
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在稅收籌划上給我們兩點啟示:
(1)阿里對企業內部各項業務進行技術賦能,科創程度高,可以享受很多科創方面的政策能力,所以各位企業家可以提升自身技術能力並進行高新認定,巧設子公司,積極爭取稅收優惠政策,如高新技術企業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研發費加計扣除、重點軟體企業減稅、軟體產品即征即退等。
(2)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稅收窪地入駐,爭取本地稅收優惠政策:很多企業忽視了創企前的稅收籌劃的重要性,其實在國內,各地政府為了發展區域經濟,會出台一系列招商引資政策,用來吸引優質企業入駐。
如天津能給到企業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70%-80%的獎勵扶持,其他地區,如江西、上海、浙江等都有稅收優惠政策,企業在做新資籌劃、股權轉讓、設立個人獨資企業都可選擇具有優惠政策的地區。
企業最高能節稅多少?
如何利用高新技術減稅等稅收優惠政策來合理節稅呢?
作為自然人是否可以合理的節省高額的個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