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病,病一生」,坐月子時注意八個關鍵詞,不容易生病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俗話說:「 月子病,病一生。」寶媽產後的月子沒有做好,身體的不適、虛弱會伴隨一輩子。有的寶媽就算剛開始沒事,當 身體機能退化的時候,坐月子落下的 病根也會顯露出來。
為了幫助寶媽們坐好月子,幸孕姐總結了 四個方面,八個關鍵詞,一共十條的 注意事項希望所有的寶媽都能恢復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態。
第一方面:飲食清淡、營養豐富
月子期的飲食如果出了問題,寶媽可能沒有足夠的 營養來恢復身體,沒有足夠的 能量支持身體活動,很可能導致身 體偏瘦或發胖引起其他問題。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寶媽可從以下幾點保證飲食的營養與健康:
食物種類搭配合理
很多月子期的寶媽為了寶寶能有充足的奶水,會聽從長輩的要求吃肥肉、喝雞湯,每天進補大量的肉類,但其實 奶水的多少與寶媽的飲食沒有太大關係。
但因為奶水是液體,孕媽可以 多喝水來補充缺失的水分。
而平時對飲食的要求,就是補充自身缺乏的營養。因此, 蔬菜水果、肉奶蛋白、粗糧豆類等食物,如果每天都有攝入,自身的營養自然跟上去了。
食物烹飪方式有講究
為了身體健康,寶媽可以多吃 清蒸、白灼、燜熟的食物,少吃油炸、燒烤類的食物。
少鹽、少油、少糖
過量的鹽、油、糖都是很多身體疾病的來源,因此,一定要控制自己的量, 糖每天最多攝入 25克、 鹽每天最多攝入 5克, 油每天最多攝入 35克。
除了調料,還需要注意其他食物中 鈉、脂肪、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如果過高,最好就不要吃了。
第二方面:注意休息、情緒穩定
很多孕媽產後容易有抑鬱的情況,這與 熬夜照顧孩子、身體激素不穩定、家人之間相處不和諧都有關係。
心情低落、緊張同樣會影響產後恢復,孕媽可借鑑以下方式改善:
帶娃時,和家人分工合作
孕媽可以提前與家人劃分好帶娃的 時間、任務。
比如白天孕媽帶,晚上公公婆婆帶,如果寶寶是母乳喂養的,也可以提前將奶水儲存在冰箱裡,方便 寶媽休息的時候,讓其他人喂養。
帶娃的時候,寶媽可以主要負責哄孩子睡覺,老人主要負責家務,當職責不同時,矛盾也能少一點。
多與其他產婦交流
一起生產、坐月子的產婦是最能體會彼此心情的,也可以相互加油、給出意見。寶媽不妨在懷孕之後就加幾個 群和好友,平時與其他孕媽、產婦聊聊天,保持好心情。
少做體力活
很多孕媽在坐月子的時候,出現 手腕發炎、手臂發炎的情況,也是因為她們長時間抱著孩子哄,就算手臂酸痛也不放下來。
哄孩子雖然重要,自己的身體也重要,如果覺得吃力,可以試著讓其他家人幫忙哄哄。
第三方面:增加活動、保持乾淨
老一輩的坐月子就是孕媽一直躺在床上休息,除了吃飯上廁所,可能一個月都不下床,為了不生病,平時的身體清潔也省了,這樣會導致身體 恢復速度變慢,傷口感染。
孕媽可以這樣做:
產後多活動
順產的媽媽能夠坐起來的時候,就可以下床走動了,適當地散步,可以幫助惡露排出,促進恢復。
長期躺在床上,不僅惡露流出得慢,身體各部分血液流通也會受阻。
剖宮產的媽媽在術後 6個小時就要翻身, 24個小時以內就需要進行下床活動,否則會影響傷口的粘連、恢復。
該有的清潔不可落下
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的寶媽,生完孩子 一周後就需要進行身體清潔,在這之前可以讓親人幫忙 擦拭身體。
之後洗澡的時候,也需要採用 淋浴,不可坐浴,以免傷口感染。而牙齒是需要每天都刷的,不然很容易發炎、疼痛,又不能治療。
平時所穿的衣服,所用的被褥,也是需要增加清潔頻率的。
第四方面:捂好身體、適當通風
即使是坐月子,孕媽也不可以長時間蓋著被子躺床上,特別是夏天炎熱的時候 不開空調,冬天寒冷的時候, 門窗緊密,都可能 造成月子病落下。
捂好關鍵部分
雖然沒有必要全身都用被子裹著,但是 頭部、腰部、膝蓋、脖子這些一吹到寒風就可能疼痛的地方,是需要捂好的。
每天通一兩個小時的風
室內通風可以保持 空氣潔凈、減少生病。
如果擔心吹到冷風,在開窗的時候,孕媽可以先去另一個房間,到時候再回來。
希望這些小方法可以幫助孕媽產後恢復到之前的狀態,而且身體越來越健康。
收藏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