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不及道別!李安痛悼「成年派」,那張最熟的印度面孔走得太匆匆

2020-04-30     刀刀叨文藝

刀刀叨文藝 系【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看娛樂熱點深度解讀,認準理娛君!

還記得李安導演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有這麼一句流傳已久的台詞嗎?

我猜人生到頭來,就是不斷放下,但永遠最令人痛心的,就是來不及好好道別。」

說出這句台詞的,正是對好萊塢以及不少中國觀眾來講,那張「最熟悉的印度面孔」——印度國寶級演員伊爾凡·可汗。

上圖:《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4月29日,令人震驚的消息傳來:伊爾凡·可汗因結腸感染病逝,享年53歲。

自從2018年被確診患上神經內分泌腫瘤之後,他一直在同病魔抗爭,病情一度得到了控制;

但是,就在伊爾凡·可汗病逝三天前,他的母親在老家齋浦爾去世,老人家高壽95歲;

因為疫情的關係,伊爾凡·可汗和妻子、兩個兒子都被困在孟買家中,無法參加母親葬禮,只得通過視頻連線,遠距離目送母親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不知道,是否母親去世刺激了伊爾凡·可汗的情緒?

4月28日,他突發急病,被送入孟買克奇拉本醫院的ICU,經過搶救之後,但仍死於結腸感染。

伊爾凡的病逝,令全球喜愛他的影迷感到猝不及防,特別是他生前主演的最後一部電影《起跑線2》原本計劃在3月20日於印度上映,因疫情才改檔;

印度總理莫迪發文哀悼,稱其驟然離世是「電影與戲劇世界的巨大損失」。

29日,伊爾凡的家人發聲:「伊爾凡有著堅強的靈魂,他一直戰鬥到最後,並始終啟示著身邊人。他在摯愛親友的陪伴下,離開這個世界去往天堂,並留下了一份真正的遺產。」

4月30日,伊爾凡的追悼會在印度舉行,與此同時,又傳來一位印度演員去世的噩耗:

以浪漫角色而聞名的老牌印度演員里希·卡普爾去世,享年67歲。他生前曾出演《鮑比》、《愛的魔法》、《老爸102歲》、《為愛毀滅》等多部影視劇。

據了解,里希·卡普爾在被檢查出癌症後,曾經在紐約接受了長達一年的治療,一直到去年9月才返回印度。

他的兄弟Randhir Kapoor受訪時表示,29日早上,里希·卡普爾呼吸困難而被送去醫院,但最後還是沒有搶救過來,撒手人寰。

對李安而言,伊爾凡這位曾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扮演「成年派」的工作夥伴猝然去世,就是如此「來不及好好道別」的痛心憾事;

4月30日,李安通過媒體表達對伊爾凡·可汗的哀悼:

「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演員,也是難得的紳士。與他工作、交往是人生的幸運。他是一位熱愛生命與藝術的人,他的逝去是電影藝術的損失,也是朋友的傷痛。願他在天國安息。懷念他。」

李安說,自己兩年前聽聞伊爾凡·可汗患上了罕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當時曾問候對方,而伊爾凡表示:「我會平靜勇敢的面對」。

上圖右:伊爾凡·可汗

的確,伊爾凡·可汗面對疾病表現得勇敢而堅強。

2018年3月5日,他發文宣布自己患病,並引用了瑪格麗特·米歇爾在小說《飄》中的那一句:「人生可沒有義務去順遂我們的期望。」

之後,他赴倫敦接受治療,病情得到了控制。

伊爾凡所患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屬於一種較為罕見的癌症,多發於胃、腸,胰腺。

據說,如果腫瘤為惡性,那麼患者也許僅僅有一年左右的生存時間;但伊爾凡·可汗在病情發現初期,就採取了醫療手段,腫瘤得到了控制,原本術後生存的時間可從三年至二十年不等。

這兩天,伊爾凡去世的噩耗傳來,不少我國網友表示震驚和惋惜:「一聲嘆息,太可惜了,我最喜歡的印度演員」「看過他太多電影了,《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起跑線》《午餐盒》《侏羅紀世界》」。

伊爾凡·可汗,是一位無論對好萊塢,還是印度本土電影工業,都算得上「不可多得」的好演員。

雖然不像「印度三大汗」,但他卻是全球觀眾通過電影,了解印度、了解印度電影工業的一張面孔。

他曾經在採訪中,為了印度電影被稱為「寶萊塢」而發聲,試圖糾正「寶萊塢」的稱呼:

