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陸地劃分花樣多:三大洲、四大洲、五大洲、六大洲、七大洲

2019-06-05     大地理館

五大洲,還是七大洲?

地球百分之七十一的面積是水,因而號稱「水球」——海洋,也是最初孕育生命的搖籃。但是,多數地球人生活在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九部分——而且,南北極地區還是幾乎無人的茫茫冰原。


陸地部分的一級區域,被稱為「洲」。

地質和地理上的洲,有所不同。地理上,洲是由海洋或其他自然邊界完全或幾乎完全與其他陸地隔離的相連的陸地。地質上,洲除了陸地,還包括環繞它的大陸棚,即陸地在海面以下的延伸部分。

我們常說的洲,是前者。地理課堂上,我們早就得知:全球陸地分為「七大洲」,分別是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

中國發行的標準世界地圖

除此之外,我們熟悉的還有「五洲」,又把全球分為了五大洲,奧運會等大型賽事多採用這一方案。漢語常常用「五洲」泛指世界各地。

無論是五大洲,還是七大洲,都是地理大發現之後的事情,囊括了最後被歐洲人發現的美洲大陸。

在此之前,人類的地理觀,還有其他不同階段。


中國人的「四海」

古代中國人將生活的世界稱作「天下」,以中原為中心,將四周稱為北狄、南蠻、東夷、西戎,並認為自己生活在中央大陸,周邊則有北海、南海、東海、西海。

|明代朝鮮繪《四海總圖》|

上圖:以中國黃河流域為中心,中間為大陸,四周為水域

|四海、四瀆、五嶽、五鎮示意圖|


佛教的「四洲」

佛教宇宙觀稱為壇城,又譯作曼陀羅,它以須彌山為中心,將四方之地分為四大部洲,勝神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南瞻部洲。受其影響,《西遊記》開篇便將佛教與中國開天闢地神話結合在一起:

|藏傳佛教「壇城」|

頤和園的「四大部洲」建築


「感盤古開天闢地,三皇治世,五帝定論,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

《西遊記》中|四大部洲|


中世紀歐洲地圖裡的「三洲」

其他文明地區早期地理觀,與此十分類似,如最早的發現於兩河流域的泥板「世界地圖」——古巴比倫地圖。此地圖以巴比倫城為中心——跟中國大部分古地圖類似,中間地帶描繪詳細,周邊地帶逐漸模糊。

古巴比倫空中花園想像圖

古巴比倫城復原圖


|中世紀的T-O地圖|


|T-O地圖的今日對應地圖|


中世紀世紀,歐洲地區主要的地圖被稱為「T-O地圖」,以耶路撒冷為中心,以三部分或三葉草分別代表歐洲、亞洲和非洲(北部)——在美洲大陸發現之前,歐洲人眼中的世界,分為三大洲。三洲概念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臘的古典時代,亞、非、歐邊界被托勒密定為尼羅河、頓河,這一划分對中古時代歐洲的地理觀產生了深遠影響。

16世紀印刷,象徵「歐亞非」三洲的三葉草地圖


等到美洲發現之後,歐亞非則相對於美洲「新大陸」,被稱為「舊大陸」。

紀念地理大發現的廣場地圖


後來,南極大陸也被人類發現並開始探險、科考。全新的世界圖景下,人類開始對大陸進行新的建構,七大洲、五大洲,就是對世界陸地進行劃分的兩種方案。

「歐亞洲」 與「世界島」

英文中,洲、大陸都是continent,但二者所指並不完全相同,「大陸」側重自然地理,指面積大于格陵蘭的整塊陸地;「洲」為側重於地緣政治的術語,不僅包括作為主體的大陸,也包括周邊島嶼乃至大陸架。

洲與洲的界限,既有自然地理的因素,也有人為劃分的成分,而且在後世的世界地理區劃中,後者所占成分越來越重要。

亞洲和歐洲,從自然地理上說,是連在一起的大陸,也被稱為「歐亞洲」,二者之所以又一分為二,一是因為整個大陸太過廣袤,二是烏拉爾山兩側人文差異明顯。

還有人將舊大陸的亞歐非三洲視為一個大洲,稱為「歐亞非洲」——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前,亞洲和非洲其實是連在一起的,儘管非洲大陸相對獨立。

歐亞非洲的大陸部分(不包括英倫三島、日本、馬達加斯加、東南亞群島),有個有趣的詞語叫「世界島」,麥金德的名著《歷史的地理樞紐》精闢地描述了這個概念,將亞歐非腹地稱為「心臟地帶」,並斷言:

誰控制了心臟地帶,誰就控制了世界島。


|深色區域為「心臟地帶」或「樞紐地帶」|

「四大洲」 「六大洲」

於是,就有了四大洲分法——歐亞非洲、美洲、南極洲、大洋洲,。

今天,聯合國地理方案將世界分為五大洲(不含無國家、無常住居民的南極洲):歐洲、非洲、亞洲、大洋洲、美洲,國際奧委會等國際組織多用這一方案,它的使用,充分考慮到了人文因素,將幾乎沒有人類的南極洲排除在外,將同位於西半球的南美洲和北美洲合稱美洲,二者其實並不相連,巴拿馬運河開鑿前,它們之間就有狹窄的地峽。

了傳統「五大洲」,還有另一種「五大洲」:將歐亞大陸視為「歐亞洲」,加上非洲、大洋洲、美洲、南極洲。

各大洲衛星遙感圖


四、五、七都有了,有沒有「六大洲」呢?還真有,而且還有兩種方案。

第一種是,將南北美洲合併為美洲,加上非洲、歐洲、亞洲、大洋洲、南極洲;第二種,是將亞洲和歐洲合併為歐亞洲,加上非洲、大洋洲、南極洲、南美洲、北美洲。

無論如何,目前最常用的還是「七大洲」: 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非洲、歐洲、亞洲、大洋洲,這一方案為歐洲(不包括東歐)、英語國家、中國的地理教育中普遍採用,而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東歐、日本則採用六大洲(第二種)方案。


本文系頭條號「大地理館」原創文章,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抓取、複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OBOQWwB8g2yegNDo5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