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頻繁尿床怎麼辦?可以試試這幾招

2019-10-30   健客醫藥

早上起床,發現孩子又在床上畫地圖,這大概是每個媽媽最糟心的事情了。換被子、換床單...辛苦不說,孩子的尿床問題什麼時候才能好呢?


一般來說,孩子超過5歲,還不能在夜晚控制尿意,頻繁尿床(每星期尿2次以上,持續超過3個月),醫學上稱這種現象為遺尿症。


雖然5歲是判斷兒童遺尿症的分界線,但如果孩子4歲還頻繁尿床,也需要警惕,同時有意識地訓練排尿。


目前,遺尿的確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與睡得太沉、 控制排尿能力不足、遺傳因素等有關。


面對孩子尿床,用打罵說教的方式並不可取,反而會給孩子增添心理負擔。不妨可以試試如下方法:

生活作息規律

熬夜或者不規律的生活會使尿床症狀惡化,要注意早睡早起並在固定的時間吃飯,早飯和午飯要吃飽。晚飯要早吃、少吃,飯後儘可能間隔2~3小時再睡覺。


減少睡前水分的攝入

睡前攝取過多的水分有可能會導致尿床,遺尿症兒童可以在早、午飯中攝取充足的水分,在午飯後控制水分的攝入,晚飯後睡覺前將水分的攝入控制在1杯左右。避免喝果汁、濃茶、咖啡等飲料。


憋尿訓練膀胱

當孩子有尿意時,不要立即上廁所,訓練孩子憋尿,可以先從憋5分鐘開始,慢慢延長時間至憋10分鐘,逐漸擴大膀胱的容量。並且鼓勵孩子在排尿時有意中斷排尿,以提高膀胱括約肌的控制能力。


用鬧鐘設定起床排尿時間

首先要養成良好的作息,掌握尿床的時間以及規律。可先固定時間使用鬧鐘喚醒孩子,讓孩子起身排尿,這樣才能避免尿床加重。


寫尿床日記

媽媽可以把寶寶白天的習慣、活動、食物、喝水量記錄下來。這樣堅持下去,當孩子發生尿床後,媽媽可以找出是什麼原因導致寶寶尿床的。


使用遺尿報警器

給孩子安上遺尿報警器,一旦發現孩子尿床,報警器就會響起,從而使其形成條件反射,以減少遺尿。


使用藥物治療

如果行為治療效果不佳,就需考慮服用藥物,第一線藥物是去氨加壓素,這是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讓腎臟吸收水分,使尿液濃縮,減少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