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南縣通門鎮順塘村黨支部不遠千里為村民解決「黑戶」問題
「真的多謝佛山的駐村幹部,多謝村委會的幹部。」這兩天,通門鎮順塘村委會馬洛塝自然村的石婆婆手捧著一本嶄新戶口簿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又一遍,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通門鎮順塘村黨支部、尤其是佛山市統戰系統派駐的第一書記、幫扶幹部主動踐行初心使命,積極為民解難題,不遠千里趕赴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為石婆婆換來了「雙喜臨門」,即分離23年的親人團聚、因「黑戶」帶來的困擾終於得到解決。
1996年,石婆婆從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遠嫁通門鎮順塘村委會馬洛馬洛塝自然村,由於23年來沒有聯繫過家人,公安機關經數次戶籍清理整頓,石婆婆戶籍被註銷,成了典型的「黑戶」,導致其一直沒有戶口簿、身份證。順塘村被確定為省定相對貧困村後,順塘村黨支部與幫扶單位的駐村幹部在戶籍信息核查中發現了石婆婆因「黑戶」問題申請不到國家扶貧相關優惠政策、60多歲無法享受養老補貼等。為此,在派駐單位與當地鎮黨委政府的大力關心支持下,駐村幹部多次帶領鎮、村幹部上門核對信息,主動向公安機關諮詢了解辦理入戶程序並多方收集資料,而且幾經周折聯繫上了石某的親人,但由於種種原因,石婆婆一直未能返回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進行身份確認。
幫助石婆婆解決「身份」問題成為了順塘村黨支部班子牽掛的問題,更是佛山市統戰系統駐村第一書記的承諾。今年9月以來,順塘村黨支部將該問題列入到主題教育問題整改的清單中,駐村第一書記與支委班子、鎮掛點聯繫的幹部等多次研究解決的措施。10月中旬,在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關心支持、派出所根據需要出具相關證明材料、駐村第一書記幫助解決路費等情況下,順塘村黨支部派出副書記、組織委員2位同志陪同石婆婆不遠千里趕赴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歷時三天,幾名同志不辭勞苦,經過搭高鐵、坐公交、騎摩托、步行等,在當地村委會、公安機關的大力支持下(村委會及時開具相關證明材料,並派村幹部協助;派出所安排專人進行筆錄、驗血、信息錄入等,並專門與上級主管部門溝通聯繫,請求以特殊情況加快審核等,不到一天時間及時將戶口簿列印出來,並同步進行身份證辦理工作。),終於將石婆婆23年來的「黑戶」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讓她真真正正地能享受到了黨和政府「精準扶貧」惠民政策的溫暖。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順塘村黨支部和駐村第一書記等用擔當詮釋初心、用實幹踐行使命,著力解決好群眾在脫貧致富路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讓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就在身邊,持續提升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編輯:盧婉瑩
圖文:葉錦生 陳春能