「印度電影工業自成體系,根本就並非脫胎於好萊塢。它的根基,其實是古代帕西人的戲劇。」

他還解釋說,印度電影與好萊塢電影的內核南轅北轍,好萊塢講究計劃和預定,但印度電影卻講究即興和隨性。

伊爾凡·可汗1967年1月7日生於印度拉賈斯坦邦。

兒時運動神經發達,曾經夢想著成為一枚職業運動員的他,在考大學時,選擇了新德里的國立戲劇學院,從此走上表演之途。

非凡的運動天賦,為伊爾凡的表演帶來了一種「天生的直覺,可以找到任何角色的精神核心,就像一個可以反覆做到精確完美的運動員」,曾執導《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的丹尼·鮑伊爾如是評價。

上圖:《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不厭其煩地反覆嘗試,直到找到最精準的那個「點」——聽上去容易,這是屬於演員的耐力和韌性。

眾所周知,李安挑選演員有「兩個標準」:

其一,「眼睛裡要有東西」;

其二,「要付出一段很長的時間來投入」;

上圖:《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殺青花絮

伊爾凡跟李安合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期間,雖然戲份不如「少年派」那位演員多,但他的投入和表演能力,得到了李安的認可;

尤其是,作為整個故事的敘述者,伊爾凡有一種神秘的能力,他似乎能讓整個故事籠罩一種似幻似真的色彩;

該片背後的隱喻,充滿爭議,伊爾凡的理解也別有見地:「這部電影或者說人生告訴我們不要輕易下結論。結論會制約你的經歷和閱歷。你最好用自己的經歷來解讀這部電影。」

因此,伊爾凡沒有憑此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李安還曾公開為他鳴不平。

回顧伊爾凡·可汗的演藝之路,可以用「厚積薄發」來形容。

在成為全球觀眾最熟悉的「印度面孔」之前,他曾經在肥皂劇里打滾了將近十年,一度想要放棄。

1988年,年僅21歲的伊爾凡初出茅廬時,就已經憑藉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早安孟買》被圈中的導演所注意,雖然他在片中的戲份幾乎被全刪,只剩下2分鐘;

但之後近十年的時間裡,伊爾凡卻幾乎都在參演肥皂劇,重複著日復一日的搞笑表演,這令他一度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錯了;

直到2002年,命運向他送上了一份豪華大禮包,兩部電影為他帶來演員生涯的轉機:

其一為《戰神歸來》(又名《勇士》),他出演一位古印度傳說中的勇士,該片不僅拿下英國學院獎,更差點代表英國被選送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其二為《麥克白》,這部改編自莎士比亞經典劇目的電影,為他橫掃了印度各大演技獎;

隨後,2008年,伊爾凡參演了《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出演一位對男主「嚴詞追問」的警察局長;

隨著《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相繼拿下奧斯卡獎、金球獎的雙料最佳影片,一連串的片約也向伊爾凡發來;

2012年,他同時出演了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漫威英雄系列《超凡蜘蛛俠》;

在前者中,扮演「成年派」;在後者中,扮演大反派;

2015年,他在《侏羅紀世界》里,飾演復活恐龍的幕後老闆;

2016年,他又在湯姆·漢克斯的《但丁密碼》中,出演有頭腦、有城府,還有武力值的神秘組織大佬;

上圖:《侏羅紀世界》

而伊爾凡個人累計的票房,已經超過了36億美元,連漢克斯都贊他:「比我更酷的演員」。

作為標準的學院派,伊爾凡是這樣一類高度自律的演員:

他保持著每周讀一個劇本的習慣,幾乎每天做學習筆記直到凌晨三點。

伊爾凡的妻子曾提到:「他回家後,經常就直接走進臥室,坐在地板上開始看書。」「有一次,他居然把我拉到孟買的監獄裡,為的是了解那裡的操作流程。」

在好萊塢聲名鵲起的同時,伊爾凡在印度本土,也開始嘗試不同風格的題材。

2013年,他拍攝了大獲好評的《午餐盒》(又名《美味情書》),這部電影甚至擊敗了梁朝偉(《一代宗師》)和宋康昊(《辯護人》),為他拿下了第8屆亞洲電影大獎的影帝。

2017年,他拍攝了關注印度本土教育問題的《起跑線》,扮演一位為了孩子上學擇校而操碎心的父親;

上圖:《起跑線》

2020年,他生前拍攝的最後一部電影,《起跑線2》仍然扮演一位父親的角色——

一位為了實現女兒的夢想,克服重重困難的可愛父親。

片中有這樣一句台詞:「當孩子長大,就要學會放手」。

上圖:《起跑線2》

在影片中,那麼多次詮釋「道別」與「放手」的伊爾凡·可汗,如今,卻去得匆匆太匆匆!

如果喜愛他的表演,那麼最好的告別與放手,也許就是重溫他的電影作品,在他此生摯愛的光影之中,與他道別,說一聲:不思量,自難忘。#頭條影視檔案館# #頭條觀影指南#

本文是作者作為「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而寫,來今日頭條,看更多娛樂深度好文~

今日主筆:某小刀。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3GLzHEBfwtFQPkd0qt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