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為孩子內向是天生的,這些自卑的表現,家長難道看不出來嗎

2019-08-18     教育思呈說a

本文/思呈老師(原創)

我們總會說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有些人性格外向,在人群中總是會成焦點,也總是會在人前顯露自己。而有些人比較內向,這樣的人往往比較內秀,雖然在人多的時候不愛說話。但是並不代表他沒有其他的優點。只不過在人多的時候不願意去表達自己。雖然人的性格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學生時期尤其是小孩子在十歲之前,如果性格特別孤僻,又不喜歡和其他的小朋友在一起玩。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綜合其他的原因,去考慮一下孩子是單純的性格問題,還是他的內心有其他的問題呢?今天就回到家分享一下,孩子內向的同時還有哪些表現,這就說明孩子已經開始自卑了呢。

第一,拒絕與人交流。

長大以後我們發現身邊總是會有那麼三兩個好友。即使是在你不斷成長的過程中,身邊也總是會有朋友的陪伴。每一個人都是有喜怒哀樂的。畢竟開心的事情或者悲傷的時候,總是希望自己的身邊可以有好朋友陪伴,或者有人可以能夠分享。所以當一個孩子不願意與人交流,身邊沒有好朋友,不願意把自己的情緒和別人表達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去多關心孩子了。這個時候很有可能已經有了自卑的傾向。

第二,過分的在意別人的想法。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一般都是不在乎別人怎麼看。而且在小孩子眼裡任何事情都可能不放在眼裡。開心就是開心,不開心就是不開心,沒有那麼多隱藏。但是有很多小朋友恰恰相反。在遇到事情的時候總是看得過於重要。做任何事情總是在想著別人會如何衡量,總是怕別人會不滿意。這種思慮過多的孩子極有可能會在生活中產生自卑的心理。

第三,不敢做出選擇。

對於一個十歲的孩子,如果遇到任何事情都喜歡隨波逐流。即使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也不敢表露出來。總是以別人的選擇為主。不管是在家中還是在學校,都是在迎合別人。長期以往自己就不喜歡做選擇了。這樣的孩子往往就已經開始有著自卑的傾向了。

第四,比較害羞,不願意表露自己。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也都有自己擅長的東西。即使不喜歡在人間去表露,但是也會在生活中流露出來。總是希望在自己擅長的方面能夠獲得更多的稱讚。很多人也都會抓住機會去表現自己。當一個孩子出現在人前拒絕表露。要麼孩子性格比較內向,要麼這個孩子的內心已經開始自卑了。

那麼,當孩子已經開始出現這些自卑的表現時。家長是不是應該找到原因並且解決呢?我們不妨學會這樣去做。

第一,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

不要過分的去管控孩子,更不要事事包辦,這可能讓孩子養成沒有主見的。長期以往形成習慣對任何事情都成為了既定模式,就對任何新的事情覺得沒有挑戰,更沒有讓他選擇的意義了。所以,在面對今後的選擇很有可能出現拒絕的狀況。而且過於強勢的父母也會給孩子帶來這種自卑的傾向。

第二,家長對於內向的孩子要多帶他去參加社交活動。

可以從孩子比較喜歡的,比如遊樂園開始,這是一個比較放鬆的環境。還是可以在這裡找到自己的同齡小夥伴兒,同時寫有自己喜歡的遊戲,慢慢可以找到自己放鬆的方式。還可以在外形上給孩子穿著打扮比較外向開朗,不要總是穿一些比較老氣沉穩的衣服。色彩鮮亮的衣服也可以讓孩子增加她的自信心。

第三,家長要學會適當的鼓勵孩子。

不要總是打壓看不到孩子的努力,生活中一定要看到孩子點滴的進步。這才能夠給孩子以自信。不至於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畏首畏尾,甚至很多時候孩子最怕的可能是父母失望。只有家長認可孩子的努力。在適當的時候給鼓勵,孩子才能夠有勇氣面對未來。

不愛說話的孩子不一定是性格問題。也不一定真的自卑。所以家長要綜合孩子自身的因素找到屬於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關注孩子的成長,了解孩子的內心。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孩子不再自卑中生活。找到屬於自己成長的快樂方式。


我是思呈老師,專注於兒童教育,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贊分享,希望我的文章能夠幫到大家。有相關育兒問題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將為您一一解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sufyGwBJleJMoPM4j4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