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1937年的12月13日,寒風凜冽,南京城破。
禽獸不如的侵華日軍在南京及附近地區對中國人進行了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的大規模屠殺、放火、姦淫等血腥暴行,大量平民以及戰俘被殘忍殺害,遇難人數超過30萬。
然而,更無恥的是,日本方面至今都不願意承認這次大屠殺的存在。
勿忘國恥,在影視作品方面,先後有陸川的《南京!南京!》(2009年)和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2011年)以此為歷史背景拍攝的作品。
關於陸川《南京!南京!》:我寧願深切痛心,暢快痛恨,也不要模稜兩可地冷靜
2009年陸川導演執導的《南京!南京!》就是南京大屠殺為背景的電影作品。
電影把視角切換到了已經淪陷的南京城內,方時的國民政府方面,面對著日本軍隊的大舉押金,倉皇四散,部分官員棄城逃亡。但在南京城內,依然有許多官兵自願地留守,和南京城共存亡。其中以軍官陸劍雄(劉燁 飾)和他為數不多的戰友為代表。
另一方面,電影還將視角放到了彼時的金陵女子學院之內,女教師姜淑雲(高圓圓 飾)極盡全力地幫助和拯救於此的女學生們……
獨到的是,最為2009年時候的作品,影片還將視角轉向一個日本士兵角川(中泉英雄 飾),從他的視線中折射著這座千瘡百孔、破敗不堪的城池,對於角川也造成了巨大的心靈衝擊。
但,還是太過藝術化了,太過冷靜了。我寧願深切痛心,暢快痛恨,也不要模稜兩可地冷靜。
那裡是掛著國父像的金陵城,俯仰之間,滿眼儘是斷瓦殘垣,那些赤裸的發白的屍體堆成山,很揪心嗎?那或許也不過是陸川已經進行過美化的歷史,真實情況,只會更加殘酷、更加揪心、更令人驚駭。
關於張藝謀《金陵十三釵》:太過強烈的戲劇性
2011年的時候,張藝謀導演也執導過一部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的電影作品——《金陵十三釵》,由克里斯蒂安·貝爾 、倪妮等主演。
電影發生的地點在南京城的一座教堂之內,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學生,還有掩護她們的美國教父,14個強行進入教堂避難的「風塵女子」,還有傷兵……
這群人在危難時刻又將如何在自己與他人的生命中做出抉擇?
雖然張藝謀的拍攝水平、呈現的畫面都堪稱絕美,最後的《秦淮景》也是錦上添花、令人更加動容。但總覺的,對於這樣到的歷史,是不是應該更嚴肅一點地講出。都說「商女不知亡國恨」,但無論是陸川的《南京!南京!》還是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都出現了風塵女子的身影,甚至都是主角,或許有著導演自我的考量和無奈吧。但多多少少失了點歷史的嚴肅感。
張藝謀導演想要表達的,可能是戰爭能夠洗滌一個人的靈魂,但一群風塵女子,為了女學生可以集體欣然赴死,一兩個可以理解,但集體都如此行為,藝術性和戲劇性太過於強烈了。
美國人拍得紀錄片《南京大屠殺》,吾輩當自強
我還是覺得,對於這樣沉重的話題,或許並不適合以電影的形式呈現,還是應該以紀錄片的形式來呈現。
2002年,美國人丹·史度曼執導的紀錄片《南京大屠殺》,以西方人的視角講述了當年南京城內的暴行,在美國華僑的幫助下和支持下,導演多方收集了第一手的影像資料,並採訪了當年參與南京大屠殺的老兵東史郎,以及一些這方面研究的中日美等國的專家,而後編輯成了這段45分鐘的紀錄片。
在這部200年的紀錄片中,相比之前的很多圖片資料而言,首次公開了很多動態的鏡頭,比如數以千計的中國平民被日軍扔到柴堆上活活燒死,比如日軍將抓獲的中國百姓捆綁在樹上當做靶子練習……
據說,當時這部紀錄片在美國播放時,曾有觀眾嚇暈。
勿忘國恥,這部美國人2002年拍的紀錄片,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或許比陸川的《南京!南京!》、比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更有警示作用和意義。
而今年,2019年,卻才是第六個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從2014年開始……
而我們自己拍攝的有關於此的紀錄片卻鮮有,滿屏都還是沉浸在自我意淫的抗日神劇中……
勿忘國恥,很多片段和圖片過於壓抑,不便在此寫出。
勿忘國恥,吾輩當自強啊!
勿忘國恥,我們也不要遺忘了為研究南京大屠殺而獻出自己寶貴生命的美國華裔女作家張純如。
張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