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要去桐廬「吃」春天

2020-03-25     大羅言酒

桐廬縣坐落於浙江省西北部的富春江畔,浙江省杭州市轄縣,位於浙江省西部、杭州市中部低山丘陵區,分水江和富春江交匯之處,四面環山,中部為狹小河谷平原,其間丘陵錯落。

桐廬歷史悠久,迄今已有1787年的歷史。據《元和郡縣圖志》卷二五記載,桐廬以居桐溪地,因名。但關於桐廬縣名的由來還有不同的說法,例如《方輿勝覽》載:「昔有人採藥結廬桐木下,指桐為姓,故山名桐君,縣名桐廬。」

在桐廬的餐飲文化中,其點心小吃豐富多彩,其中以時令米餜最為讓人喜愛。米餜,可作主食,也可作點心。

傳統食用方法有:蒸煮。取新鮮或速凍米餜置於蒸屜上,蒸至米餜表皮發亮,手指輕按富有彈性即可食用;水煮。把米餜放入稀飯或開水當中,也可放於菜泡飯中,文火慢煮等米餜浮出水面即可食用。也可以取米餜放入微波盤中,不必解凍,中火5分鐘左右即可食。當然,在桐廬還可以享受到其他的美食。

薺菜和春筍

薺菜和春筍都是春天的食物,有著製作簡單、營養豐富、口味清香爽口的特點。薺菜是一種人們喜愛的可食用野菜,號稱「野菜皇后」,其營養價值很高。春季吃薺菜更有「陽春三月天,薺菜賽靈丹」一說。薺菜春筍,絕對是咱桐廬老百姓春日飯桌上最鮮美的菜肴!

金花菜

每年春天,桐廬人的飯桌上就少不了這道菜——金花菜!金花菜原名南苜蔌,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的江蘇、浙江、上海一帶。清炒金花菜、金花菜炒蛋、蒜香金花菜、酒香金花菜等等,都是常見的金花菜做法。

薺菜頭

每年的3、4月份,薺菜頭就會出現在桐廬人的飯桌上,這時候的薺菜頭是最鮮嫩的。無論是清炒還是做湯,都是十分的美味。薺菜頭黃綠相間,誘人食慾,軟松咸香,是江南地區一道特色的菜。

凍米糖

凍米糖,亦稱炒米糖,以前一到春節,每家每戶都會忙著做凍米糖,各種各樣的凍米糖能做好幾缸。然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如今這種傳統習俗已經漸行漸遠。

馬蘭頭

在桐廬,春天有採食馬蘭頭的習慣,馬蘭頭作為當地常吃的一種野菜,也是深得桐廬人的喜愛。春風一吹,田埂上、小河邊到處都是一蓬茸一蓬茸新發的馬蘭。最常見的做法是馬蘭頭拌香乾或者清炒馬蘭頭,這是不少桐廬人童年時的記憶和味道。

百果糕

正月十五過後,桐廬街上會出現一種傳統小吃——百果糕,它由糖、糯米粉加豬油蒸製而成。再用綠的青果,黃的金桔餅、褐色的核桃肉、紅的蜜餞果脯以及紅綠絲,點綴白糕之上,色美味甜,油而糯,軟而載。吃上一口,就讓人難以忘記。

桐廬時節起於宋末元初,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其中,時節的宴飲可謂是一次民間盛宴。其菜肴全是按照家常菜源流烹制的,雖然很土很土,但它卻代表了桐廬家常菜的風格與特色。

閬苑高山是桐廬過時節較早的村莊之一,這裡有土菜「蛋蛋面」,還有產自閬苑溪「紅燒小蝦」,但最為可口的還得是那碗五花條肉加黃酒、醬油、精鹽、麵粉不斷翻炒成麥粉裹上肉塊的「麥粉肉」了,色澤棕紅,油而不膩,清香撲鼻的「娘家菜」叫人不能忘懷。

窄溪一帶以牛肉燒制的菜肴只只美不可言,特別那碗「腌菜梗炒牛肉」,牛肉、腌菜兩鮮互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僅爽口質感好,而且味道也特別鮮美。彰塢的糙米圓子,將肥肉瘦肉以細切粗斬法剁成肉末,拌入磨成較粗糙的米料,然後用捏成泥的豆腐或豆腐花,做成一個個大圓子蒸熟,別有一格風味。

時節的飲食文化在桐廬堪稱獨樹一幟,從上午九、十點鐘坐下,可以中餐吃到晚餐,甚至連夜宵也可以連著吃下去,有的張三剛吃好立起,李四進門又坐下換雙筷子接著吃。家庭主婦會邊熱菜、邊燒菜、邊加菜地來服侍你吃,而主人則邊到缸里舀起糯米酒、邊添酒、邊敬酒來陪侍你吃。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ps4FHEBiuFnsJQVIYT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