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名司機元宵前竟被測出體溫超標,當場被嚇壞!珠海這群「守門人」你了解多少?

2020-02-09     珠海交警

在疫情發生的這段時間裡,珠海採取了多方面的防控措施。其中一條很重要的是,對所有進入珠海的車輛,逢車必檢。這是珠海史上最大規模的查車行動,每天進入珠海的數萬輛車都必須接受檢查。而這些負責24小時全天候的檢查者承擔了珠海守門人的角色。在守門人里,有一種人的名字叫交警。今天小編繼續帶大家走進他們的世界。

蔡韶騫:這段時間,女兒一下子就長大了

車到了,攔停,然後用紅外體溫計快速測試,正常的放行,異常報警的,車輛開到深度檢查區域,交由衛健部門處理。這樣的動作,高速公路交警大隊一中隊黨員民警蔡韶騫一天要重複1500次。他的執勤點位於西部沿海高速白蕉出口。自從節後返程來臨,車輛一日多於一日。通過這裡的車多半是珠海本地或粵西車輛。

2月7日陽光明媚的一天,有10多輛車的司機先後被紅外體溫計測出體溫超標。司機們當場就被嚇得面色凝重。有經驗的蔡韶騫卻連聲安慰,沒事沒事,這個不一定是發燒,過會兒再測一次。一位司機嚇得連一會兒都等不了,帶著哭腔說,快給我水銀體溫計來測一下吧。有的膽大的,儘管不說話,也嚇得臉色鐵青,不斷地問:「阿SIR,你怎麼知道不一定是發燒啊?

不用水銀體溫計了,你走到陰處,過兩分鐘我再測一下就好了。」蔡韶騫對這樣的情況已經習慣。近兩天,隨著天氣轉好,多雲天氣下,珠海不時有太陽出現,部分外出車輛,車窗沒開,即便車內不開暖氣,溫度依然很高,所以導致紅外體溫計測出的溫度超標。這些司機下車後,過了兩分鐘再測,都顯示體溫正常。自啟動24小時查車模式以來,斗門白蕉這個高速查車點,還沒有查到發熱的司機

這個春節,如果沒有疫情,蔡韶騫應該照例出現在家裡燒飯做菜。燒飯做菜是他最近才學會的技能,一切源於3年前的一次體檢。妻子當時被查出重症,全家人都驚呆了,兩人唯一的女兒連著哭了幾個晚上。女兒從小跟媽媽就很要好,長大後,跟著媽媽打打鬧鬧,好像沒個正經,被蔡韶騫取笑,活像兩姐妹。

有一天,女兒紅腫雙眼、面色沉重地問他:「爸,當時爺爺去世,你是怎麼挺過來的?」那段時間,她一邊哭著,一邊上網查找,翻書查找各種醫學信息,找朋友打聽各種醫療方法,直到雙眼深深凹陷。

三年後的再一次手術,讓妻子身體更加虛弱。蔡韶騫從一個不會下廚的大男人到學會了做飯。

「我的廚藝是剛學會的,好在老婆理解,我做什麼,她吃什麼。」

執勤在外,要三班倒,蔡韶騫同樣得趕回來做飯,好在岳父母是金灣本地的農民,不用去市場買菜。

「發生疫情這段時間,我很少回家,多虧女兒在家,她一邊照顧媽媽,一邊還要擔心我在外面工作的安全問題。她也才剛剛參加工作不久,感覺就這樣一下子長大了。」

鄭少群:是黨員,就要隨時迎接挑戰

江珠高速鶴洲北路口,每天下午車流高峰來臨,4條通道的車魚貫而出,待檢區只有一個,每條車道先放10輛車,然後輪到下一條也放10輛車,4條車道依次循環,不能亂。放行是靠前方交警或輔警手動控制,從進車到車輛進入待檢區,交警會留出一段路。

因為攔車不那麼容易,如果直接在某一個點設卡攔車,前方車輛如果急停,後方很容易追尾。所以,雪糕筒的位置必須前置,在較遠處設置一名引導員,讓車輛先減速

減速後的車輛進入待檢區,什麼時候轉彎最合適,這個有講究。雪糕筒的擺放很有學問,如果轉彎太急,很容易碰擦。轉進待檢區後,會有民警配合衛健部門的人測量體溫。整個流水線作業像是個交響樂,幾路工作人員須精密配合,否則會引起堵車。

前些天天氣寒冷,很多司機開了暖氣,導致紅外體溫計測出高熱,一測出高熱就要再次檢查,這很耽誤效率。因此,在較遠處的雪糕筒旁,樹立了一塊提示牌,提示司機在減速時,提前把車窗打開通風

這是高速公路大隊臨時黨支部書記鄭少群召集黨員民警,大家反覆研究測試,想出來的查車模式。用這種模式查車,讓高速下來的車幾乎感覺不到擁堵,就和平時一樣。在江珠高速鶴洲北出入口,逢車必檢模式開啟之後,沒有發生一宗輕微事故,沒有發生擁堵

