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13歲兒子曝光,想要能攤上自律娃,培養內驅力是關鍵

2020-01-10     育媽記

最近有了海清發的一條動態,在網上引發了熱議,網友們都大呼,海清的孩子就是那個父母口中常提到的「別人家的孩子」。

已經快到深夜12點了,海清的孩子蛋妞,還在奮筆疾書,想要趕緊趕出他的辯論稿和他的每科作業,從海清的動態裡面可以看出,整整一天下來的學習,都不用父母們去督促,孩子自願坐在書桌前學習的。他們家的孩子真的非常的自律了,就一個對於學習的「自願」兩個字很多孩子都做不到。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就那麼自律呢?

看到那條動態,相信有很多父母和我有一樣的感受,自己怎麼就沒有攤上這麼自律的孩子呢,自家的娃的學習就得需要家長去輪番督促著,外加好聲好氣哄著。孩子和孩子之間的距離怎麼就這麼「大」呢?有可能並不是孩子和孩子之間的差距大,可能是因為家長和家長之間的教育方式差距大!孩子會有不自律,或是對學習沒有興趣的情況出現,可能是因為父母們的教育出現了問題,父母們所使用的教育方式不適合孩子,所以導致於孩子對學習有一種排斥心理。



想讓孩子變得自律?跟著下面的步驟走。

眾所周知,自律可以帶來許多的好處,但是關於自律所能帶來的好處,有些家長可能並不完全了解,卻又想要讓孩子變得自律,實際上這就有點本末倒置了,只有在了解自律真正能帶來哪一些好處之後,才能更好的從培養出發,讓孩子了解到自律的好處,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所帶給他們的好處之後,再結合方法來讓孩子變得自律。

第一,讓孩子知道計劃的重要性。

一個人對自己的規劃在他的人生道路中占有很重要的決定作用,正確的規劃所帶來的是對未來的合理展望,一般能夠對自己做好規劃的人,辦事效率會更高,同時他們也相較於,那些渾渾噩噩不懂得規劃自己將來的人來說會更加的成功,因為他們懂得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也懂得如何一步一步的走向自己的目標。

一般來說一個自律的人,他會對自己每天的生活做好一個計劃,然後每天都按照這個計劃來進行,讓他們通過不斷的計劃未來不斷的完成自己的計劃,這個過程中他們會慢慢摸索出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未來的規劃,所以換句話說自律,能帶給孩子的不僅是讓孩子發現計劃,的重要性之外,同時還會讓孩子開始慢慢懂得規劃自己的將來,並且隨著計劃-實施-改正這三個步驟之後,孩子自己會通過一次次的修改,最後在規劃方面的能力自然就會提高,當需要安排事情的時候,就擁有了快速做出一個對自己最適應的規劃的能力,而這就是自律所能帶來的第1個好處。



第二,提高孩子們對自身的情緒控制能力。

一個人如果不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所帶來的壞處特別多,比如說在工作中難以集中注意力,在公共場合容易因為自己的衝動的情緒而做出不合時宜,讓自己後悔的事情。又或者是當面對一些需要他們承擔起責任的事情的時候,會因為恐懼害怕的負面情緒而選擇逃避。換句話說,一個不能夠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他們在生活上可以算是一個被情緒所操控的傀儡,他們很難擁有自己的自主權,而自律對於孩子來說,就是讓孩子擁有對自身情緒的控制力,同時也擁有了自己生活的自主權。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就是對於自身的控制能力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當孩子維持一個自律的生活的時候,他會懂得去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而這就是自律所能帶來的第2個好處。



第三,擁有控制自己慾望的能力。

很多時候孩子會不願意學習或者是沉溺於遊戲之中,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他們無法合理的管理自己的慾望,就像那些天天嚷嚷著要減肥的人,他們就是因為戒不掉對於吃的慾望,對美食的熱愛,所以導致他們的體重高居不下。

而自律可以讓孩子能夠讓孩子處於一個比較客觀的角度看待事情。而當孩子因為自律才開始懂得對自己提出要求,懂得去督促自己的時候,孩子他就會發現放縱慾望會帶來許多不好的結果,這個時候,再加上自律讓孩子得以處於一個比較客觀的角度,那麼孩子就會因為能夠客觀的看到滿足自己的慾望所帶來的「壞」影響,而擁有控制自己慾望的能力。這就是自律所能帶來的第3個好處。

其實很多時候那些自覺的孩子們,他們的自覺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引導的結果,這就是為什麼,孩子會有不自覺、不自律的情況的出現,主要原因是因為父母的教育出現了問題的原因。



既然自律可以帶來這麼多的好處,那麼父母們應該要怎麼做呢?

1.其實父母可以通過培養孩子的內驅力去讓孩子變得自律。

在培養孩子內傾力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內驅力,其實內驅力在心理學層面的解釋是,三個心理需求。

第1個是歸屬感。

這個需求主要包括父母對孩子的認同和對孩子的理解。就比如說,如果孩子對於父母的感受是信任,當孩子遇到任何事情的時候,他們都可以選擇求助於父母,這種對父母的信任感也就是歸屬感。

第2個是自主感。

擁有獨立做決定的選擇權,並且自己所做出的每一個選擇,父母們都會選擇支持。

第3個是勝任感。

能夠自己獨立完成任務,可以選擇去做自己擅長的事情,並且會得到父母的認可。

而要想讓孩子變得自律,就得要從內驅力出發來滿足孩子的三個需求,這樣子才可以讓孩子開始慢慢變得自律。



2.也可以通過實施下面兩個方法,來讓孩子學會自律。

第1個父母們可以讓孩子發現自律所能帶來的好處。

父母們可以通過給孩子樹立榜樣方式來讓孩子來認可自律、相信自律。就比如說,父母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孩子比較崇拜的對象,有可能是卡通人物,也有可能是父母自己。在明白孩子,到偶像之後,父母們就可以通過這些偶像來舉自律的例子來,這樣就可以讓,孩子因為是自己崇拜的對象而有更大的認同感,同時他們也願意去模仿學習這種自律的生活態度。



第2個,父母可以給孩子建立「人設」。

這個方式就是從內需力的三個需求出發,首先要讓孩子明白,父母是無條件支持自己的,同時,在孩子做任何決定的時候,父母們所表露的態度是贊同和理解的這個時候,並且當孩子在完成任務的時候父母們所做的是鼓勵和給孩子提些合理的規劃這樣子的方式其實就是在讓孩子慢慢學會自律。

並且在這一整個過程中,父母們其實就是在給孩子設立一個理智、聰明自律的人社,那麼孩子他慢慢的也會因為父母給自己所設立的這一個人設,而在做決定的時候會更加的慎重,同時也會慢慢變得自律。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a6olm8BxtCz63RL-w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