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
好消息傳來!
不久以後,
廈門市民從島內往返翔安
將會增加另一個選擇
——第二東通道
它將以橋樑方式
跨越廈門東海域
第二東通道效果圖
昨天上午10點
廈門第二東通道工程施工再動員會
在A2標段施工現場舉行
這也標誌著,
第二東通道4個標段已全線施工
來了解一下這條通道
廈門第二東通道工程西起枋鍾路與金尚路交叉口,接在建第二西通道本島連接線,以隧道方式下穿現有枋鍾路,向東以橋樑方式跨廈門東海域,終於翔安大道,接已建翔安南路劉五店互通,
全線在環島東路、濱海東大道
翔安西路、劉五店4處設置互通
路線全長約12.371公里
其中:
本島段長約3.1公里,為雙向6車道明挖隧道;
跨海段橋樑長約4.5公里,雙向8車道,梁體採用鋼箱連續梁節段拼裝工藝,墩台採用預製拼裝工藝;
翔安段橋樑長約4.8公里,雙向6車道,採用預應力混凝土梁橋。
第二東通道效果圖
項目主線採用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輔道採用城市主幹路標準建設,計劃2022年完工。
廈門第二東通道是廈門市城市道路交通網絡布局中本島與大陸腹地跨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廈門市進出島交通網絡規劃中重要的跨海通道之一。第二東通道工程的建設將進一步縮小島內外差距,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完善海西經濟區路網和廈門市城市路網,對構建我國東南沿海和海峽西岸綜合運輸樞紐,促進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主要解決翔安隧道擁堵問題
廈門第二東通道A3標段相關負責人介紹,
第二東通道主要解決翔安隧道的擁堵問題
直通翔安新城,去新店更快
第二東通道滿足翔安跨島發展需要
雙向八車道的通行能力較強
高於翔安隧道
現在,圍繞通道建設,翔安區已經開展相關經濟產業規劃。
計劃2022年完工
第二東通道建設周期為35個月
計劃2022年完工
幾家建設單位實力雄厚,有些參與了港珠澳大橋建設,同時在技術上也參考了港珠澳大橋大橋,使用了最新的橋樑施工技術,比如從橋墩到梁段,都是預製安裝,保證質量和效率。
項目建設規模大,施工技術複雜,實施難度高。項目貫徹「重大工程百年大計」的方針,在確保工程安全、耐久、優質的同時,做到經濟合理,技術先進,方便施工。
全橋採用多面稜體「隱形戰機」的極簡設計理念,整個橋樑設計簡約、輕巧、美觀。借鑑港珠澳大橋設計方案,下部結構採用工廠預製、拼裝方案,上部結構採用工廠預製拼裝、大節段吊裝施工方案,實現下部與上部結構的預製化、標準化、裝配化,保證橋樑施工質量,降低風險,縮短工期。隧道採用地下掩蔽工程,節省地面道路空間,可增加地面綠化面積,相比於高架橋方案,市容市貌更為美觀協調。
廈門第二東通道工程為部批項目、
省市重點工程
在省市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
項目於6月份完成主體工程開標工作
各參建單位均表態,將緊緊圍繞各項建設任務,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發揮團隊協作精神,堅持高標準,高起點,嚴要求,精心組織、提前策劃、合理布署,狠抓質量安全文明施工,落實各項廉政措施,穩步推進工程建設,打造平安工地、標準化工地和陽光工程,向業主和廈門市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為廈門市交通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廈門路橋集團建設有限公司積極開展項目主體工程施工工作,目前四家施工單位已跑步進場,高標準、嚴要求啟動項目前期各項準備工作。
第二東通道工程建設的
難點與亮點
01
海中橋樑的難點和亮點
(一)海中地質條件複雜,基岩面起伏較大,下部結構設計與施工難度大;
(二)水中結構採用預製拼裝方案,橋址處水深浪高,結構防腐、止水難度大;
(三)需同時滿足航空限高與通航凈空要求,且橋址位於白海豚保護區,結構形式選擇和施工的制約因素多,設計與施工難度大;起吊設備的吊高吊重受限,也制約下部結構設計;
(四)橋面較寬,景觀要求高,設計難度大。
(五)下部結構採用工廠預製、現場拼裝方案,上部結構採用工廠預製拼裝、現場大節段吊裝施工方案,實現下部與上部結構的預製化、標準化、裝配化;這種方案既有利於環保,也有利於保證橋樑施工質量,降低風險,縮短工期。這個是海中橋樑最大的亮點。