看著查車的交警戴上了護目鏡,鄭少群長吁了一口氣。他在春節前一天,因為口罩不足差點愁白了頭。京東搶購加上發動朋友在藥店購買,總算是把大隊交警的口罩湊齊了。「他們是珠海守門人,守護市民安全,我得考慮他們的安全。

這次疫情來臨,鄭少群的工作增加了很多「第一次」。他第一次協調口罩等裝備的購買、第一次和大家一起設計逢車必檢的查車方案……「關鍵時刻,是共產黨員就要隨時迎接挑戰。」

何永發:生活總要繼續,一切都會變好

吹口哨,攔車,測體溫,正常後放行。這樣的動作,在江珠高速鶴洲北出入口執勤的高速公路交警大隊黨員輔警何永發一天下來要重複1500次,不能慢,動作要保持節奏,不然上游的車下來消化不了,會有擁堵。

和許多同事一樣,何永發第一次承受這麼大的查車量,知道干久了,揮動手臂,鞋子得穿好一點的運動鞋,否則胳膊會酸,膝蓋會痛。白天忙碌之餘,安撫司機的事不會少干。查到一名司機發熱,趕緊讓醫生檢查。司機當場也嚇壞了,儘管醫生初步檢查發現是支氣管炎導致的,司機還是緊張到不行,帶著哭腔不停地問,是不是趕緊隔離啊。

還有個孩子測出發熱,車裡的父母一聽,臉色慘白。醫生初步檢查是普通感冒引起,父母不斷要求:趕緊送我們去隔離區測下核酸啊。很多時候,何永發都會輕聲細語安慰對方,不著急,相信醫生,不是所有發燒都是新冠肺炎。

到了晚上,車總算少了,似乎沒什麼事,要面對的困難是天氣,這兩天珠海低溫降臨,還下著小雨,在空曠的市郊,料峭的寒風中熬上一個通宵,何永發和所有同事一樣,最害怕的是感冒。有天晚上,他凍到喉嚨痛的時候,不停地搓手、跺腳,心裡一直默念,千萬別感冒發燒,千萬別感冒發燒。發燒肯定要離崗,大隊沒有人手再給你感冒發燒了

和蔡韶騫一樣,何永發下了班只要有時間,也得趕回去做飯,家裡面有兩個孩子。他每次回到家,老大總會跑過來喊爸爸,高興地拉著自己的手。看到這一幕,回想起數年前,他總是感慨萬千。

前些年,媽媽被查出癌症晚期,從檢查到去世,只有短短3個月,孩子才1歲多,老婆正懷孕,家境並不寬裕的他花了10多萬。那一年,他24歲,母親去世後的幾個月,何永發瘦了10幾斤。上班時,他可以在忙碌中控制著不去想很多事,只有當夜深人靜,忍不住抓住被子抽泣。

過了一年,在給孩子檢查身體時,發現孩子身體不太好。為了治療,何永發到市區租房,給孩子各種營養補充,每個月幾乎掏空他的所有工資。為了支持家用,年邁的父親也不能退休,在珠海西區承包蝦塘養殖。

母親去世、孩子身體不好、老婆又懷著身孕,在那段最艱難的歲月里,何永發想過辭職回家,照顧家庭,是大隊的教導員反覆談心,勸他堅持下來。經過幾年的陪伴和撫養,孩子的身體慢慢恢復正常。因為孩子的事花了幾十萬,過了而立之年,何永發依然沒有存款。

「看到孩子健康成長,真覺得再苦再累都值得,日子總算一天天好起來,困難總會過去。」在疫情發生的日子裡,老婆獨自在家帶著兩個孩子,父親承包的蝦塘因為疫情暫時無法銷售,正在發愁這個月的租金怎麼交,何永發奔忙在一線,晚上吹著寒風,白天安慰著恐慌的駕駛員,交班後騎著自行車趕回家中下餃子、煮湯圓。他在父親、丈夫、輔警之間的快速切換。

家裡面有困難,有沒有想過讓大隊安排的時候考慮一下,讓自己能有更多時間照顧下家裡?「這個沒考慮過,誰家都有不容易的地方,何況我還是共產黨員。」何永發這樣回答。

很多次和執勤一線的同事聊天,覺得他們和普通人一樣,都是丈夫妻子、兒子女兒、兄弟姐妹。他們和所有人一樣,會有悲歡離合,會有起起伏伏,會擔心柴米油鹽,會遭逢人生意外。特殊時期,很多人害怕時,身邊有穿著警服的人過來安慰你,可是也許你不知道,他正遭遇著和你一樣的苦難。

但他們又都覺得自己不一樣。比如我問一位同事,除夕前那天晚上,大隊還沒來得及發口罩,你幹嘛就衝到下柵檢查站去執勤了?他眉毛一揚,說:我身上穿著警服,胸前掛著黨徽啊。他們中,很多人覺得,有警服,有黨徽,自己就應該堅強,堅持下去,總能迎來陽光。人活著,是要有點精氣神,這樣的精氣神支持著他們,感染著其他人。

也許,就是這種覺得自己不一樣的想法是我們抗疫精神所在,是基層黨組織發揮戰鬥堡壘作用,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動力源泉所在


謹以此文

向仍值守在抗疫一線的人們致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bXMKnAB3uTiws8KCND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