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醫學科學院在北京召開中國醫學健康新聞發布會啟動會和首場發布會上,國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赫捷公布了一項令人十分堪憂的最新科學研究結果:目前中國癌症的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呈上升趨勢,癌症已成為中國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每四位因癌症死亡的患者中就有一位是由於吸煙引起的。
吸煙一年每天一包,可以導致原本正常的肺細胞150個基因突變
2016年,權威期刊雜誌《科學》發表了一項研究,提供了吸煙數量與腫瘤DNA中突變數量之間的直接關聯。其中,肺癌中觀察到的突變率最高,但身體其它部分的腫瘤中也包含了這些吸煙相關的突變。這一結果解釋了為什麼吸煙會導致多種人類癌症。
研究發現,吸煙一年每天一包,可以導致原本正常的肺細胞發生150個基因突變,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吸煙者患肺癌的風險增高。其它器官也受到了影響,具體來說,一年每天抽完一包煙的人,體內的每個喉部細胞、咽部細胞、口腔細胞、膀胱細胞和腎臟細胞分別會產生97個、39個、23個、18個和6個基因突變。
簡單來說,這就是吸煙長期刺激一個正常細胞,可以使這個正常細胞變成異常的增殖,進一步發展就變成了基因突變,這個突變可以使細胞往癌細胞方向生長,或者是異常增長,久而久之就可以造成癌變。理論上而言,每個DNA突變都有引發一系列基因損害的可能,而基因損害會導致細胞癌變。
吸煙可以損傷DNA,部分DNA因此永久受損
研究人員發現吸煙可以損傷DNA。這些傷害在戒煙五年後雖然大部分會修復,但由於長期的損傷刺激,部分DNA因此永久受損。正常DNA也可以變成DNA缺失或突變,也可以造成癌症。
並且,吸煙也可以導致DNA甲基化,使得某些基因變得不活躍,或是改變基因的功能。這實際是一種癌症早期的表現,因此,吸煙不僅對肺細胞損傷,對口腔、鼻咽、消化道等部位細胞都有損傷。同樣的道理,也可以造成這些部位癌症的發生。
DNA損傷:指複製過程中發生的DNA核苷酸序列永久性改變,並導致遺傳特徵改變的現象。
DNA甲基化:DNA化學修飾的一種形式,能夠在不改變DNA序列的前提下,改變遺傳表現。
2017年中國有近221萬人死於癌症
煙草中的煙霧含有數百種有害物質,其中至少有70種是致癌物,它可以造成嚴重的疾病負擔。在2017年中國有近221萬人死於癌症,占全國死亡總數的24.85%。
不僅是肺癌,現在也有充分的科學依據證明吸煙可以導致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腎臟、膀胱癌等等多種惡性腫瘤,且吸煙量越大、吸煙年限越長,這些癌症的發病風險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