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成功與否,育雛期的管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進苗前的準備,進苗後的操作可以說決定著一批雞能不能賺錢。下面就來看看進苗前後的相關事項。
一、進苗前的準備
1、準備好雛雞飲的涼開水,盛水器具要加蓋,確保無污染;
2、準備好腳消毒槽或消毒墊,內放3%火鹼液;
3、檢查舍內其它準備情況(包括工作服、鞋、帽、鋪紙、開食和盛水設備等等);
4、取暖設備試燒和檢測升溫情況,能否達到育雛時所需溫度等;
5、準備好飼養日記,指導意見卡;
6、紮好育雛間,每2000隻雞保證60平方米;
7、地面洒水,爐上坐水增濕;
8、再次用消毒劑刷洗開食盤和雛雞飲水器,並用毛巾擦乾後備用。
二、進苗後的工作
1、消毒槽或消毒墊每天清理一次;
2、雞入舍後開口藥必備;
3、免疫程序要嚴格執行規定;
4、帶雞噴霧消毒要經常做,避開用疫苗前後24小時;
5、水質消毒,避開用疫苗前後24小時,用消毒液飲水,用兩天停一天,周而復始到出欄;
6、 每天作好飼養記錄(包括料量、死淘數、用藥、用疫苗等情況記錄),並妥善保管;
7、 進舍必須換工作服、鞋、帽等;
8、 每天要看好溫度、濕度、通風換氣等;
9、 每天要觀察雞群,觀察飲水和採食量、糞便變化等;
10、每天要擦洗料桶、飲水器等,保持飼飲衛生;
11、每天清理糞便。
三、進苗後前七天的操作程序
1、雛進舍放鋪後,淘汰殘雛;
2、給雛雞飲水,注意對飲水困難的雛雞,要人工強行給水,以防脫水,要飲用涼開水(水中加5%多維糖、飲開口藥),水溫19~24℃為宜;
3、要保證足夠的料位,要少給勤添;
4、觀察雞群,對有扎堆,張嘴等現象時,要調節溫度、濕度和通風換氣;
5、實施合理的光照程序;
6、應用隔欄飼養,每500~700隻一欄,直至出欄;
7、保證雞舍濕度均衡,前三天濕度70%,4天以後逐漸降低,21天以後降到55~60%;
8、五天後逐漸更換料桶、飲水器,使之儘早熟悉和使用飲、食設備;
9、逐漸撤掉墊紙或墊料;
10、做好新城疫油苗免疫,杜絕漏免;
11、搞好通風換氣。不能因為通風而降低舍內溫度,更不能為了保溫而不通風換氣,冬季在通風換氣前要提高舍內溫度,不能讓風直接吹到雞身上,不能用天窗通風;
12、及時擴群,防止密度過大影響增重和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