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娃出生「頭3年」是關鍵,家長做好3方面,智商高於同齡人

2020-04-14     育媽記

孩子對於一個家庭來說,代表著希望和未來。所有在外忙忙碌碌的大人幾乎都表示,所有的一切都為了孩子。

其實這也難怪,自古以來望子成龍都是所有當父母的夢想,現在的人們有了條件,自然就會格外的關注孩子的成長。

不過,大多數父母在養育孩子的時候,還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照顧孩子吃穿這件事上。孩子剛出生,給他們買最好的奶粉和尿不濕,就怕孩子吃不好睡不好。

等到學會了走路,又害怕孩子磕到碰到,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不過很多家長都沒有意識到提早對孩子進行智商培養。

在如今這個競爭越發激勵的社會,孩子的智商決定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儘管智商帶有遺傳的因素,但後天的干預也少不了。

著名的青少年心理研究專家李玫瑾就曾經告訴大家,娃出生「頭3年」是關鍵,父母做好3方面,智商高於同齡人。

一、培養寶寶的運動能力

寶寶在嬰幼兒時期的種種表現可以窺見智商的高低,比如抬頭的時間、抓握能力,都可以看出孩子的左右腦發育情況以及肢體協調能力。

孩子出生的頭三年,幾乎是一天一個變化,家長們在發現孩子有運動慾望的時候,一定要及時抓住機會培養。

比如孩子渴望抬頭或者邁步走路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整天抱在手上,一定要及時引導和幫助孩子,讓他們得到充分的鍛鍊。

等到孩子會走路的時候,家長也要多帶孩子外出曬太陽,親近大自然。

有些父母總是覺得戶外很髒,不願意孩子過多的外出,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適當的讓孩子施展運動的能力,讓他們感知外面的世界,對於提高孩子的智商有很大的幫助。

二、經常參與到孩子的遊戲中

帶孩子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很多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自己能玩一會"。

其實,把孩子放到一邊讓他們自己玩是以後是很不負責任的行為。

如果想開發孩子的智力,家長應該多多購買一些益智遊戲,並且積極參與到孩子的遊戲當中。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交流和引導,對孩子來說都有莫大的幫助。

父母經常參與孩子的遊戲,不僅能夠開發孩子的智力,還能提高孩子的互動能力。

有些父母經常憂心的表示,自己的孩子三歲還不會說話,是不是智力有問題。

但其實很多時候,這些現象都是因為孩子缺乏互動,缺乏陪伴,總是獨自玩耍造成的。

建議所有的父母不要再沉浸在自己的手機世界裡,多抽出一點時間陪伴孩子玩耍,可以有效的促進他們的腦部發育。

三、讓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

在如今這個浮躁的年代,已經很少有人能夠沉下心來看書。

古人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但是這個習慣卻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讀書的好習慣,需要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有意引導,才會讓他們對閱讀產生樂趣。

家長們可以買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讀物,先從圖文開始,每天抽出一段時間陪伴孩子閱讀,讓孩子在閱讀中得到快樂。

如此堅持下來,時間長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有閱讀的愛好,對於提升他們的眼界,豐富他們的知識,有很大的幫助。

想要孩子成才,不僅僅靠天賦,更靠孩子的努力,家長的參與也少不了。

神童不常有,父母們若是期待孩子成為人中龍鳳,必須早早幫他們打下基礎。

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孩子的成功和父母的努力分不開,希望大家都能夠做到以上三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DQseHEBfwtFQPkdBQa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