02
陸地橋樑的難點和亮點
(一)本項目主線橋上部結構橫向寬度寬,混凝土體積大,如何在施工過程中有效避免橫向裂縫的產生,是本工程的建設難點。
(二)本項目橋樑規模大、工期短、保通壓力大,如何通過合理的施工管理,保證本項目高質量、快速的完成建設,是本工程的建設難點。
03
隧道的難點和亮點
(一)隧道結構跨度較大,做好結構防水設計是本項目的主要難點。
(二)隧道採用地下掩蔽工程,節省地面道路空間,可增加地面綠化面積,相比於高架橋方案,市容市貌更為美觀協調。
第二東通道的意義
和對交通的影響
第二東通道效果圖
1
---是實施《廈門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和《福建省「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專項規劃》的需要。
《廈門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簡稱《總體規劃》)規劃了13條跨海通道,包括8條機動車跨海通道、4條軌道跨海通道、1條二者共用跨海通道。本項目是廈門市規劃的13條跨海通道之一,將成為廈門本島至翔安組團的第二通道。同時,本項目已納入《福建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16-2030年)》和《福建省「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專項規劃》。
2
---是加快構築區域中心城市,拓展廈門城市發展空間,加快島內外一體化進程的需要。
2016年2月國務院批覆的《廈門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提出要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構建「一島一帶兩核多中心」的組團式海灣城市,其中一島即廈門本島,一帶為串聯海滄、集美、同安、翔安的環灣城市帶,兩核為廈門本島及翔安地區。海滄地區、翔安地區是廈門市向外拓展的重要區域,建設放射島內外的骨幹運輸系統,形成島內外城市完善的通道體系,將成為保障廈門市城市規劃目標順利實現的關鍵因素之一。目前,由海滄大橋、仙岳路、翔安隧道構成的「廈門第一東西通道」已超過設計通行能力,無法滿足未來廈門作為海西中心城市發展的需要。因此,本項目作為島內東部新的對外快速通道,其建設將進一步加強本島與翔安區的聯繫,對帶動翔安區經濟社會發展,拓展廈門城市發展空間,促進島內外一體化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
---是緩解廈門進出島交通壓力,滿足日益增長的交通量需要。
目前進出島陸路快速通道中,北部有廈門大橋(四車道)、杏林大橋(六車道)、集美大橋(六車道+公交二車道),西部有海滄大橋(六車道)和已經開工建設的第二西通道(隧道,六車道),但東部僅有翔安隧道(六車道)一個通道,進出島通道單一,東西向通道運力不匹配。
據統計,2016年廈門各進出島通道交通量合計約為52.13萬輛/日,2000年~2016年年均增長約16%。據預測,考慮到廈門新機場的運營,如無本項目,東部目前唯一跨海通道(翔安隧道)2022年交通量將達到11.1萬輛/日,2030年將達14.6萬輛/日,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交通量需求。因此,本項目的建設對於緩解東部區域進出島的交通壓力,滿足廈門本島與翔安區之間的交通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
延伸閱讀
廈門第二東通道是廈門「兩環八射」快速路網中「內環」的一部分,被列入了福建省高速公路網規劃和海西高速公路網規劃。
「兩環八射」
「兩環八射」是一個「雙環+8條放射線」形的快速交通網絡,讓六個區和港口、機場、火車站等交通樞紐間能高效順暢連接。
「外環」為海翔大道—翔安大道—翔安隧道—仙岳路—海滄大橋—馬青路—灌新路,合計約73.4公里;
「內環」為馬青路—新陽大橋—杏濱路—集杏海堤—跨東海域通道—濱海東大道—第二東、西通道,合計約45.7公里;
「八射」則是從「兩環」向外圍輻射的八條重要交通幹道, 包括馬青路、廈沙高速、同集路、海翔大道東段等。
綜合:廈門日報(xiamenribao)、業翔民安
晨念AMOY(chennian20180808)、廈門市發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