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荷月(爸媽精讀主創)
前段時間,#10歲女童打賞主播200萬#登上了熱搜。
深圳一名媽媽突然收到銀行欠費通知,被告知自己的50萬額度的信用卡刷爆了,還欠費8萬多。
認真一查才發現,原來是女兒洋洋全花在了直播平台上,僅僅半年,金額高達200萬元!
有網友表示,這不僅是平台的問題,家長的責任也很大,家長沒有好好教育好孩子,外面的世界就來教育孩子。
正如網友所說:「自己教育的孩子自己背鍋。」
家長沒有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對金錢沒有概念,導致孩子胡亂花錢。
財商教育專家羅伯特·清崎說:「如果你不能及時教孩子金錢知識,那麼將來就有人取代你,比如債主、警方、騙子,那時你和你的孩子恐怕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金錢觀,教會孩子合理使用金錢,是每個家長都要做的事。
前不久,在山東濰坊發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新聞。
一個6歲男孩,不小心清空了爸爸手機里近7萬元的購物車!
看著滿屋的包裹,家長只能一邊念叨著 「娃是親生的」,一邊進行退貨。
無獨有偶,安陽一名6歲男孩偷偷記住媽媽的支付密碼,把媽媽4萬多的購物車清空了。
為什麼這樣的事情會層出不窮?
也許是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網上購物,孩子了解了購物流程,甚至知道了父母的支付密碼,所以「確定」鍵按下去,孩子就知道這些東西會送到他們家。
實際上,這是因為孩子沒有正確的消費觀念,他們知道只要父母的卡里有錢就可以買東西。
但是,他們不知道金錢是父母辛苦賺來的,他們不懂得珍惜辛苦得來的勞動成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對孩子以後是非常危險的。
《富爸爸,窮爸爸》中說:「孩子應該為他的錢制訂兩個計劃:一個是賺錢的計劃,一個是在賺到錢後如何花錢的計劃。」
家長也應該教會孩子制定花錢的計劃,這樣才不會看到什麼都想買,才能控制消費衝動。
如此堅持下來,就能讓孩子養成節約的好習慣,更能避免孩子長大後成為月光族。
曾看過一個街頭訪問:你認為誰最有錢,你的零花錢有多少?被訪問人是00後的學生,這些學生的回答讓人哭笑不得:
作為中高年級的小學生,對錢的概念還如此模糊,真的讓人吃驚。
《兒童財商課》中講到:理財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孩子缺乏理財能力的主要因素。
父母沒有教過理財教育,孩子自然也就沒有理財能力。
俗話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卻萬萬不能。」
錢很重要,要教會孩子不要亂花錢。但是,過分限制孩子花錢又可能會讓孩子無法學會合理用錢。
網上流傳著一份猶太人財商教育大綱:
孩子從3歲開始就可以進行金錢觀的啟蒙,在金錢教育方面,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家長給他塗上的底色影響著他後續的發展。
在猶太人的教育中,金錢並不是萬惡之源,並不會玷污孩子幼小的心靈。
相反,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金錢觀,讓孩子從小接觸金錢,建立起金錢意識。
美國股神巴菲特,5歲就開始擺小攤賣口香糖;9歲時就懂得做調查,並根據調查結果挨家挨戶賣汽水;10歲時每天送500份報紙,每個月可以掙到175美元。
但他並沒有把賺到的錢都花光,而是把錢都存起來,並且在11歲就開始嘗試投資股票。
理財,也是一種能力的培養,而且這個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積累而成。
而讓孩子親自體驗則是實踐,通過實踐,更能理解知識的作用。
所以只要父母在實踐時給予正確的引導,商業實踐並不會造成負面影響,反而有促進的作用。
「那到底要不要給孩子零花錢呢?」對於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舉棋不定。
一些家長認為:「不用給,回到家父母會買,不應該讓孩子管錢。」擔心孩子亂花錢。
還有一些家長表示:「現在的孩子已經有了消費意識,可以通過零花錢來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
哲學家培根曾說:「如果孩子小的時候,在金錢上過分吝嗇於他,孩子在性格上將會變得猥瑣。」
西方心理學家也認為:孩子的兜里越早有錢,他們就能越快地適應成年後的生活。
由此可見,孩子從小接觸金錢,學會正確使用金錢,長大後能更快地適應蓬勃發展的經濟社會。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呢?以下3個方法供家長參考:
1、告訴孩子錢是什麼
著名的銀行家尼爾·高德佛瑞認為,想讓孩子擁有正確的金錢觀,首先要讓孩子認識錢是什麼。如果孩子連錢都不認識,又怎麼建立金錢觀呢?
父母可以跟孩子聊聊錢的前世今生,教孩子認識紙幣,讓孩子去體驗拿錢買東西。
父母不要忌諱在孩子面前談錢,當孩子知道錢可以買東西時,就可以告訴孩子:
錢是有價值的,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錢,但錢不是生活的全部,它只是一種工具,同時錢也是我們的勞動成果,付出努力才能得到相應的報酬。
2、讓孩子知道錢是從哪裡來的
你問過孩子:「錢是從哪裡來的嗎?」很多孩子都說「從銀行來的」、「爺爺奶奶給的」。
孩子知道沒錢了可以去銀行取,但他們不知道存在銀行里的錢是父母辛苦工作得來的。
如果孩子不知道金錢來之不易,就不會珍惜它,就容易養成亂花錢的習慣。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家裡的財務狀況,讓孩子了解金錢的往來,也讓孩子懂得銀行卡里的錢並不是取之不盡的。
3、讓孩子學會合理使用零花錢
俗話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父母給予合理的零花錢,可以讓孩子學習如何消費和儲蓄。
孩子還小,犯錯的成本比較低,也不會帶來嚴重的後果,這也是學會合理使用金錢最好的方式。
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規劃用途,培養孩子記帳的好習慣。
父母每個周期與孩子一起檢查是否按照規劃來用錢,如果不是,可以跟孩子一起尋找原因,並讓孩子嘗試提出改善意見,父母也可以提供建議供孩子參考。
父母也要給孩子灌輸儲蓄的概念,每次給的零花錢不是必須都要用完,還可以儲存在銀行進行理財。
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雖然富甲天下,但他並不放縱孩子亂花錢。
他每周僅給孩子每周1美元50美分,到周末領錢時,每個孩子需要先交記帳本給他審查。
如果沒有亂花錢,就可以多領10美分;如果帳目不清,胡亂花錢,下周就少領10美分。
另外,如果孩子能儲蓄20%以上的零花錢,他會給孩子的帳戶給予同等數額的存款作為獎勵。通過這種方法,洛克菲勒培養孩子從小養成不亂花錢的習慣。
富蘭克林·羅斯福曾在一次演講中這樣說:
我要感謝我的母親,是她讓我明白了金錢的來之不易;
讓我懂得了珍惜與尊重,從此開始嘗試去珍惜和尊重生命中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從9歲那年到58歲的今天,一直如此!
可見,父母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將會影響他的一生。
作者簡介:荷月,富書專欄作者,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一位80後老母親,希望通過學習育兒理論+落地實踐,增進親子關係,實現自我。本文首發爸媽精讀頭條號,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註:文章配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tdZh24BMH2_cNUgsdr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